2011年高二语文教案:4.12《草莓》(沪教版必修3).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草莓 2011 年高 语文教案 4.12 沪教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1、草莓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作者表面描写的是草莓,实际上是通过它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2、要学生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是一颗秋天的草莓,也就是文章的题目;作者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这是散文的常用手法。 3、通过本课教学,应使学生了解时间是宝贵的,生命的演进是大自然的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青春岁月是人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教导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宝贵时光,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时安排:课时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难点 1、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进行丰富的联想,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
2、。 2、使学生真正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理解作者是怎样由物及感的。 3、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和青春,怎样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教学设想: 本课是之前选取入进入初中的一篇教材,作为自读课文难度也不大,学生读后基本上能体会文章的主旨,懂得青春的宝贵。所以重点在于通过品味文章的语句,找出草莓引发联想的语句,掌握文章托物言志的由物及人,由物及理的写作手法,并进行有效的作文训练,懂得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学生准备 1课前认真通读全文,找出自己的疑问。 2找出本文的写作手法3 、了解作家作品和相关背景自读预习要达到对以下知识点的掌握:(一)、作者简介伊瓦什凯维奇:即雅罗斯瓦夫伊瓦什凯维奇,波兰作家(诗人、小
3、说家、剧作家)。他的诗集另外的生活(1938)、奥林匹克颂(1948)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秋天的辫子及其他诗歌(1954)、阴暗的小道(1957)、明天收割节(1963)、一整年(1967)等,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生活、大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中篇小说圣女约安娜(1943) 描写17世纪波兰修道院的生活,1961年被改编成电影。长篇小说荣誉和赞扬 (19561962)描写波兰贵族地主和其他阶层人物的命运,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的生活。他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1969年获得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授予的约里奥居里金质奖章,1970年获列宁奖金。(二
4、)、相关知识草莓,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茎,叶子有长柄,花白色。果实为红色,肉质多汁,味道酸甜,供食用。有的地方也称其为杨梅。(三)字词障碍1、字音字形枝柯(k)生意盎(ng)然酣(hn)然 沁(qn)人心脾韶(sho)华荒诞(dn)惴惴(zhu)不安2、词语注释疏落 稀疏零落。妖艳 课文中指鲜艳,明丽。兴味 趣味、兴趣。察觉 发觉,看出来。色调 课文中指色彩、景象。原指画面上表现思想、情感的色彩及浓淡。还用来比喻文艺作品中思想感情的色彩。 禀赋 指人先天具有的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心性 课文中指性情、性格。再造 课文中指重新改造。原指重新给予生命,多用于表示对重大恩惠的感激。 若明若暗 比喻
5、对问题或情况有所认识却不很清楚,也指对某事态度不明朗。馨香 课文中指香气、香味。3、散文分为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本文属于抒情散文。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在听完青春舞曲虽然欢快,但是唱出对青春一去不复返的无奈,再来感受一下席幕蓉的关于青春太仓促的诗句。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都已起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这是一首能引发共鸣的席幕蓉的青春与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吉林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