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创新方案高考语文一轮训练检测:第一部分专题四第三讲报告和科普文章 课后演练(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创新方案高考语文一轮训练检测: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三讲 报告和科普文章 课后演练新人教版 2012 创新 方案 高考 语文 一轮 训练 检测 第一 部分 专题 第三 报告 科普 文章 课后
- 资源描述:
-
1、2012创新方案高考语文一轮训练检测: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三讲 报告和科普文章 课后演练(新人教版)演练15:报告和科普文章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阅读下面的调查报告,完成14题。(25分)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到来。广州方舟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ARK)受广州日报委托,对509位广州市民进行随机抽样电话访问的结果显示,消费者认为,过去半年来,食品、调味品、日用品的虚假促销行为明显下降,服装、IT产品、家用电器的问题明显上升。半数消费者认为产品质量问题是目前侵害消费者权益较多的问题,尽管相比去年的调查结果已有明显下降,食品行业的质量问题仍然最受关注。消费者对消协的了解有所提
2、高,而相对去年的调查结果,向消协投诉过的消费者比例几乎翻倍。针对去年的热点问题虚假促销行为,方舟本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从消费者的反馈看,过去半年内,各项不规范的促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可见国家针对店铺促销推出的多项规定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不规范促销得到一定遏制 尤其是在前期315的调查中了解到的“天天清仓甩卖”、“标高价再打折”等消费者最不满的虚假促销行为,在本期调查中,近半数消费者认为有所减少。相比而言,“打折商品概不退换,使消费者买到不能使用的商品”、“商家拥有活动的最终解释权,令消费者利益受损”则仍有六成以上的消费者认为没有改善,甚至有两成以上的消费者认为是有所增加的。当被
3、问及在购买哪些商品时会遇到较多的虚假促销时,食品调味品、日用品和服装的提及比例都比较高,三者合计达72%。 但是相对去年的调查结果,食品调味品、日用品的虚假促销情况分别从34%降到22%、从29%降到18%,均有明显下降,而服装(从去年调研结果的22%上升到32%)、IT产品、家用电器(从7%上升到12%)虚假促销情况则有明显的上升,尤其是IT产品,从去年的2%飙升到14%。本期新增药品保健商品的虚假促销调查,结果发现11%的消费者认为,此类商品也存在相当的虚假促销行为。 半数消费者受困质量问题半数的消费者认为产品的质量问题是目前侵害消费者权益较多的问题。其次是价格,超过四成的消费者认为,虚假
4、、夸大的价格也是侵害其权益的重要问题,这与近半年来物价的大幅上涨有一定关系。 出现质量问题较多的几大行业中,超过半数的消费者认为食品行业的质量问题最值得关注,但是相比上期来说,已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从去年的80.7%降到今年的56.5%),这说明经过这一段时间各方对食品行业的监管,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的质量更具信心。与之产生明显对比的则是医药行业的质量问题,消费者的关注度从28.1%大幅上升到43.5%。 此外,对化妆品、保健品、手机、服饰质量等方面的关注度也有相当的提升。食品的质量问题是消费者最关注的,那么消费者通过哪些方面来判断食品的安全性呢?调查显示,生产企业的品牌(22.8%)、购买场所的信
5、誉(17.1%)、外包装(17.1%)、食品本身的色泽(16.3%)等,是消费者判断的最主要依据。选择安全食品最重品牌随着食品行业发展的正规化,销售场所管理的严格化,愈来愈多的消费者对食品的品牌认知度提高,对购买场所如超市、百货公司等正规渠道商品更信赖。其实多数无法从产品本身的特性去判断产品安全性的消费者,经常是综合考虑品牌、购买场所、包装、价格、说明书等方面来作出判断的。分别仅有12.2%和8.9%的消费者从国家授予的QS标志和绿色食品标志来判断食品的安全性,这可能是因为目前不是所有的食品都进行了相关认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判断。 向消协投诉过的几乎翻倍12315是消费者协会的投诉
6、电话。调查发现,有53%的消费者非常熟悉该投诉电话,相比前期上升了8.3%。16.8%的消费者在自己的权益受损的时候向消协投诉过,相比去年的调查结果几乎翻倍。这说明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以及对消费者协会的认知度明显上升。(记者程维) 1下列对调查报告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调查报告的前两段属于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提示了报告的主要内容,将调查的目的、对象、方式和结果等呈现在读者面前。B调查显示,对于“打折商品概不退换,使消费者买到不能使用的商品”“商家拥有活动的最终解释权,令消费者利益受损”合计约八成以上不满意。C调查显示,食品调味品、日用品和服装的虚假促销情况均有明显下降,
7、这三者所占比例较低。D调查显示,质量问题和价格问题仍是侵害消费者权益较多的问题。E消费者判断食品安全性的依据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从国家授予QS标志和绿色食品标志来判断食品的安全性。解析:B项,原文是“六成以上的消费者认为没有改善,甚至有两成以上的消费者认为是有所增加的”,这“六成”和“两成”可能存在交叉,所以并不能说合计“八成”。C项,虽然明显下降,但三者的虚假促销问题的提及比例都比较高。答案:BC2该调查报告是怎样实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的?(6分)答:_解析:要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这篇调查报告的观点,在文章的第一部分的最后一句已经明确了本文的观点。文章从四方面说明了这个观点,每一方面都运用典型材
8、料和精确地数字。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观点,切准回答的角度。答案:(1)运用几个典型材料说明观点。(2)运用对比的材料来突出观点。(3)用精确的数字来直接说明观点。 (每个要点2分)特别提醒:这一考点与文体的特点有关,调查报告是在叙述中把观点表达出来的,即在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得出观点。因此,我们要注意在阅读中把握好文章中的材料与观点的统一问题。因此,需要掌握:(1)常见题型:报告是怎样做到观点与材料统一的,请结合文意分析。报告尽可能地科学、客观、公正,本文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分析报告的科学有效性。(2)解答思路:先在文中找出或总结出报告的观点。筛选文章中的材料,因为材料是用来说明观点的,材料包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964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届高考统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板块4 专题8 考题研析 第4讲 正确使用修辞手法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