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类型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教学课件5.2.3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ppt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41327
  • 上传时间:2025-11-07
  • 格式:PPTX
  • 页数:20
  • 大小:239.0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资源描述:

    1、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2.通过阅读人物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连线作者。苏轼,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文与可(10181079),与苏轼为中表兄弟,比苏轼大18岁。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

    2、,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2.探寻背景。神宗熙宁八年(1075),文与可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河南淮阳)。文与可在洋州时,苏轼先为密州知州(今山东诸城),后改知徐州(今江苏徐州)。元丰二年三月,苏轼又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作者晾晒书画时,见到了文与可在洋州时赠给他的筼筜谷偃竹图,睹物思人,悲不自禁,写成了这一篇情深意切、凄恻动人的优秀散文。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2345671.字音识记。1234567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2.辨字组词。1234

    3、567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3.通假字。少纵则逝矣(“少”通“稍”)1234567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4.一词多义。1234567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234567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5.古今异义。1234567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6.词类活用。1234567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7.特殊句式。(1)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介词结构后置)(2)袜材当萃于子矣(介词结构后置)(3)轮扁,斫轮者也(判断句)(4)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判断句)(5)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定语后置)(6)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介词结构后置)

    4、(7)足相蹑于其门(介词结构后置)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作者记叙了哪些事情?引用了哪些诗文和典故?提示:文章第一段阐述了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和自己在艺术实践中的体会。第二段追忆二人在交往的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第一件事,写文与可把求画的人拿来的缣素扔到地下,并说要拿它做袜子;第二件事,记文与可、苏轼二人围绕着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的竹子开的玩笑,并回忆起筼筜谷偃竹的由来;第三件事,追述文与可在洋州时,苏轼的一首筼筜谷诗曾引得文与可为之喷饭。第三段则交代了写作此文的缘由。引用的诗文有苏辙的墨竹赋、文与可“书尾复写一诗”和苏轼的和诗,以及苏轼洋州三十咏其一筼筜谷、曹孟德祭桥公文。引用

    5、的典故有:庖丁解牛,轮扁斫轮,渭川千亩竹。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2.本文借画竹阐发了哪几方面的创作思想?提示:“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前者:“故画竹,必先少纵则逝矣。”其含义是:心中要有事物完整鲜明的形象,灵感来时,要适时捕捉,一气呵成,使胸中的形象成于笔下。后者:“夫既心识其所以然不学之过也。”其含义是:要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逐渐做到熟练地掌握技巧。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1.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剖析:这是说经过平常认真仔细的观察,掌握了竹子的形态和神态的特征,胸中先就有了完整的竹子,实际上是

    6、在想象中酝酿成熟竹子的形象,到提笔作画的时候,凝神注视,这竹子的形象就全部呈现在眼前,于是奋笔挥洒,毫不间断,照着这样的形象飞快地画去,仿佛兔子突然跃起和鹰一类的鹘鸟突然降落似的,一刻都不停顿,要是稍微一放松,这呈现在眼前的竹子形象转眼就消失了。这里强调的是艺术构思,也强调创作灵感,因而画来的竹子就神完气足,饶有风韵。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2.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剖析:苏轼在这里讲的实际是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的关系,并且提到一般的认识论原理上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这是上文“胸有成竹”一段议论的补充与深化,也是一位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各方面都有着

    7、极深造诣的艺术家的甘苦之言。苏轼从自己的方面指出由于“不学”而“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言外之意,是在肯定文与可的艺术理论的同时,进一步肯定其艺术实践的“操之”甚“熟”,因而得心应手、挥洒如意。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1.本篇既谈“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又记筼筜谷偃竹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它的出发点是说理还是抒情?文章的中心是什么?提示:本文以抒情为主,兼具叙事和说理。对绘画理论的阐述,对筼筜谷偃竹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的叙述,其实都是围绕着文与可、苏轼与竹的这段深厚的感情展开的。文章的中心是通过对与画竹有关的绘画理论的阐释和生活琐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文与可的真挚情谊,流露了苏轼对文与可的深切

    8、怀念。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2.本文如何体现苏轼在写作上的“随物赋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提示:这篇文章表达方式自由、灵活,语言凝练、生动。文章虽具有悼念的性质,却不陷入哀伤情绪之中,而是有意地去记叙二人交往时彼此沟通、相互调笑的趣事。如关于“袜材”“千寻竹”“二百五十匹绢”“馋太守”“喷饭满案”等趣事的描写都语言明快,写得活泼、幽默。在行文中摘录诗、赋、书札,援用史传典故,自然、贴切,像是随手挥洒。这不但充分体现出作者的诙谐、睿智与达观,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其高雅的品位。苏轼说自己的文章是“随物赋形”(见文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见答谢民师书)。他很重

    9、视文章的“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见答谢民师书)。应该说这一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正是他“随物赋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典范之作。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1.反意作笔,以喜表悲。用作者的话来说,是“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亲厚无间是说彼此感情很融洽,达到了毫无戒心、忘我的程度。因此,愈写戏笑无忌,愈显友情的深厚,怀念的深切,哀悼的深沉,比从正面叙述或抒情能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2.说理形象,富于理趣。这篇杂记兼有记人散文和文艺随笔的双重特征。文中,作者阐述了相当深奥的绘画理论和自己的独到理解,但能把“理”说得活泼,充满趣味,可谓既富于理趣,又不失情趣。文章头两句描写竹子生长的形象,读之如见其形;继而笔锋一转,以反问勾画出当时作画者只求形似、缺乏神似的情形,从而巧妙地总结出“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道理,流转自如,丝毫不见说理的乏味。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教学课件5.2.3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1327.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