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15:第10课 过秦论 .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15:第10课 过秦论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课件 15 10
- 资源描述:
-
1、过秦论贾谊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解读对联:西汉杰出政治家、文学家贾谊,曾任长沙王太傅,常以屈原自比。离骚和治安策,分别是屈原和贾谊的代表作。镶在长沙屈贾祠中的这副楹联就是颂扬他们的爱国之心、盖世之才的。“亲不负楚”指屈原与楚王同姓,故曰“亲”;“疏不负梁”指贾谊与梁怀王异姓,故曰“疏”。上联说屈原不负楚国,贾谊不负梁王,都尽到了做臣子的职责;下联说屈原的离骚和贾谊的治安策,都是千古流传的好文章。文本导入那么,贾谊的“才”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著名的政论
2、家、文学家。少有才名,18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因司马迁对屈原、贾谊寄予同情,为其合传,后人常将二人并称为“屈贾”。作者简介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辞赋以吊屈原赋鸟赋最为著名。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有很大影响。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当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潜滋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
3、,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致逼迫农民卖妻鬻子。背景解读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希望汉文帝能够“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以免重蹈秦亡之覆辙。1论论即论策,一种议论文体,重在阐明自己的意见。最初为一种议论时政的行为,汉代官员的选拔任用采用举荐制,其中有一个程序便是让被举荐的人做论策,内容多数涉及时政观点。后来,“论”渐渐成为一种文体。2履至尊而制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常识梳理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指崤山以东地区。山,崤山。4战国四公子即
4、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此四人均以礼贤下士、善养门客而著名。5陶朱、猗顿之富陶朱,即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自称陶朱公。他因善于做生意而致富,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6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战国时期秦国及秦代对平民的称呼。黔,黑色。古代表示平民的称呼有匹夫、布衣、黎民、氓隶、白衣、白身、庶人、闾左、闾阎、野人等。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礼记王制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后泛指帝王的宗庙,也为国家的代称。8
5、蹑足行伍之间古代军队编制,以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故以“行伍”代指军队。思维建构内容把握文章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1叙议结合是本文在论证方法上的特色,本文第一段至第四段为叙,第五段为议,中心观点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合作学习2第二段可分为两个大的层次。第一层(从“孝公既没”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沿袭秦孝公的政策,以及六国的应对策略和结果。这一层又可分为三个小的层次:第(1)小层(“孝公既没”至“北收要害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