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之雅田园之清——《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对比阅读-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素质教育精讲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归去来兮辞并序
- 资源描述:
-
1、与妻书兰亭集序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对比阅读对比阅读兰亭之雅,田园兰亭之雅,田园之清之清核心意象的审美文化比较后代对兰亭雅集的评价大都集中在“雅”字上,如唐代顾况在宴韦庶子宅序中言:“昔洛下邺中,兰亭岘首,文雅之盛,风流之事,盖一方耳。”清代李兆洛骈体文钞卷二十一:“雅人深致,玩其抑扬之趣。”而对于陶渊明的诗文评价多出现“清”字,如南朝钟嵘诗品:“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清代李调元在雨村诗话中言:“渊明诗清远闲放,是其本色。”内容提示从后代的评论来看,兰亭之“雅”和田园之“清”是这两篇文章最为核心的审美特征,我们不妨借用古人的评价,将核心阅读任务聚焦在“兰
2、亭”和“田园”这两个核心意象上,在文本的对比阅读中,辨析兰亭之雅和田园之清的文化内涵,这种对比阅读,可让文本的分析更深入,让思想情感的理解更深刻。内容提示任务环境对比壹人物对比贰情思对比叁1兰亭之幽雅、田园之兰亭之幽雅、田园之清淡清淡环境环境对比对比任务探究一兰亭集序描写兰亭的环境主要集中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兰亭建于山林之间,“崇”形容山高,“峻”形容山陡而形胜,“茂”字言竹林之密,“修”字言竹子之长,“清”字言泉水之澄澈,“激”字言环境之幽静。这四句不仅描绘了兰亭周围山林繁盛的实景,而且渲染了一份幽静和雅致的意境。环境对比归去来兮辞描写田园环境的核心语句主要集
3、中在:“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环境对比两相比较,兰亭环境乃静态而赏,陶诗的田园可动态而观,田园环境是由一个个生活场景组合而成,有焦急瞻望渴盼已久的屋舍,有欢心等候的僮仆和稚子,有亲人陪伴,有暖心的家宴,平淡真实。环境对比陶渊明还描写了“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田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是用典,王莽专权时,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回乡,于院中辟三径,唯与求仲、羊仲来往。“三径”暗含“归隐”之意,“松菊”隐喻陶渊明的品格,“松”色青而品韧,“菊”色淡而品洁,“松菊”与“三径”将作者笔下的田园意象化,不只是日常的生活,更多了一份隐者之“清”,论语微
4、子就曾谈及:“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孔子以“清”来评价隐者,说文解字中解释:“清,朗也,澄水之貌。”释名中亦曰:“清,青也,去浊远秽,色如青也。”此处松菊志高品洁,便是对去浊远秽之“清”的最好诠释,所以此处意象化的田园环境用“清”字便可言明。环境对比陶诗中的田园,在日常生活化的场景中见其“淡”,在意象化的景物刻画中见其“清”。“清淡”二字可概括陶诗中田园的特点。环境对比2兰亭风雅之人、田园清旷之兰亭风雅之人、田园清旷之士士人人物对比物对比任务探究二兰亭集序中涉及兰亭之“人”的关键语句有:“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我们先看兰亭之人的身份。参与兰亭雅集的大都是东晋时的世家大族。王羲之出身琅邪王氏贵族,以书法闻名遐迩,“王与马共天下”说的就是东晋时期琅邪王氏家族与当时的皇室势均力敌,甚至还有而过之,晋朝南渡后主要依靠琅邪王氏,当时掌权的王导是王羲之的叔父。人物对比晋书王羲之传载:“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参与兰亭雅集的除王羲之外,还有当时的士族大家谢安、孙绰及王氏贵族子弟。晋书谢安传提到了谢安擅长文学,由晋
6、书孙绰传可见孙绰也是少有的博学善文之士。人物对比我们再看兰亭之人的行为。这些博学多才、风流潇洒的士族大家在这里聚会,不只是赏玩山水,享受富足的物质生活,他们的生活更趋向雅化,我们可将其生活状态概括为三种:一是“流觞曲水”,这是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二是“谈玄说理”;三是“潇洒放诞”。前两种是对东晋士族大家生活状态的写照,东晋名士有清谈派和放诞派,清谈最初是一种哲学交流方式,两晋时期成为一种显示自己身份和素养的方式。放诞派以竹林七贤为首,东晋士族多效仿。总之,清谈派,玄意幽远,高谈雅论;放诞派,目无礼法,任情率性。人物对比参与兰亭雅集的人大都是世家大族,位高权重,雍容雅致,博学多才,在兰亭
7、集会不只是赏玩山水,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富饶,更是趋向将日常生活雅化,在集会期间,诗酒唱和、高谈雅论、任情率性、书画骋才,正如宋楼钥在跋汪季路所藏修禊序中所言:“永和岁癸丑,群贤会兰亭。流觞各赋诗,风流见丹青。右军莫禊序,文采粲日星。”兰亭之人,为我们呈现了风雅之美。人物对比归去来兮辞中田园之人是怎样的呢?诗中刻画田园之人身份和具体活动的关键语句有:“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331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