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模拟语文试题(二) WORD版含答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模拟语文试题二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 承德市 第一 中学 2021 届高三 下学 月考 模拟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承德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考前模拟语文试题(二)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文件,提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
2、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等六大体系基本形成,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实现规模化生产,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实现市场化应用。智能汽车既是人工智能与机械化的结合,也是信息文明时代人、社会和智能相互融合的一种方向,是智慧城市的一个要素。构建智能汽车的六大体系,是同时发展实现目标,还是分时间和重点一个个突破,这个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索。而智能汽车能不能上路,既在于技术是否实用,也在于与之相关的社会要素是否配套,因此,尽管智能汽车的六大体系需要推进,但还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套发展。按照科技与社会关系的架构,技术的发展在先,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推动力量,因此,技术是先行者,之后,人类社会
3、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来适应技术创新。现在的智能汽车就是如此。一方面,需要对原有的交通规则进行修改,或者重新制定智能汽车时代的交通规则;另一方面,必须要解决智能汽车的伦理问题对人类社会的伤害减到最小或接近零。哲学家菲利普福特1967年提出了一个哲学难题,在智能汽车时代,这一问题可能会更加凸显和尖锐。无论智能汽车的技术如何尖端和适用,道路基础设施如何先进,智能汽车上路也会有产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在事故将要发生时,AI的选择是挽救路人还是保护汽车中的乘客,这个问题必须解决。2018年8月,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大规模调查结果,揭示了自动驾驶汽车在全球不同国家的伦理偏好以及
4、这些偏好的区域差异。对233个国家的受访者进行的调查表明,不同社会的伦理具有共性,保护人类的生命,而非其他动物的生命;拯救多人的生命,而非少数人;保护年轻人的生命,而非老年人。智能汽车无论是否出现事故,法律上该负什么责任,也必须在智能汽车上路前制定规则。而如今,社会配套方面并没有制定相应的规则。2018年3月18日晚,美国Ube r的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撞上了49岁的妇女伊莱恩赫茨伯格,并导致其死亡。2019年11月19日,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宣布,车祸主要归咎于Ube r脆弱的安全文化,公司的法人代表要负主要责任。但是,这并不是法律上的判决。而且,当时Ube r自动驾驶汽车上还有一名安全员,并
5、非完全无人驾驶。在未来,如果完全是无人驾驶,出现事故是公司法人负责,还是智能汽车的设计者负责,抑或智能汽车的运营者、审批者负责,或者是都有责任?种种伦理和法规,都是需要在智能汽车上路之前解决的问题。(摘编自张田勘智能汽车六大体系之外,伦理和法规同样重要)材料二:智能汽车与一般所说的自动驾驶不同,它指的是利用多种传感器和智能公路技术实现的汽车自动驾驶。智能汽车首先有一套导航信息资料库,存有全国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市道路以及各种服务设施(餐饮、旅馆、加油站、景点、停车场)的信息资料;其次是GPS定位系统,利用这个系统精确定位车辆所在的位置,与道路资料库中的数据相比较,确定以后的行驶方向;道路状况
6、信息系统,由交通管理中心提供实时的前方道路状况信息,如堵车、事故等,必要时及时改变行驶路线;车辆防碰系统,包括探测雷达、信息处理系统、驾驶控制系统,控制与其他车辆的距离,在探测到障碍物时及时减速或刹车,并把信息传给指挥中心和其他车辆;紧急报警系统,如果出了事故,自动报告指挥中心进行救援;无线通信系统,用于汽车与指挥中心的联络;自动驾驶系统,用于控制汽车的点火、改变速度和转向等。对车辆的操作实质上可视为对一个多输入、多输出、输入输出关系复杂多变、不确定多干扰源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控制过程。驾驶员既要接受环境如道路、拥挤、方向、行人等的信息,还要感受汽车如车速、侧向偏移、横摆角速度等的信息,然后经过
7、判断、分析和决策,并与自己的驾驶经验相比较,确定出应该做的操纵动作,最后由身体、手、脚等来完成操纵车辆的动作。因此在整个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的人为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一旦出现驾驶员长时间驾车、疲劳驾车、判断失误的情况,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通过对车辆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可以提高车辆的控制与驾驶水平,保障车辆行驶的安全、畅通、高效。对智能化的车辆控制系统的不断研究完善,相当于延伸扩展了驾驶员的控制、视觉和感官功能,能极大地促进道路交通的安全性。智能车辆的主要特点是以技术弥补人为因素的缺陷,使得即便在很复杂的道路情况下,也能自动地操纵和驾驶车辆绕开障碍物,沿着预定的道路轨迹行驶。(摘编自百度百科“
8、智能汽车”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中国标准智能汽车六大体系,届时我国的智能化汽车将实现规模化生产、市场化应用。B智能汽车能否上路,既取决于技术是否实用,也取决于与之相关的伦理、法规等社会要素是否配套,不可操之过急。C哲学家菲利普福特提出的关于智能汽车发展的哲学难题,今天可能会更加凸显和尖锐,需要引起高度重视。D智能汽车的导航定位、感知信息、预防碰撞、紧急报警、无线通信、自动驾驶等系统,实现的是线性的控制过程。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在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等体系建设方面较为落后,所以国家11部委专
9、门制定发展战略。B自动驾驶汽车虽在不同国家、区域有不同的伦理偏好,但在保护人类生命而非其他动物的生命方面是一致的。C在事故将要发生时,AI的选择是挽救路人还是保护乘客的问题之所以棘手,在于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D对智能化车辆控制系统的研究完善相当于延伸扩展了驾驶员的控制、视觉和感官功能,能促进道路交通的安全性。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智能汽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3分)A车联网、云平台等通信系统研究B智能转向、制动等执行系统研究C蓝牙、影音等车载娱乐系统研究D摄像、毫米波雷达等感知系统研究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智能汽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5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6
10、分)【答案】1B2A3C4智能汽车是一种人工智能与机械化相结合,利用多种传感器和智能公路技术,实现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控制过程的自动驾驶的汽车。5文体特征:材料二为科普性质的说明性语段,层次清晰,语言平实准确。主要表现手法:作诠释,对智能汽车的各项技术、功用分别介绍;作比较,把智能汽车、一般所说的自动驾驶和人工驾驶分别进行比较,突出了智能汽车的独特之处及优点;分类别,对智能汽车的技术系统进行分类说明。【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届时我国的智能化汽车将实现规模化生产、市场化应用”理解错误,不是所有的智能汽车在所有情况下实现规模化生产、市场化应用。而是“有条件自动
11、驾驶的智能汽车实现规模化生产,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实现市场化应用”。C“关于智能汽车发展的哲学难题”理解错误,哲学家菲利普福特1976年提出的哲学难题,指前文所述的智能汽车的伦理问题,而不是智能汽车发展的哲学难题。D“实现的是线性的控制过程”理解错误,智能汽车和人工驾驶对车辆的操作实质相同,都是一个非线性的控制过程。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一“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文件,提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等六大体系基本形成,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实现规模化生产,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
12、在特定环境下实现市场化应用”可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文件,制定发展战略并不是因为“我国在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等体系建设方面较为落后”,文章没有体现“体系建设方面较为落后”的内容。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C“蓝牙、影音等车载娱乐系统”理解错误,“蓝牙、影音”为已实现的技术,其研究不属于智能汽车研究的范畴。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一“智能汽车既是人工智能与机械化的结合,也是信息文明时代人、社会和智能相互融合的一种方向,是智慧城市的一个要素”和材料二“智能汽车与一般所说的自动驾驶不同,它指的是利用多种
13、传感器和智能公路技术实现的汽车自动驾驶”“ 对车辆的操作实质上可视为对一个多输入、多输出、输入输出关系复杂多变、不确定多干扰源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控制过程”等信息,整合可知即可。表述时需注意叙述必须符合下定义的要求,还要注意信息的完整性和语句的连贯性。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材料二“摘编自百度百科智能汽车条”,结合材料二的叙述内容可知,材料二为说明性文字,带有科普性质,在行文过程中“首先”“其次”等词语的运用使文章层次清晰,“各种服务设施(餐饮、旅馆、加油站、景点、停车场)”括号内的补充性文字,使得文章语言准确。文中的表现手法主要涉及的为说明方法,有:作诠释,如开篇
14、说“智能汽车”时说“它指的是利用多种传感器和智能公路技术实现的汽车自动驾驶”,说“车辆防碰系统”“紧急报警系统”“无线通信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各项功能时,都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作比较,材料二第二段把人工驾驶中“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的人为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一旦出现驾驶员长时间驾车、疲劳驾车、判断失误的情况,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与智能车辆中“以技术弥补人为因素的缺陷,使得即便在很复杂的道路情况下,也能自动地操纵和驾驶车辆绕开障碍物,沿着预定的道路轨迹行驶”进行比较,体现出智能驾驶的优越性;分类别,材料二第一段在介绍智能汽车的技术系统时,分别介绍了“GPS定位系统”“道路状况信息系统”“车辆
15、防碰系统”“紧急报警系统”“无线通信系统”“自动驾驶系统”,这是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修车人老王苏沧桑要是有人说,这个城市某条街、某条巷、某处人行道的路牙是属于哪一个公民的,那肯定被人笑话。这城市里,怎么会有东西是属于哪个人的呢?就连空气,据说都可以拿来卖了。但在修车人老王的眼里,我这块人行道的路牙,就是他的。几乎每天晚上六点半后,只要天气还过得去,尤其是夏天,他都会来,把小凳子往路边一支,把工具箱一摆,脚后跟就蹬到了我身上。二十年了,天天如此,于是,我比路旁边的路牙都矮了一截,硬是被他深深踩进了水泥里。这个城市的春夏秋
16、冬很明显,每个季节都很短,季节像走马灯似的走,人们像走马灯似的走,偏偏他不走。老王修自行车,免费。骑车人先是不相信,再是感谢,留下一个微笑,走了。他图什么?就是一个微笑。他有这个手艺,这是他的价值。在单位里,他算不上优秀,不好不坏。但他觉得,有他没他,一样的。只有修车的时候,他埋着头,什么都不想,手里只有链条、钢圈、轮胎、气门,那些不听话的零件,仿佛和他的手有缘分,三下两下,就变得乖乖的。然后,那些期待的眼神,都变成了如释重负的感激的眼神。有时,抽烟的人会递给他一支烟。他夹在耳朵上,没活时,再拿下来点上。烟雾里,他觉得,有一种异常的满足。不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好。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匪夷所思。
17、每天都去免费给人修车,还搭上零件钱,疯了,可不是疯了?哪有一下班吃完晚饭就出去修车的,而且还是义务修。妻子不理解他,也曾经吵吵闹闹。有一天,小姐妹说,你老公是不是跟人家好了?妻子想,他每天忙着修车,倒是没空也没心思跟别人好,随便什么时候找,都能在那个路边找到他,也算是一种安全感吧?总比找不到好吧?由他去吧!下雪的时候,他不想出去。可是下雪的时候,路人最容易把自行车摔了。咬咬牙,他还是出去,冻得发抖受不了了再回家。那些骑车人的脸,和他一样平常,和他家里人一样平常。慢慢地,自行车越来越高级了。慢慢地,自行车变成统一借的那种,自己家的越来越少了。然而,他也慢慢老了。他脚后跟蹬上我这块路牙时,我看到他
18、分明嫌弃地看了我一眼,似乎无法相信,我怎么成了这个样子。而我也嫌弃地看了他一眼,我只不过像他嘴里的缺牙豁口罢了。那天,报纸上登了一个新闻,说有一个男人,趁着夜深人静,往马路上撒黑心钉,扎人家轮胎,然后自己开了个修自行车的小摊,修补轮胎赚钱。那个男人已年过半百,都当上爷爷了,其实是丢了保安的工作,骗家里人说自己去上班了,可没收入,上有老下有小,一直腰疼也不敢去医院看,医院动不动就全套检查。日子总得过,怎么办?就去帮路人修自行车,可是,现在哪有那么多自行车好修啊。于是,他想出了这馊主意。报纸上详细描述了他“种钉子”的方法,吸铁石,自制锥子,502胶水,老虎钳子,把钉子都“种”到路上,朝天,轮胎一扎
19、一个准。每当人们来他摊上修车,都会骂哪个缺德鬼干的。他默默听着,觉得他们骂的那个人很可恶,那个人不是人。修车的人没零钱,他也就不收了,碰到有孩子摔疼了在哭的,他就先帮他们修车。报纸上说,这个男人被抓时,哭了。不是因为被抓哭,而是委屈。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做了坏事,心里却委屈。派出所的人说,这个男人,是这几年来第一个因为黑心钉被拘留的。老王坐在路边,脚蹬在我身上,他又看了一眼报纸上这则消息,抬起头,似乎默默想了一会儿,然后收拾起摊子,推着自行车,走了。他的影子在路灯下忽长忽短。他似乎回过来看了我一眼,似乎又没有,然后,整个巷子只留下他那辆旧自行车链条的回声,嗒嗒,嗒嗒。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他。我想
20、,老王不来了,报纸上说的那个修车人,生意大概会好一些吧。(选自散文集守梦人)文本二:2012年,我开始着手守梦人的采访、创作。创作初期,我克服着羞怯和拘谨,一次次打扰他们,通过面对面采访、查阅资料、电话聊天、亲历现场等形式,试图一次次走近他们的内心。我试图讲述我生命中遇到的一些普通人的故事,他们是我熟悉的亲人朋友,或者是各行各业的陌生人。写他们的困顿、纠结、迷茫、恐惧、疼痛他们的善良、守信、宽容、仁义、担当还有梦想。2014年冬,我完成了这部历时两年多的非虚构文本。我笔下的这些人,都是真的,这些人的“梦”,也是真的。我所理解的文学,剖析鞭挞人性恶是深刻,记录传达人性美,亦是深刻。这些美,我放大
21、给谁看,谁就会接受暗示,他(她)的一切会因此更美这就是我写下这些平凡人的故事的最初想法。这是我第一次尝试非虚构文学创作,写人,写故事,却运用了自己擅长的散文语言和思辨色彩,希望能最大程度地、细腻地、淋漓尽致地探视笔下人物的灵魂世界,触摸他们的脉动与心跳。(选自守梦人“序言”“后记”、葛一敏访谈苏沧桑从一条河抵达大海)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写老王的妻子及认识他的人不理解老王坚持免费甚至贴钱修车的做法,这反衬了老王“二十年的坚守”的难能可贵。B文章最后叙写“路牙”的心理“报纸上说的那个修车人,生意大概会好一些吧”,直接点明了老王不再修车的真正原因。
22、C文章虽然是散文却具有小说的意味,叙事有波澜,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丰满,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D文章与杨绛的散文老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了一个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善良真诚,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敬意。7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内涵丰富而深刻,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强调“脸”的平常,意在说骑车人与老王及其家人一样都是忙于生活的普通人,老王本无义务冒雪挨冻帮他们修车。B由骑车人的“脸”联想到老王、老王的家人,意在表明老王把骑车人当成自家人,把他们的困难视为自己的困难。C这句话从路牙的心理角度来写,叙述语言质朴平实,言简意丰而耐人寻味,抒情直接而浓郁,显得别致动人。D这句话紧承前文内容,含蓄地解
23、释了老王下雪天不畏严寒坚持出门修车的深层原因,表现了老王善良的人性美。8“非虚构文学创作”是近年来散文写作界掀起的新的写作潮流。请结合文本二,概括“非虚构散文”的主要特征。(4分)9文本一从“路牙”这个“物”的角度来叙述“老王”的故事,请简要谈谈这样处理的好处。(6分)【答案】6B7C8真实性:叙写真人、真事。往往通过亲历现场,访谈等方式获取素材。艺术性:借助各种散文创作手法,最大程度地触及人物的内心世界。9“路牙”与“老王”朝夕相处,能更直接表现人物,显得更真实,更具艺术感染力。从“路牙”的角度来写,采用拟人化的笔法,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阅读感受。“路牙”见证了老王坚持与放弃修车的历程,深刻
24、表现了他对助人梦想的坚守。【分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直接点明了老王不再修车的真正原因”错误,由结尾段“我想,老王不来了,报纸上说的那个修车人,生意大概会好一些吧”可知这只是路牙的揣测,并未直接点明。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句子含义的能力。C.“抒情直接而浓郁”错,“那些骑车人的脸,和他一样平常,和他家里人一样平常”这句话抒情委婉含蓄。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并归纳要点的能力。结合“2012年,我开始着手守梦人的采访、创作。创作初期,我克服着羞怯和拘谨,一次次打扰他们,通过面对面采访、查阅资料、电话聊天、亲历现场等形式,试图一次次走近他们
25、的内心”分析,得出答案真实性:叙写真人、真事。往往通过亲历现场,访谈等方式获取素材。结合“这是我第一次尝试非虚构文学创作,写人,写故事,却运用了自己擅长的散文语言和思辨色彩,希望能最大程度地、细腻地、淋漓尽致地探视笔下人物的灵魂世界,触摸他们的脉动与心跳”分析,得出答案艺术性:借助各种散文创作手法,最大程度地触及人物的内心世界。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艺术手法的能力。结合“但在修车人老王的眼里,我这块人行道的路牙,就是他的。几乎每天晚上六点半后,只要天气还过得去,尤其是夏天,他都会来,把小凳子往路边一支,把工具箱一摆,脚后跟就蹬到了我身上”“二十年了,天天如此,于是,我比路旁边的路牙都矮了一截,
26、硬是被他深深踩进了水泥里”等句子分析,抓住了修车人和路牙的关系,突出朝夕相处时刻相伴,增强可信度,得出答案“路牙”与“老王”朝夕相处,能更直接表现人物,显得更真实,更具艺术感染力。结合“他脚后跟蹬上我这块路牙时,我看到他分明嫌弃地看了我一眼,似乎无法相信,我怎么成了这个样子”“而我也嫌弃地看了他一眼,我只不过像他嘴里的缺牙豁口罢了”等句段分析,作者使用了拟人化修辞,把路牙当成人来写,赋予它人的心理感受“嫌弃”动作行为“看”等特征,生动形象幽默诙谐,得出答案从“路牙”的角度来写,采用拟人化的笔法,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阅读感受。结合结尾处“老王坐在路边,脚蹬在我身上,他又看了一眼报纸上这则消息,抬
27、起头,似乎默默想了一会儿,然后收拾起摊子,推着自行车,走了”“他的影子在路灯下忽长忽短。他似乎回过来看了我一眼,似乎又没有,然后,整个巷子只留下他那辆旧自行车链条的回声,嗒嗒,嗒嗒”“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他”“我想,老王不来了,报纸上说的那个修车人,生意大概会好一些吧”等句子分析,可见老王的善良仁义,感觉自己存在抢夺了别人的赚钱机会,于是决定把修车的财路给别人,得出“路牙”见证了老王坚持与放弃修车的历程,深刻表现了他对助人梦想的坚守。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魏谟,征五世孙,字申之,擢进士第,同州刺史杨汝士辟为长春宫巡
28、官。文宗读贞观政要,思征贤,诏访其后。谟姿宇魁秀,帝异之。经略使董昌龄诬杀参军衡方厚,贬溆州司户,俄徙峡州刺史。谟谏曰:“王者赦有罪,唯故无赦。今昌龄杀不辜,特被矜贷,中外以为屈法。又授刺史,复使治人,紊宪章,乖至治。”有诏改洪州别驾。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教坊有工善为新声者诏授扬州司马议者颇言司马品高不可以授贱工帝意右之。宰相谕谏官勿复言,谟独固谏不可,工降润州司马。俄为起居舍人,帝教谟曰:“事有不当,毋嫌论奏。”谟对:“臣顷为谏臣,故得有所陈;今则记言动,不敢侵官。”帝索起居注,谟奏:“古置左右史,书得失以存鉴戒。陛下
29、所为善,无畏不书;不善,天下之人亦有以记之。”帝曰:“不然,我既尝观之。”谟曰:“向者取观,史氏为失职。陛下一见,则后来所书必有讳屈,善恶不实,不可以为史,且后代何信哉?”乃止。擢谏议大夫,兼起居舍人,谟固让不见可,乃拜。始谟之进,李珏、杨嗣复推引之。武宗立,谟坐二人党,出为汾州刺史。宣宗嗣位,召授给事中,迁御史中丞,发驸马都尉杜中立奸赃,权戚缩气。顷之,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建言:“今东宫未立,不早以正人傅导之,则非得负副贰之重。”且泣下,帝为感动。时帝春秋高,嫡嗣未辨,众臣归重。大中十年,领剑南西川节度使。上疾求代,召拜吏部尚书,因久疾,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太子少保。卒,年六十六,赠司徒。(节
30、选自新唐书魏谟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教坊有工善为新声者/诏授扬州司马/议者颇言司马品高/不可以授贱工/帝意右之B教坊有工/善为新声者诏授扬州司马/议者颇言司马/品高不可以授贱工/帝意右之C教坊有工善为新声者/诏授扬州司马/议者颇言司马/品高不可以授贱工/帝意右之D教坊有工/善为新声者诏授扬州司马/议者颇言司马品高/不可以授贱工/帝意右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第,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B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两汉时由宫内修撰,魏晋以后设官专修。C给事中,官名,唐代时主要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407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