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语文:2.2《师说》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师说 2012 语文 2.2 导学案 苏教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1、师说 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 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2、学习本文“破”“立”结合、 正反对比的写法。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述。 3、了解课文尊师重道的深刻内涵,感悟作者抨击时弊、坚持真理的精神。【学习重点】1、掌握重点的实虚词和句式。 2、“破”“立”结合、 正反对比(第二段用三种人进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学习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 韩愈
2、(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
3、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2、解题。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3、初读课文。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师说( ) 游说( ) 小学而大遗( ) 句读( ) 六艺经传( ) 谄( )媚
4、 或不( )焉 贻( )之谀( ) 郯( )子 苌( )弘 老聃( ) 李蟠( )(2)读准句读a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人非生而知之者(3)指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的含义: 学者 句读 百工 六艺4.再读课文,初步了解各段基本内容,划出文中能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课堂交流展示】一、理解文意1、诵读第1段,小组对抗,指出读错或停顿不当的地方,对照注释翻译。( 提示)这一段作者运用排比句和反问句,并且一口气连用了八个“吾”字,语势流畅,跌宕有力。朗读时力求把文章的语势读出来。(1)、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学者 所以 从而(2)、本段中的词语活用现象:吾师道也吾从而师者 2、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4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8 匆匆第一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