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诗文默写第15首 钱塘湖春行(知识)课件.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诗文默写第15首 钱塘湖春行知识课件 安徽省 中考 语文 第一 部分 古诗文 阅读 专题 默写 15 钱塘湖春行 知识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专题二 古诗文默写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安徽中考帮语文知识帮第15首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作家作品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在文学上,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著有白氏长庆集。八年级上册诗歌精讲译文:从孤山寺以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作用:交代了诗人观景的地点和时令,勾画出了早春的轮廓。内容:“孤山寺”“贾亭”两个地名连用,给读者以动感,表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暗扣诗题中的“行”字。孤山寺北贾亭西
2、,水面初平云脚低。第15首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八年级上册译文:几只早早飞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木,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忙着衔来春泥筑巢。炼字(修辞):“争”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人感到春光的难得和宝贵;“啄”字生动地描绘了燕子忙碌而兴奋的情状,把燕子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黄莺和燕子的动态,描绘出一幅早莺争飞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从而使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和生机。“几处”“谁家”表明此时早莺、新燕数量还不多,符合季节特点。“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第15首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八年级
3、上册译文:纷繁的春花渐渐要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没过马蹄。内容:颈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和生机。“乱花”“浅草”分别表现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渐欲”“才能”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发展变化,这些词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炼字:“乱”字写出花的缤纷色彩,刻画出早春时花东一团、西一簇的景象。“浅”字表明草长得很短,刚刚露芽,突出了早春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初见早春景象的喜悦之情。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第15首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八年级上册译文: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写法:以“最爱”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第15首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八年级上册全诗主旨本诗以“行”为线索,通过对湖水、云脚、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花草明丽、春意盎然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人尽兴游春的无比喜悦之情,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第15首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八年级上册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430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0 嫦娥奔月∣苏教版(共15张PPT).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