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四单元 第19课 阿房宫赋 1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资源描述:
-
1、第19课阿房宫赋第四单元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诗人。因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故后世称他为“杜樊川”“樊川先生”。京兆杜氏自魏晋以来就是名门望族,杜牧的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于唐文宗大和二年中进士。后在江西、淮南等地军府任幕僚多年。后任黄州、池州等地刺史。在地方任职时,改革弊政,成绩卓著。最后官至中书舍人。杜牧的文学创作中,以诗歌的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作比,称他为“小杜”;又将李商隐与他合称为“小李杜”。新知导学背景助读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藩镇割据,矛盾异常尖锐,大唐帝
2、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作者写作阿房宫赋,欲借阿房宫写秦始皇的荒淫奢侈,来劝告当朝,希望统治者能励精图治,富民强兵。基础梳理5.明句式(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判断句(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判断句(3)多于南亩之农夫介词结构后置句6.积名句(1)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2)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杜牧阿房宫赋)(2012江苏高考)(3
3、)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2013课标全国高考)(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2015浙江高考、2014江苏高考)(5)杜牧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二川溶溶,流入宫墙”。(2015重庆高考)(6)杜牧阿房宫赋中以“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2016全国高考甲)【目标一】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1.根据内容,文章可分为几大部分?整体结构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参考答案文章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是叙事,第二部分(第34段)是议论
4、。文章的结构十分严谨、巧妙。先写阿房宫的排场建筑及如云美女,暗示秦统治者的荒淫和奢侈,并暗示他们的前途。再写秦的纷奢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托出如火山即将爆发的形势。最后写秦不以六国为鉴,终于自食其果,那么当时的统治者如不以秦为鉴,又会有什么结果呢?环环相扣,真可谓“笔所未到气已吞”。答疑解惑问题导思2.文章的第3段和第4段能否对调?为什么?参考答案不能对调。第3段感慨是由第1、2段宫殿的奢华与人民的贫困对比中引申出来的。第4段的议论则穿透了历代封建王朝改朝换代的表面现象,直逼其压迫人民掠夺人民的本质,“眼光”更深远,将一千年前的“史实”与千年后的“现实”联系起来,生发
5、成一条规律。【目标二】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自己搜集课外资料,参考课下注释,简要分析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和目的。参考答案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否则最终只能落得“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结局。【目标三】赏析作品的艺
6、术手法,体味其艺术魅力1.第2段中“明星荧荧焚椒兰也”几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参考答案“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是倒置式的暗喻。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人以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深刻。“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与此相仿。第五、六句说丢弃脂水竟使渭水涨腻,是夸张,极言梳洗美女之多。第七、八句写焚烧椒兰竟至烟斜雾横,也是夸张。这几句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加之比喻新鲜,夸张巧妙,读来使人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作者正是借助于开镜、梳鬟、弃脂水、焚椒兰这些生活细节形象地写出了宫中美女之多、宫室之广。写宫室,是承接上文;写美女,则是开启下文。所以,作者紧接
7、着便是写美女望幸。这一层都是写美人,但是从美人的生活遭际也可以看到秦始皇的荒淫无度。杜牧发挥了赋的长处,着意铺陈夸张,但所有的铺叙又都为后文的议论张本,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2.这篇文章语言精练,而含意丰富。试举例说明。参考答案本文起笔就不同凡响。开头两句,写六国覆灭,由秦一统天下。形似泛泛叙事,实则为下文伏脉:“六王”为何会“毕”?“四海”为何能“一”?一亡一兴,关键何在?读完全篇,就知道作者正是由此开始总结历史教训的。“蜀山兀,阿房出”两句,说伐尽蜀山林木,才将阿房宫建造而成,言建造工程之规模浩大,蕴含着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砍伐蜀山之木,运往关中,要耗多少人力物力,需经多少艰难险阻,作者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524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