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各题型难点突破24 鉴赏古典诗词的表达技巧.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高考语文各题型难点突破24 鉴赏古典诗词的表达技巧 2012 高考 语文 题型 难点 突破 24 鉴赏 古典 诗词 表达 技巧
- 资源描述:
-
1、难点24鉴赏古典诗词的表达技巧此项的难点在于考生要完全依据自己的鉴赏能力对作品进行鉴赏性分析,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答案。难点磁场试题()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做题。陇西行四首(其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1.此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列举,并简要说明。答: 2.请赏析诗中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及艺术效果。Z.xx. k. Com答: 案例探究案例()(2002年北京高考试题)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登鹳雀楼畅当迥临飞鸟上,高出尘世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后废毁。1对这首
2、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C.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D.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E.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鹳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2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诗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答: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的鉴赏与评价。能力层级为E级。知识依托:有关古典诗歌知识,能背诵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3、等。答案:1BE2王之涣的诗不仅写出了在鹳雀楼上所望见的壮阔景象,而且包含着“登高才能望远”这一人生哲理,境界显得更加高远。错解分析:未选B,“迥临飞鸟上”并非讲“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注释中有关内容应引起注意,这是“一座三层楼”,诗中用了夸张的写法。另一方面,“高出尘世间”也不属于“真实客观”地描写。未选E,E项“抒发诗人壮志豪情”不当。赏析这首诗的情感,主要应抓住“高出尘世间”这一句,诗人通过登高远望,抒发了超俗脱尘、奋发向上的精神。方法技巧:关于比较赏析,可抓住两个方面:一、景象描写:畅当诗开篇写楼的高峻。“迥”显其高远,“临”显居高临下之势,“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写登楼远眺的
4、四周景象,比较一般;王之涣诗景象壮阔,视野无穷。二、思想内涵:畅当诗以自己视觉的居高临下,表现了自己孤傲洒脱的情怀,也写出远离人世尘俗的意象。诗人在进士及第之后,仕途多坎坷,而他又为人高傲,胸有大志,不甘寂寞,可以说,这首诗是诗人自身情怀的真实流露。王之涣诗,则在平常的写景之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并给人以奋发向上的激情。锦囊妙计古典诗词写作技法简析特点例句简析景与情即景抒情寓情于景虚设景象(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即由“景”生“情”。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抒情方式。诗人怀着特有的情感去看眼前景象,这种景象自然带上了诗人情感的色彩。诗人以自己的感情为出发点,虚设出一种切
5、合自己心境的景象。托物言志陆游卜算子咏梅即借描写其他事物,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品格。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王维鸟鸣涧诗词在描写中常采用动静结合,或以动显静的方式,给人以独特的美感。议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些诗主要给人以启迪,或者一首诗就是讲一个道理,一首诗就是一个深刻哲理的形象化解说。细节描写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诗人观察细致,抓住了别人未曾留意的一些细节,以其真切、细致,为人称道。诗眼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诗眼只是一字、一词,但却是作品的点睛之笔,也是一首诗词整体艺术境界的一个部分。修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描写雪景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夸张描写柏树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