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 鲁人版 高二语文必修第四册电子题库:第二单元第6课知能优化训练 WORD版含答案 (2).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学年 鲁人版 高二语文必修第四册电子题库:第二单元第6课知能优化训练 WORD版含答案 2 2013 学年 语文 必修 第四 电子 题库 第二 单元 知能 优化 训练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学生用书 P41P42一、语段阅读(一)阅读戴望舒雨巷的首尾两节,回答后面的题目。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1首节中加点的词语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_答案:从加点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孤独落寞的心情。2画线的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妙处?答:_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比做“丁香”,我们眼前仿佛走过一位高洁紧蹙眉头、飘香淡淡又转瞬即逝的江南女子。3这两节在艺术形式上有什么特点?这一特点对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起到
2、了什么作用?答:_答案:特点:反复(或用其他意思相近的词语也可)。作用:这两节诗在形式上相同,文字也基本相似,这样回环往复,更强化了诗人孤独伤感、凄婉迷茫的思想感情。诗人只是轻巧地把“逢着”改为“飘过”,使得诗歌在基本的重复之外又略有变化,联想全诗,让人更加感到诗人情感的表达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1954年4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简要概括。答:_答
3、案:描写了一个思念远方爱人的女子,因每时每刻都在思念,以至于听见窗外传来的马蹄声便以为是爱人归来;还描写了骑马者的内心活动。5请结合具体诗句,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对“东风不来”一节进行赏析。答:_答案:这一节用两个比喻写思妇的心。深闺中思妇的内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紧掩着的“小小的窗扉”,脆弱、敏感,充满古典的风韵。“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四个否定句呼应,既加强了抒情的深婉,又有助于音调的和谐。二、语言运用6将这节诗改成一个单句。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答:_答案:她的颜色、芬芳,太息般的眼光和
4、丁香般的惆怅,都在雨的哀曲里消散了。7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秋夜听雨,别有一番妙处。_少妇思夫,游子怀乡,心情常常不能自抑。一会儿一点两点,清晰可数;一会儿又紧锣密鼓,酣畅淋漓。唯有躲在故乡自家的屋舍内,才能从这雨声中听得出一种潇洒、一种泰然、一种祥和。秋虫不鸣,寒蝉不唱,单听那雨点打在对面房顶的屋瓦上,院子内水池边的搪瓷脸盆上,或急或疏,或轻或重。雨声夹杂着风声,在这凄清的夜晚,最能撩动人的心弦。ABC D解析:选A。根据句中的“少妇思夫,游子怀乡”,句中的“唯有”“潇洒”“泰然”“祥和”,句中的“最能撩动人的心弦”,可知为一组,且顺序为,由此可得出答案。一、基础考查1下列
5、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漪澜(q)翡翠(fi)雾霭(i)B彷徨(pn) 寂寥(lio) 漫溯(s)C戛然() 颓圮(p) 羞涩(s)D慰藉(j) 迷惘(wn) 罗绮(q)解析:选B。A.“漪”应读“y”;C.“戛”应读“ji”;D.“藉”应读“ji”。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愁怨惆怅斑澜剩菜残羹B凄碗 宛转 帷幕 年纪轻轻C逶迤 萧瑟 颓圮 耶路撒冷D青苔 迷茫 步履 剑拔驽张解析:选C。A.澜斓;B.碗婉;D.驽弩。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_的诗歌作品的。(2)徐志摩把这个深厚的感情_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718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