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二语文暑期备课学案:2.5《苏轼词两首》2(新人教版必修4).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轼词两首
- 资源描述:
-
1、苏轼词两首导学案(二) 一、苏轼大致生平及评价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 二、苏轼在黄州生活概况在来黄州之前,因乌台诗案苏轼曾下狱,险遭杀身之祸。出狱后派往黄州,名义 三、词句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宽广的背景和阔大的气势沉郁苍凉的情调。羡慕古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流露出他被贬黄州的失意心情。)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火烧赤壁时代、地点、事件、人物。“人道是”苏知赤壁之战的“赤壁”不在黄州,他真正用意不是考证“赤壁”本身,只是“借地抒情”。) 乱石穿空,惊涛拍
2、岸,卷起千堆雪。(描写环境,气势雄浑的赤壁山水图。)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承上启下)学科王 遥想公瑾当 羽扇纶巾,谈笑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转写诗人自己的感慨,年近半百,功业全未建立,缅怀、寄托于古人。饱含词人宦途失意的无限感慨,隐含着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定风波分析: 莫听穿林打叶声 不要去听雨点子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不妨一边舒适地吟诗、长啸,一边慢慢地走去。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吟诗、长啸,表示意态闲适。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比乘马还要来得轻便。这雨有甚么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