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中语文阅读素材:散文阅读:每一天都是生命的节日.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高中语文 阅读 素材 散文 一天 都是 生命 节日
- 资源描述:
-
1、每一天都是生命的节日 从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天起,就在无限地接近死亡,各种潜在的风险就客观存在。如若不信,只要注意浏览一下每天的报纸或电视就知道了,在世界或远或近的地方,因衰老、疾病、车祸、自杀、他杀、溺水、火灾、触电、地震、矿难、空难、台风、海啸、山洪暴发、桥梁垮塌、犯罪伏法、战争等等原因,一些人的生命随时都在被吞噬。其中有寿终正寝的圆满,也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怆。终归应验了那句俗语:人是一样生,百样死。史铁生说,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生命具体到某个人是极其偶然的,也是无法选择的,而死亡却是必然的。人最终会死亡,这个答案所有
2、心智健全的人都预先知晓,而且人人平等,毫无悬念。就像有人调侃的那样:自打我来到这个世界,就没打算活着离开。那么,在已经给出了答案、既定了期限的生命历程中,将填充怎样的内容,这里面有自己可以选择和主宰的部分,但也会有一些天不遂人愿的无奈和被动接受。刚刚辞世的季羡林先生有这样一段语录: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他的语录凝结着近百年人生的思考,值得我们再三咀嚼并信服。尼采说:生命是一条毯子,苦难之线和幸福之线在上面紧密交织,抽出其中一根,就会破坏整条毯子,整个生命。没有痛苦,人只能有卑微的幸福。尼采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
3、已经告诉过我们,痛苦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虽然没有人愿意承受痛苦,甚至害怕痛苦的到来,但痛苦又是如此不可回避,因此我们可以选择理智客观地对待自己的痛苫。在有了这样的心理暗示,具备了理性的人生预期之后,完完全全无忧无虑的生活基本就不存在了。面对生存和死亡,也只有禅家才能站在理性的高处,以超越红尘的洒脱来参悟人生和自省生命。芸芸众生少有人能真正做得到“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大多数人都充满了对生存的忧虑和对死亡的惊悚。先说生存。生存的忧虑常常来自于缺乏安全感和各种各样的压力。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出生后,大约只能过上三年左右的轻松日子,而这三年享福的日子自己又身在福中不知福,没有感觉。
4、往后从上幼儿园开始,人生就要开始承受压力,不同阶段承受着不同的压力,而等衰老到无法承受压力或没有压力时,自己也就成了别人的压力。这期间还伴随着患得患失,担心梦想得到的东西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终究一天要失去。比如:金钱、权力、地位、爱情、婚姻、事业、朋友、健康、美貌所以,我常常悲观地认为,把孩子带到这个世上是让TA来受罪的。那么死亡呢?说到死亡,几乎没有人不感到恐惧。死亡意味着湮灭、消失、终结,将与这个世界彻底地告别,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谁能不怕?谁对这个世界没有一点点的眷恋呢?因为没有人真正死亡一段时间之后又重新活过来,然后告诉我们死亡究竟是好还是不好,是就此终结还是又获得了新生。但多数
5、人从情感上不愿接受死亡就是湮灭这一事实,他们更愿意相信鬼魂的存在,相信生死轮回,相信善人死后升入天堂,恶人死后堕入地狱。在我们还没有把人看成和地球上所有的动物和植物一样,也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之前,我们无法不对所爱之人的离去感到伤心和悲痛,也无法不对迟早将要到来的死亡感到无助和害怕。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把一只狗和一棵树当作一个亲人去爱,那么,一只狗和一棵树的死亡也会让我们感到悲伤难过。我认识一位老人,他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硬朗,性格开朗,这个可爱的老头依然是那样热爱生活,尽管老伴去世多年,他烧茶煮饭、浆洗扫抹样样都会,一个人将日子过得清清爽爽,井井有条。更有趣的是,每天早上醒来,他做的第一件事就
6、是拜观音菩萨,感谢观音保佑他睁开双眼,又可以多活一天。耄耋老人尚且如此留恋这个世界,更何况其他人呢?人的一生,五味杂陈,除了生存的忧虑和死亡的恐惧之外,还有快乐和幸福、欣喜和满足、孤独和寂寞、平淡和疲惫它们始终缠绕在一起,构成我们人生的全部。但每个人的活法不一样,境界不一样,因此所有这些来自心灵的感受也是因人而异的。曾读到一句话,说有思想的人往往活得很苦恼,而没有思想的人却始终活得很愉快。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两种人的价值取向、人生的侧重点、人生目标及信仰都是不相同的,而且是多方面原因长时间形成的。没有思想的人想问题比较简单,更多是追求有形的物质层面的东两,女人一枚戒指,男人一辆轿车,也许就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