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课件 第五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课件 第五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 高中 新教材 部编版 语文 必修 下册 课件 第五 单元 综合 提升
- 资源描述:
-
1、第五单元单元综合提升分析论述性文本的行文思路一、两步法阅读论述性文本第一步:先读题目,预测内容。文章题目有的是观点,有的是话题,阅读文章之前,可以先根据题目预测一下文章内容。阅读文章过程中,不论预测是得到印证还是被推翻,都有助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第二步:圈点批注,研读文本。阅读时要耐心细心,逐段阅读,并且边读边画出关键词句(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关联词、标志性词语,中心句、要点句及联结句,特殊句),同时对一些观点、论证方法等作批注。二、论述性文本的思路特征1.整体的思路特征论述性文章,根据其论述的特点,可分为解说性论述、证明性论述和思辨性论
2、述。从整体上看,这类文章有基本的行文思路:先引论,再本论,最后结论。(1)引论:引出论点或论题。阅读时要认清是引入式还是直入式(开门见山),引入式采用的是引言式还是例引式,引入的是论题还是论点。(2)本论:展开论证的部分。这是最关键的部分。阅读时,要注意寻找标示层次、段落之间关系的词语,把握各段段意。本论内部的层次有以下几种:并列式:各分论点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阐明中心论点,各论点、各段落是并列的;有时揭示分论点的语言形式大致相同。对照式:围绕中心论点,从正反两个角度或相对的两个方面作分析。层递式: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过程。综合式:综合运用几种结构方式,如先并列再层递、先对照再
3、层递等。特殊式:针对驳论文的破立式,有的先破后立,有的先立后破,有的边破边立。(3)结论:总结上文,申明或强化观点。2.局部的思路特征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一个论证过程可以只包含一个推理,也可以包含一系列推理。分析行文思路除把握整体结构外,还要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1)句与句之间的关系(2)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典例剖析(2020新高考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
4、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来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
5、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
6、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
7、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
8、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边阅读,边思考本题材料共两则:材料一论述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作者认为中国历史地理学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材料一共有6个自然段,其各段内容要点如下:第1段,分析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
9、禹贡。第2段,以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为例,介绍历史地理学,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第3、4段,介绍沿革地理产生的原因和研究内容。第5段,比较历史地理学与沿革地理的区别,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第6段,论述了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发展过程和改革开放后的研究成果。材料一行文思路如下:材料二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的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
10、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1 000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今已达4 0005 000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3 1003 600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材料二论述了历史地理学研究
11、的对象,在作者看来:历史地理学具有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材料二共有两个自然段,其各段内容要点如下:第1段,历史地理学的特点: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第2段,历史地理学体现了发生学的原理。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参考答案: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进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思路和结构的能力。需要读懂文章,筛选出材料一的行文思路:先写历史地理学的起源再写沿革地理再写沿革地理和历史地理学的辨析最后写历史地理学形成的时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福建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