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讲 说明顺序(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34讲 说明顺序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34 说明 顺序 讲义 2024 年中 语文 一轮 复习 讲练测 全国 通用 解析
- 资源描述:
-
1、专题三 现代文阅读第34讲 说明顺序目 录一、考情分析2【课标要求】2【考查重点】2【命题趋势】2二、知识建构2考向1: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3考向2:段落顺序能否调换4考向3:分析文章的说明思路5三、方法总结8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思路8四、考场练兵9【课标要求】2022版课标中对于说明文阅读的考查,有如下几点。1.阅读叙事性和说明性文本,发现、欣赏、表达和交流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热爱生活,感恩生活。2.阅读科技作品,欣赏人类的科学创造,关注祖国的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交流自己的发现与体会;学习为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作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人物的事迹,激发创造精神。3.阅读说明性
2、文字以及非连续性文本,能区分事实与观点;能提取、归纳、概括主要信息,把握信息之间的联系,得出有意义的结论4.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方法【考查重点】1.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2.段落顺序能否调换3.分析文章的说明思路【命题趋势】1.从选材上看,基本以科技说明文为主,多为社会热点和新的科学发现。2.从设题点看,由知识检测向能力考查转变,试题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学科思维。综合性、探究性的试题越来越受到青睐与重视。3从立意上看,不少地方的题目直接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科学的关系,思考人的生存状态,重在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4试题创新上,注重体现课程整
3、合,强调人文精神。考向1: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1.常见题型(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2)本文XX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3)穿插在综合理解题中考查。2.方法总结说明顺序常用的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1)弄清内涵,依据各种顺序的特征来判定时间顺序。是按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来说明事物的。介绍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一般以时间先后及发展阶段进行说明。写生物大多以生长过程为序,说明某种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都常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是按事物的方位来说明事物。说明事物形状和构造的说明文,常常按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东西南北等次序进行说明。逻辑
4、顺序。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物、事理的关系来安排先后顺序的,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 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合以逻辑顺序来说明。(2)依据说明顺序判断的技巧来理清整体把握内容结构,准确判断说明顺序。一个有效的可操作的方法是:逐段概括内容要点把内容相近的段归并成一部分归纳每部分的内容将这些内容依次衔接起来,再加以分析,就可得知文章的说明顺序了。区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准确辨析说明顺序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一般采用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来进行说明,我们阅读此类文章要把握表示时间和空间的关键词语;事理说明文一般采用逻辑顺序来阐述前因后果。认清说明对象
5、,准确分析说明顺序。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选择何种说明顺序。以说明某一事物构造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空间顺序来说明;以说明某一事物发展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时间顺序来说明;以说明某些事物相互关系及其特点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逻辑顺序来说明。根据文中的标志性词语进行分析。时间顺序的主要特征是用一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如朝代、数字等,可以从古到今,也可由今到古。空间顺序按被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来介绍,或自上而下,或由前而后,或从外到内,或由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等。多出现方位词语,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等。逻辑顺序的标志性词多用表逻辑层次的关联词。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现象到本质、由特点到用途
6、、由原因到结果、由整体到局部、由主要到次要、由概括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由分析到综合。 分析说明顺序及其作用第一步,弄清时间、空间、逻辑顺序的内涵及其特征,对照说明顺序的特点来判断说明顺序的类型;第二步,区分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一般采用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事理说明文一般采用逻辑顺序);第三步,抓标志词判断(如“首先”“其次”“再次”等);第四步,逐段概括内容要点,将各部分大意依次衔接起来,加以分析。考向2:段落顺序能否调换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的是:1.段落调换顺序:首先,要看所给段落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是否一致;其次,辨析所给几个段落之间的关系;最后
7、分析能否调换并说明理由。2.句子调换顺序:首先分析所给句子与段首句或全文说明对象是否有对应关系;其次,分析所给句子之间是否有一定的说明顺序,最后,分析能否调换并说明理由。例: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看,文章第段能否调换?说明理由。答题思路:1、表态,不能2、概括内容;3、要准确理解文章局部或整体的说明顺序4、不能调换段落顺序的理由是:(1)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2)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考向3:分析文章的说明思路说明文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说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选择具体的特点和细节来说明。所以,说明文的思路要围绕说明顺序、事物的特点和细节展开
8、。概括说明文的行文思路其实就是把文章各层次的内容归纳出来并运用顺序词连贯表达。1.考点分析为了明确考生能够划分文章层次,清晰地理解说明文的说明内容,有些地区会从说明顺序考点中延伸出说明思路考点。又或者作为初步接触的重要概括能力来考察。2.常见题型(1)根据文章行文思路把下图补充完整。(一般当做概括题填空,注意有没有要求格式即可。)(2)概括文章/某段的说明思路3.答题思路阅读文章,划分段落层次结合关键句即说明内容,概括文段内容根据题目要求(有时需要仿写格式)或加上顺序词组织语言4.答题模板公式:本文/本段首先写了,然后写了,接着写了,最后写了。注意:结合文章/文段的结构(总分总等),或抓文章的
9、说明顺序,结合中心句/关键句都是概括的关键。【例题剖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将人类送上太空已经不再是遥远的梦,但在太空中,人类怎样才能“待得久”?首先得“有地方住”。空间站就是宇航员在太空中住的“房子”,有了它,宇航员才能在太空中开展科研活动,长时间生活下去。“对于飞船而言,空间站就是码头。同时,空间站也是太空实验室,科学家可以在里面开展一些空间科学实验。”空间站具有体积大、寿命长、功能强和载人多等优点。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是前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目前,在太空中只有一个空间站国际空间站,它由美国主持研制,共有16个国家参加。中国当时也申请参与,但美国拒绝了中国的申请。”我
10、国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启动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了“三步走”战略。从发射载人飞船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如今已走到第三步,即“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随着空间站工程全面展开,中国正式迈入了“空间站时代”。(摘选自2021年4月29日新华日报)材料二:梦天实验舱,又称为梦天舱,是组成中国空间站基本构型的三个舱段之一,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随着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并完成转位,中国空间站将形成三舱T字基本构型。梦天实验舱设计在轨寿命不小于10年,具有通过维修、更换等延长使用寿命的能力,梦天实验舱轴向长约17.9米
11、,结构最大外经超过4米,发射质量约23吨。梦天实验舱采用四舱构型,由工作舱、载荷舱、货物气闸舱和资源舱组成。密封舱容积近110立方米,可为航天员提供约32立方米活动空间。工作舱总长约9.3米,柱段长6.6米,直径4.2米,前锥布局对接机构、转臂等,作为航天员在梦天实验舱内活动的主要区域,舱内设置工作区、锻炼区与存储区,布局平台设备和实验机柜。货物气闸舱与工作舱连接,嵌套在载荷舱内,总长2.3米,直径约2.2米,容积约8立方米,在航天员和机械臂配合下,用于载荷、设备舱内外转移,运送能力可以达到400千克,单次运送货物的包络可以达到1.15米*1.2米*0.9米。载荷舱总长约4.5米,直径4.1米
12、,I、III象限各配置一个2米*2.5米的展开式暴露平台,用于安装舱外载荷。资源舱总长约5.1米,最大直径超过2.5米,舱外布局中继天线、电源系统设备等,配置一对柔性太阳翼,可通过对日定向装置和驱动机构实现双自由度转动,对接后太阳翼完成二次展开,整体翼展约56米,供电能力不小于6750W。梦天实验舱舱内提供13个标准科学实验柜安装空间,其中随舱上行9个科学实验机柜和1个共用机柜,舱外提供37个标准载荷接口,支持开展舱外实验。此外,梦天实验舱具备在轨释放微小飞行器的能力,在微小飞行器释放机构与机械臂的配合下,能够在轨自动释放微卫星或立方星。(选编自2022年10月31日央广网)材料三:10月31
13、日,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11月1日对接天和核心舱,并按计划实施转位,与问天实验舱形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加上神舟飞船以及天舟飞船组成“三室两厅”。舱内活动空间超过110立方米,可实现长期3人、短期6人驻留。古时“天宫”入梦,如今梦圆“天宫”。从15立方米的天宫一号,到如今的空间站“三室两厅”,从在轨驻留到开展科学实验,中国人的“太空之家”不断“升级”,不仅越来越宽敞舒适,功能也更加全面。不同于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作为航天员工作锻炼的场所,没有设置睡眠区和卫生区,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可支持流体物理、材料科学、超冷原子物理等前沿
14、试验项目,堪称“天宫”“梦工场”,里面不仅有全球首台空间光钟、制备材料的“八卦炉”,航天员还可以看到悬浮的球形火焰,开展更多“天地间见差异”的新实验,以地面上不可能的方式进入量子力学的奇异世界。此外,“梦天”还可以像“打弹弓”一样在轨释放微小卫星。有了这样一座国家太空实验室,科学家有望产出一批科学成果,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为守护人类健康、推动工业技术革新、改善地球环境等诸多方面提供最新科研成果,其产生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于全世界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摘选自李国利、张汩汩中国人在太空住上“三室两厅”)1“材料二”在介绍梦天实验舱时,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结合选文内容回答。2“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332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