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练 炼字-(练习)-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讲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4练 炼字-练习-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讲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炼字 练习 2023 年高 语文 古代 诗歌 鉴赏 专题 全国 通用 解析
- 资源描述:
-
1、专题01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第4练 炼字技法篇【考试说明】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语言特色和风格。主要考查对关键字词(诗眼)的理解、名句的赏析、语言特色(如清新、质朴、绮丽、简练、形象、生动等)的把握等。具体而言,要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基本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上的艺术效果。【题型变化】根据近几年的高考真题题型分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着眼点大。从小考点入手的考查形式少,主要是从语言特色整体考点出发,设置问题。如2021全国卷鹊桥仙赠鹭鸶“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2、
2、综合考查。单一考查炼字的题不常见,而组合题型、对比题型备受青睐。如“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必备知识】炼字,即锤炼词语,指作者经过反复琢磨,选出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品味“炼字”,就是品味诗(词)中用得好的字词所蕴含的情感,或品味其深刻的表意效果。【识记清单】词类例析术语一、动词的锤炼。分析时可从人(物)的动作特点的角度进行,同时,要注意挖掘动词在语境中的“动态之美”。宋祁的玉楼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闹。”句中的“闹”字有何妙处? 【分析】“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出了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
3、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生动形象化静为动意趣盎然妙趣横生二、形容词的锤炼。要注意修饰的生动性和语意双关,以及所用的修辞或形容词的活用情况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中的“直”和“圆”有何妙处? 【分析】“直”突出无风而劲拔,沙漠毫无遮拦;“圆”则表现落日雄浑。突出画面形象化三、数量词的锤炼。古诗中的数量词,泛指的多,实指的少;这些数量词常常暗含夸张、对比、比拟等修辞手法。齐己的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诗句中的“一”有何妙处?【分析】诗中“一枝开”是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更显出此梅“早”开。新颖别致画龙点
4、睛四、叠词的锤炼。叠词具有强调作用,能使描写更生动形象,使感情更加绵密曲折,在形式上形成节奏感与韵律感,富有音乐美。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句中的“时时”“恰恰”有何妙处?【分析】“时时”表明不是偶尔一见,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恰恰”为象声词,形容娇莺啼鸣的婉转清脆,给人一种如身临其境的听觉感受。音韵优美朗朗上口【解题秘钥】炼字的“三看”1、看词性特点(动词、形容词、数词、叠词、名词等)2、看描述对象(意象、意境)3、看作者情感(知人论世)炼字的角度1、看表意是否丰富凝练。2、看传情是否准确精妙。3、看是否能营造意境。4、看表达上是否有新颖之处。5
5、、看结构上是否是画龙点睛之笔。【技法点拨】 解答古代诗歌炼字题的步骤第一步,明炼字,释本义。先从诗(词)中找出表意丰富、生动传神的字词,如果题目中已明确哪个字,可直接分析。然后解释关键字词的含义,辨清词性,理解关键字词的本来意思。第二步,描画面,说手法。描述画面。将炼字放在诗句中,展开想象再现诗(词)句描绘的情景或景象。若有手法的,需分析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的妙处。第三步,析作用,说情感。从“描物”角度,分析字词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从“造境”角度,分析字词营造意境(氛围)的作用;从“写人”角度,分析字词凸显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从“抒情”角度,分析字词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分析作用时,需注意三点。
6、首先,要抓住炼字本身的特点,并结合诗句的景情关系进行分析。其次,要结合炼字的描述对象、展现的画面。最后,若是抒情的诗句,需要分析抒发的情感。【答题格式】(1)xx用得最好或xx是本诗(词)的诗(词)眼。这个字(词)的意思是 ;(2)运用了 的手法,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描绘了 画面,或烘托了 的意境;(3)表达了 (景、物、人)的形象或情感。典例示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谢玄晖:指谢朓,南齐著名诗人。从炼字角度来说,颔联中哪
7、两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答案】(1)颔联中的 “摇”“滴”用得好。(2)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影子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3)此二字化静为动,赋予画面动感,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情态逼真;又使本属平常的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异趣横生。【解析】这道题目明确地包括两问。第一问,需要明确炼字。第二问,需要回答炼字的妙处。因此,考生可以这样做:第一步,明确炼字。先从颔联中找出表意丰富、生动传神的字词,即“摇”“滴”。第二步,描述画面。将炼字放在诗句中,展开想象再现诗(词)句描绘的情景或景象:凉风吹来,江水摇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346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1《邓稼先》第2课时上课课件 新人教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