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守株待兔-2023-2024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课 统编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5课 守株待兔-2023-2024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课 统编版 守株待兔 2023 2024 学年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寒假 自学 统编
- 资源描述:
-
1、第5课 守株待兔1.会认“宋、耕”等4个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背诵课文。3.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一、课文内容解读。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的文言文。课文通过种田人偶然拾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结果什么也得不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这一道理。二、作者简介。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
2、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与李斯同师荀卿。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乃发愤著书立说,以求闻达。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三、相关资料。寓言: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寓言的特点有: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
3、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5.“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一、初读课文突破字词。1.课文朗读。(1)课文有( )个自然段,我已读了( )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选一选):正确 流利 有感情(2)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结合注释还有不明白的画上“?”。(3)从守株待兔的题目,我知道_。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田中有株( ) 兔走触株( ) 折颈而死( )( )释其耒( )( ) 冀复得兔( ) 为宋国笑(
4、)3.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折颈( ) 作为( ) 折本( ) 因为( )4.认真拼读一遍,再抄写一遍。宋 耕 触 颈 释5.辨字组词。 株( ) 待( ) 颈( ) 释( )珠( ) 侍( ) 项( ) 择( )6.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身为宋国笑:二、再读课文理解句段。1.下面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因释其耒而守株B.兔走触株,折颈而死C.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2.翻译下面的句子。(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3.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