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同步精练:专题五 第15课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记选读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同步精练:专题五 第15课 WORD版含解析 2014 2015
- 资源描述:
-
1、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众而士厉厉:振奋B委肉当饿虎之蹊 委:委托C其意不厌 厌:满足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残酷答案B解析委:放置。2下列选项中的句子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秦王环柱而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樊於期偏袒扼捥而进使工以药淬之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举筑朴秦皇帝,不中祸必不振矣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A BC D答案D解析“振”同“震”,“捥”同“腕”,“腐”同“拊”,“朴”同“扑”。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进兵北略地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太子迟之使使以闻大王又前而为歌曰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倚柱而笑,箕踞以
2、骂天雨粟,马生角太子丹患之A/B/C/D/答案A解析依次为: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意动用法/动词作名词/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4下列各句中加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B愿大王少假借之C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D樊於期偏袒扼捥而进答案C解析A项“穷困”,古义,外境艰难;今义,贫穷。B、D两项见“积累运用”第4题。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B解析A项表原因,表目的手段;B项均为副词,果真;C项趁机,经、由;D项助词,代词。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
3、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之头,及献燕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4、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
5、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B愿举国为内臣 举:全、整个C及献燕督亢之地图,函封 函:信件、信函D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同“捧”答案C解析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B解析B项“顾”,都是“回头”。A项“陈”,为“陈说”;为“陈列”。C项“引”,为“伸,挣”;为“拿,举”。D项“就”,为“靠近,登上”;为“成功”。8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荆轲勇敢的一组是()荆轲和而
6、歌,为变徵之声秦舞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倚柱而笑,箕踞以骂A B C D答案D解析写离别之悲,侧面衬托荆轲勇敢,写秦王。9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易水送别,慷慨悲歌,荆轲做好了以身赴死的准备。B秦臣蒙嘉同情燕王,赞赏荆轲,所以巧言讨好秦王,引见荆轲。C秦舞阳随荆轲刺杀秦王,却被秦王的威风吓倒,差点暴露此行动机。D荆轲刺杀秦王未成,他自己宣称想要挟持秦王,定下条约,报答燕太子丹。答案B解析秦臣蒙嘉贪财,而非同情燕王,赞赏荆轲。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译文: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衣戴着
7、白帽来送行。(2)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译文:荆轲便取了地图呈上去,秦王打开地图,地图打开到尽头,匕首出现了。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404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