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类型第八单元“历史传说”(主题阅读)-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统编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54514
  • 上传时间:2025-11-09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846.94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八 单元 历史 传说 主题 阅读 2023 2024 学年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理解 统编
    资源描述:

    1、第八单元主题阅读知识点: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两则三篇课文组成。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写了王戎和伙伴们看到路旁树上结满李子,伙伴们都跑去摘李子,而王戎却没有摘,还推断出这些李子一定是苦的故事。课文告诉我们:遇事不要盲目行动,要养成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西门豹治邺一文通过讲述西门豹桥式妙计,惩治首恶,破除迷信,兴建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扁鹊治病写了蔡桓侯不听扁鹊劝告,延误病情,结果病逝的故事

    2、。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纪昌学射写了纪昌按照飞卫的指导方法,先练好了眼力,再学开弓、放箭,最后成为一名射箭能手的故事,说明只有练好基本功才能成大器的道理。同时,说明了好的指导方法和持之以恒的重要性。本单元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从故事中明白道理。本单元重点: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精典故事,体会人物形象,只有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人物身上的精神。王戎从小就聪明过人,善于观察,动脑思考;西门豹的才智过人,将计就计,破除迷信;蔡恒公自我中心,刚愎自用,扁鹊,乐于助人;纪昌的学习是得其精髓

    3、,又不失创新的,飞卫让徒弟去真正地得到摸索的机会,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人物形象,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写出了独特感受。阅读技巧点睛一: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1.要素串联法 故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 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理清,用词语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2.标题追溯法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3.句段借助法 有时故事中会出现一个总结内容的中心句或段

    4、,位置大多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的在段中,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概述故事内容。4.情节罗列法 有时故事比较长,前后时间跨度也很大,经历的情节也比较曲折,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容易摸不着头脑。怎么办?这时可以将故事情节画成图,再根据图来简要复述故事;也可以把故事的主要内容按时间顺序或者地点顺序等有序地罗列出故事情节,列成表格或写成小标题,再按照所列的表格或小标 题进行简要复述。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仔细梳理,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 简要复述出故事的大致内容。 需要强调的是: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阅读技巧点睛二:如何解答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类试题本单元的文章为我们塑造了

    5、六个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王戎,反对迷信、尊重科学、足智多谋的好官西门豹,讳疾忌医、自以为是的蔡桓侯,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一代名医扁鹊,勤奋好学、有恒心、有毅力的纪昌和教学有方的名师飞卫。刻画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所以以小说为阅读素材的现代文阅读题常常会考查学生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类试题,常见的设题形式是:你认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简要分析一下的形象特点。设题形式的解题思路:直接将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准确概括出来,描述清楚即可,尽量表述完整。设题形式的解题思路:先概括出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或具体描述进一步阐述。切记分析要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6、。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应从具体的写人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相关语句,用赞美或批评的语言,概括出人物的形象特点。当人物形象特点比较多的时候,应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进行表述。如:你觉得扁鹊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作答示例:我认为扁鹊是一个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人。扁鹊只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就发现蔡桓侯患病了,后来,他老远望几眼就知道蔡桓侯的病无药可医,这些都说明他医术高明;蔡桓侯不相信扁鹊,但是扁鹊却没有放弃他,反而多次劝蔡桓侯治病,这说明他医德高尚。一、(2023秋全国四年级专题练习)阅读。曾国藩设计巧劝弟曾国藩有个弟弟叫曾国荃,他是湘军

    7、的主要将领之一,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之称。比哥哥小了整整13岁的曾国荃,曾经在为人处世方面表现得十分傲慢,不知得罪了多少人。为此,曾国藩也曾劝过弟弟多次,他却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有一天,兄弟两人出去散步,看到有一男一女在空地上骑着马练习射箭。男的射出一支箭,女的立刻就能接住,来来回回多次,两人没有一次失手,围观的人就开始为他们喝彩。曾国荃见状,不以为然地说:“不过是些雕虫小技罢了!有什么可炫耀的!”曾国藩却摇摇头说:“不要小觑(q,泛指看)别人!也许他们还有更过人的本领吧!”这时,只见这对男女把箭收了起来,转身取来两双竹筷,还有一升左右的黄豆,他们隔出几丈远的距离,面对面站好,男的用

    8、竹筷夹豆扔给女的,女的用竹筷把豆子接回来,两人轻松地扔着,黄豆全扔光了,没有一粒掉在地上。这下,曾国荃不由对他们刮目相看,他忍不住走上前去,问他们是做什么的,如何练就了这一身特殊的本领。男的笑着说:“我们家几代人都是做豆腐的,经常玩扔豆子的游戏,这算不上什么本领,我们家从七十岁的老人到六岁的小孩子,都会玩啊。”说完,兄妹两人转身走了。曾国荃目瞪口呆,默默地在原地站了好久才离开。其实,这次散步时的偶遇,是曾国藩精心安排的,目的就是让曾国荃懂得人不可貌相,民间自有高手,为人一定要保持谦逊。他果然没有辜负哥哥的良苦用心,从此以后,待人接物都谦虚了很多。后来,曾国荃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无比,还先后担任陕西

    9、、山西巡抚,这个曾经因为一粒黄豆对别人甘拜下风的大将,终于也成就了自己人生的辉煌。1给文章第2自然段加个小标题,正确的是()A不以为然B良苦用心C饮佩至极 D刮目相看2曾国荃对于马上射箭表演的态度是()A佩服B赞叹C轻视D震惊3曾国藩安排散步“偶遇”的目的是()A让曾国荃见识奇人B让曾国荃保持谦逊C让曾国荃学会射箭D让曾国荃认识高手4曾国藩巧劝弟弟,你觉得巧在()A多次劝说,孜孜不倦B责备教训,不时提醒C利用事实,间接警醒D分析利弊,时时告诫5通读文章,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照样子简要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6读完全文,你觉得曾国藩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请你结合文本信息举例说明。 7“曾国荃目

    10、瞪口呆默默地在原地站了好久才离开。”此时,他在想什么呢?请你联系上下文,写一写此时曾国荃的心理活动。 【答案】1A 2C 3B 4C 5精心安排,散步偶遇 领会良苦用心,成就辉煌人生 6这个办法好。曾国藩关爱弟弟,知道弟弟的缺点,不是训斥、责骂,而是安排偶遇提醒弟弟要保持谦逊,可见曾国藩的聪明机智。 7原来这世上不是只有自己才是最厉害的。雕虫小技也是一种大本领,他们却还这么谦逊。【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大意。小标题能概括本段的主要意思。在概括时,重点抓住描写曾国荃反应的语句“曾国荃见状,不以为然地说:不过是些雕虫小技罢了!有什么可炫耀的!”进行概括。故选A。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从句子

    11、“曾国荃见状,不以为然地说:不过是些雕虫小技罢了!有什么可炫耀的!”中的“不以为然”可以分析出,曾国荃对马上射箭表演的态度是轻视的,故选C。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从句子“其实,这次散步时的偶遇,是曾国藩精心安排的,目的就是让曾国荃懂得人不可貌相,民间自有高手,为人一定要保持谦逊。”可知,曾国藩安排散步“偶遇”的目的是让曾国荃懂得为人一定要保持谦逊。故选B。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从句子“这次散步时的偶遇,是曾国藩精心安排的,目的就是让曾国荃懂得人不可貌相,民间自有高手,为人一定要保持谦逊。”可以看出曾国藩面对弟弟的为人傲慢,并没有用责备教训、多次劝说的方式,而是精心安排偶遇事件,利用事实

    12、,点醒曾国荃。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读文章时,梳理出整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答案就出现在眼前了。文章第1自然段写“曾国荃为人傲慢,多次劝说无效”。第2自然段写“精心安排和兄弟散步,偶遇一男一女骑马练射箭”。第3、4自然段写“看绝技表演受到震撼”。第5自然段写“弟弟领会哥哥的良苦用心,最终成就辉煌人生”。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分析人物形象可以通过描写方法、典型事例、作者态度、侧面描写四个角度入手。本文主要通过典型事例塑造曾国藩这一形象。曾国藩关爱弟弟,为了能使弟弟改正缺点,巧妙地安排偶遇提醒弟弟要保持谦逊,可见曾国藩聪明机智,充满智慧。7本题考查心理描写的运用。这类题属于主观型题目,但不

    13、能随心所欲,必须依据故事情节合理描写。从句子“后来,曾国荃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无比,还先后担任陕西、山西巡抚,这个曾经因为一粒黄豆对别人甘拜下风的大将,终于也成就了自己人生的辉煌。”可以看出,曾国荃在曾国藩的“尽心安排”下,受到了很大的启示。可以围绕曾国荃受到的启发来写,如:以前我那么傲慢无礼,真是错了,世上有本事的人多了,我不能再对别人那么无礼了。二、(2021秋四年级单元测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包公智断牛舌案北宋名臣包拯在天长任知县时,一天,一个叫刘全的农民来衙门报案,原来,他早晨来到牛圈时大吃一惊:只见他家的大黄牛满嘴鲜血,牛舌头不知被谁割掉了。包公心想:这很可能是刘全的仇人干的。

    14、于是就对刘全说:“看来,这头牛是活不长了,你干脆把牛宰了,肉可以卖,我再资助你一些钱,这样你又可以买一头牛了。”等这个农民走后,包公当即叫人张贴了一张禁杀耕牛的布告:为了确保春耕春种,严禁私自宰杀耕牛;如有病牛,须请兽医诊治,诊治无效的,先报呈县衙,经查验后,方可宰杀。未经查验,擅自杀牛者,一律严惩不贷。有举报杀牛者,官府赏钱三百贯。第二天,刘全的邻居李安前来报告说,刘全违犯法令擅自宰杀耕牛。包公看李安鬼头鬼脑的样子,就紧盯着他问:“你告他私杀耕牛,你说,他为什么要杀牛?”“因为那头牛的舌头”刚说到这儿,李安发现说漏了嘴,忙把嘴闭上了。包公一拍惊堂木,追问说:“说!牛舌头怎么样了?”“牛舌头被

    15、割了” “你怎么知道牛舌头被割了?”李安被问得张口结舌,答不上来。这时候,包公大声问道:“你给我从实招来,为什么割他的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李安听了,大惊失色,赶紧磕头承认:“是小人和他有仇,所以割了牛舌头”(有删改)8解释词语。(1)严惩不贷: (2)大惊失色: 9故事的起因是()A刘全家的牛的舌头被割,刘全来报案。B包公劝刘全把牛宰了。C李安和刘全有仇。D包公叫人张贴禁止宰杀耕牛的布告。10包公为了引出割牛舌的人做了哪些事?()劝刘全杀牛保证春耕春种叫人张贴禁止宰杀耕牛的布告 审问李安A和B和C和D和11关于对本文的复述,下列说法对吗?对的打“”,错的打“”。A包公查找割牛舌的人的过程

    16、应该详细复述。()B在复述的过程中,可以先讲明包公查案的思路,再复述他的做法。()C李安割牛舌头的过程应该详细复述。()12读完本文,你觉得包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8严厉处罚,绝不宽恕。 形容十分惊恐,连脸色都变了。 9A 10C 11ABC 12示例:包公是一个有智慧的人。面对案情,包公巧施妙计引出了割牛舌的人。【分析】8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解释,注意平时对词语的积累和识记。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分析,写出词语的本义和文中义即可。本题中,“严惩不贷”意思是严厉处罚,绝不宽恕。“大惊失色”意思是形容十分惊恐,连脸色都变了。9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结合原文的内容“北宋名臣包拯在

    17、天长任知县时,一天,一个叫刘全的农民来衙门报案,原来,他早晨来到牛圈时大吃一惊:只见他家的大黄牛满嘴鲜血,牛舌头不知被谁割掉了。”可以得出故事的起因是刘全家的牛的舌头被割,刘全来报案。10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看来,这头牛是活不长了,你干脆把牛宰了,肉可以卖,我再资助你一些钱,这样你又可以买一头牛了。”和“等这个农民走后,包公当即叫人张贴了一张禁杀耕牛的布告:为了确保春耕春种,严禁私自宰杀耕牛;如有病牛,须请兽医诊治,诊治无效的,先报呈县衙,经查验后,方可宰杀。”可以得出包公为了引出割牛舌的人做的事情有劝刘全杀牛和叫人张贴禁止宰杀耕牛的布告。1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

    18、内容的分析和判断,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辨析。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辨析,这道题中三句说法都是正确的。A项在原文的第一二自然段,B项关于复述的过程,是先讲思路,在复述做法。这个过程是正确的。C项,关于割牛舌的过程是应该详细复述的。是文章的主要内容。12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概括。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辨析和理解。从包公做过的这些事情中可以概括出他是一个非常聪明有智慧的人,面对这个复杂的案情,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三、(2023秋全国四年级专题练习)欧阳修改革文风欧阳修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庐陵(今江西永丰)人。他四岁的时候,父亲病死,母亲带着他到随州(今湖北随县)依靠他叔父生活。欧阳修的母亲一心想让

    19、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就用荻草秆儿在泥地上划着字,教欧阳修认字。幼小的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很早就爱上了书本。欧阳修十岁时候,经常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有时候还把借来的书抄录下来。一次,他在一家姓李的人家借书,从那家的一只废纸篓里发现一本旧书,他翻了一下,知道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就向主人要了来,带回家里细细阅读。宋朝初年的时候,社会上流行的文风讲求华丽,内容空洞。欧阳修读了韩愈的散文,觉得它文笔流畅,说理透彻,跟流行的文章完全不一样。他就认真琢磨,学习韩愈的文风。长大以后,他到东京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场,都得到第一名。欧阳修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在

    20、文学上的声誉已经很大了。他官职不高,但是十分关心朝政,正直敢谏。当范仲淹得罪吕夷简、被贬谪到南方去的时候,许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只有谏官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应该被贬。欧阳修十分气愤,写信责备高若讷不知道人间有羞耻事。为了这件事,他被降职到外地,过了四年,才回到京城。庆历年间,范仲淹推行新政,欧阳修为了支持范仲淹新政,又出来说话,使朝廷一些权贵大为恼火。他们捕风捉影,诬陷欧阳修一些罪名,朝廷又把欧阳修贬谪到滁州(今安徽滁县)。滁州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欧阳修到滁州后,除了处理政事之外,常常_。当地有个和尚在滁州琅琊山上造了一座亭子供游人休息。欧阳修登山游览的时候,常在这座亭上喝酒。他自称“醉翁”,给亭

    21、子起个名字叫醉翁亭。他写的散文醉翁亭记,成为人们传诵的杰作。欧阳修当了十多年地方官,宋仁宗想起他的文才,才把他调回京城,担任翰林学士。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以后,积极提倡改革文风。有一年,京城举行进士考试,朝廷派他担任主考官。他认为这正是他选拔人才、改革文风的好机会,在阅卷的时候,发现华而不实的文章,一概不录取。考试结束以后,有一批人落了选,对欧阳修十分不满。一天,欧阳修骑马出门,半路上被一群落选的人拦住,吵吵嚷嚷地辱骂他。后来,巡逻的兵士过来,才把这批人赶跑。经过这场风波,欧阳修虽然受到了一些压力,但是考场的文风就发生了变化,大家都学着写内容充实和朴素的文章了。13根据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在原文

    22、中将 处补充完整。14默读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填空。画荻教子借书苦读( )( )( )15请你用几句话简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6在欧阳修之前,当时社会上存在着 、 的文风。17读了唐位著名的散文家韩愈的散文后,欧阳修受到很大的启发和影响,他仔细琢磨、认真学习,终于形成了 的文风,这为他后来改革文风奠定了基础。【答案】13游山玩水 14学习韩愈的文风 直谏被贬 改革文风 15欧阳修倡导改编考场文风的故事。 16讲求华丽 内容空洞 17内容充实、文笔朴素流畅【分析】13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和上下文的语境“滁州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欧阳修到滁州后,除了处理政事之外”“当地

    23、有个和尚在滁州琅琊山上造了一座亭子供游人休息。欧阳修登山游览的时候,常在这座亭上喝酒。他自称“醉翁”,给亭子起个名字叫醉翁亭。他写的散文醉翁亭记,成为人们传诵的杰作。”可以得出划线处应该填的内容是游山玩水。1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在本题中根据文段的内容“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就用荻草秆儿在泥地上划着字,教欧阳修认字。幼小的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很早就爱上了书本。”“欧阳修十岁时候,经常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有时候还把借来的书抄录下来。”“一次,他在一家姓李的人家借书,从那家的一只废纸篓里发现一本旧书,他翻了一下,知道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就向主人要了来,带回家里细

    24、细阅读。”“他官职不高,但是十分关心朝政,正直敢谏。当范仲淹得罪吕夷简、被贬谪到南方去的时候,许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只有谏官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应该被贬。”“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以后,积极提倡改革文风。有一年,京城举行进士考试,朝廷派他担任主考官。”可以概括得出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画荻教子借书苦读学习韩愈的文风直谏被贬改革文风。1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结合整篇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欧阳修倡导改编考场文风的故事。1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文段的内容“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以后,积极提倡改革文风。有一年,京城举行进士考试,朝廷派他担任主考官。他认为这正

    25、是他选拔人才、改革文风的好机会,在阅卷的时候,发现华而不实的文章,一概不录取。考试结束以后,有一批人落了选,对欧阳修十分不满。一天,欧阳修骑马出门,半路上被一群落选的人拦住,吵吵嚷嚷地辱骂他。后来,巡逻的兵士过来,才把这批人赶跑。”可以得出在欧阳修之前,当时社会上存在着讲求华丽、内容空洞的文风。17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文段的内容“经过这场风波,欧阳修虽然受到了一些压力,但是考场的文风就发生了变化,大家都学着写内容充实和朴素的文章了。”,进行分析,读了唐位著名的散文家韩愈的散文后,欧阳修受到很大的启发和影响,他仔细琢磨、认真学习,终于形成了内容充实、文笔朴素流畅的文风,这为他

    26、后来改革文风奠定了基础。四、(2022秋四年级单元测试)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徐悲鸿励志学画1919年春天,年轻的画师徐悲鸿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后来又向法国著名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达仰很看重这位刻苦努力的中国学生,热情地指导他,这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

    27、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18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清:清贫寂静公正、廉洁清楚单纯(1)徐悲鸿的

    28、生活十分清苦。( )(2)乡村的夜晚到处是那么清静。( )(3)他怎么也说不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19从文中哪里看出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请用“_”画出来。20按文章内容填空。主要人物: 关键事件:(1) (2)发奋努力,在清苦的生活环境中潜心临摹。(3) 21下面哪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徐悲鸿? ()A志存高远、精忠报国B铁面无私C刚正不阿22结合文章内容与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功夫不负有心人”的理解。 【答案】18 19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20徐悲鸿 外国学生轻蔑年轻的画师徐悲鸿,徐悲鸿被激怒。 改变了外国学生的偏见,大长了中国

    29、人的志气。 21A 22绘画大师徐悲鸿为了给中国人争气,奋发努力,刻苦学画,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改变了外国学生的偏见,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他做到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用心坚持去做一件事,肯付出辛勤的劳动,就会取得成功。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也要做到不怕吃苦,刻苦学习,那么一定可以成功。【解析】18(1)生活清苦,形容生活比较清贫,贫苦。清的意思选。(2)清静在本句中意思指安静,不喧闹。清的意思选。(3)说不清,是指说不明白,清楚。清的意思选。19考查人物形象理解能力。从“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可看

    30、出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20考查了文章内容的理解。熟读文章,仔细分析短文内容完成填空即可。课文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讲述的是青年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了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勤奋学画,以优异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从主要内容中,可以概括出主要事件。21考查人物形象。从“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可知,徐悲鸿是一个志存高远、精忠报国的人。2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用心去做一件事,就会取得成功。说明事情的成功,在于肯付出辛勤的劳动。绘画大师徐悲鸿为了给中国人争气,奋发努力,刻苦学画,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1、改变了外国学生的偏见,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他做到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也要做到不怕吃苦,刻苦学习,那么一定可以成功。五、(2022秋四年级单元测试)类文阅读。王羲之与天鹅饺子的故事相传,王羲之从小就喜爱练字,7岁时就跟着书法家习字。他集中心力刻苦勤练,日有长进,不到三年已经笔力沉劲,顿挫生姿。在一次书法赛会上,王羲之一举夺魁,震惊了方圆百里的书法名家。一时间,赞声不断,贺客盈门。刚满10岁的王羲之,在这种情况下,也不禁有些骄傲起来了。一天,王羲之路过一条小巷,见一家饭店门口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尤其是店门上那副对联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写着:味道美,有口皆碑;模样俊

    32、,无人不爱。横匾上写着“天鹅饺子”。但是字却写得无生气,缺功夫,呆呆板板。王羲之看罢,小嘴一撇,心中暗想:这缺少功夫的字儿,也只有配在这陋巷小店门口献丑罢了!但他又一琢磨:这饺子有什么出奇?这是谁开的饺子店?竟敢夸下海口!王羲之走进店内一瞧,见店内有四口盛满开水的大铁锅,并排设在一道屏风下边。饺子店内的伙计,则忙前忙后地招呼着食客,每个伙计管一口锅,各自报着数:“一号锅半斤,好,再来一斤。”“二号锅一斤半。”“三号锅九两。” 王羲之好奇,顺手掏出几个铜钱,要了半斤饺子,然后坐下。不一会儿饺子就被端上了桌。他仔细观察,这里的饺子果然与众不同,一个个玲珑精巧,好像浮水嬉戏的白天鹅,真是巧夺天工。他

    33、用筷子夹起一个饺子,送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口。呀,顿时鲜香盈盈,味美绝伦,不知不觉间,他把那一盘饺子全吞到了肚里,饱餐之后,回味悠长。王羲之不由地自言自语:“这天鹅饺子,果然名不虚传。”心中暗想: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拙笔劣迹,实难和这饺子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机会,为饭店另写一副对联,也好不辜负食此美味。想到此,他便问伙计:“请问店主人在哪里?”店伙计用手指了指屏风说:“店主人就在屏风后。”王羲之绕过屏风,见一白发老妇端坐在案板前,正在擀面皮,包饺子,动作娴熟。填好馅,飞快捏上几下,饺子转瞬成了一只白天鹅。白发老妇的高超技艺,使王羲之惊叹不已。他忙走上前施礼问道:“老人家,像您这样的功夫,多长时间才

    34、能练成?”白发老妇答道:“不瞒你说,熟练需40年,深练需一生。”一听这话,王羲之不由沉默深思,仔细品味这番话的滋味,然后又问:“您的手艺这样高超,为什么门口对子不请人写得好一点呢?它和这天鹅饺子很不般配!”王羲之不问还好,一问倒使白发老妇生起气来,只见她气鼓鼓地说:“你有所不知并非老身不愿请,只是不好请啊!就拿那个刚露了点脸儿的王羲之来说吧,都让人捧上天了!说句实话,他写字所下的那点功夫,真不如我包饺子的功夫深呢。你可别学他,有一点成就就骄傲,终究要落人后头。”白发老妇一席话,说得王羲之面红过耳,羞愧难当。从此以后,这家天鹅饺子店,就挂上了王羲之写的对联,生意越发兴隆了。此事也改变了王羲之的一

    35、生,使他更虚心刻苦地练字。他博采众长,精研体势,推陈出新,创出字势雄强而多变、妍美的新体,名扬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书法名家。23【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对下列词语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人声鼎沸:在文中指王羲之路过的饭店门口人声嘈杂喧闹,十分热闹。B与众不同:在文中指“天鹅饺子”与别家的饺子不一样。C巧夺天工:在文中指王羲之写起字来技巧高超。D名扬天下:在文中指王羲之虚心刻苦地练字,创出新体,成为书法名家。24【整体感知】将下面的句子插入最后一自然段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他恭恭敬敬地给老妇写了一副对联。A之前B之间C之间D之间25【提取信息】关于“天鹅饺子”的得名,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6、()A这四个字写于一家饭店门口的横匾上。B那家饺子店里煮好的饺子一个个玲珑精巧,好像浮水嬉戏的白天鹅。C白发老妇擀好面皮,填好馅,飞快捏上几下,饺子转瞬成了一只白天鹅。D王羲之给老妇写了一副对联,对联上的字像一只只白天鹅。26【感知内容】故事中天鹅饺子的事与王羲之能成为书法名家有什么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老妇人捏饺子的高超技艺让王羲之明白成事需刻苦的道理;而后老妇人对王羲之的评价改变了王羲之的一生,使他更虚心刻苦地练字。B老妇人捏出的饺子像天鹅,王羲之写的字也像天鹅。C老妇人的天鹅饺子店,挂上了王羲之写的对联,生意越发兴隆了。D王羲之创出“天鹅字体”,字势雄强而多变、妍美的新体,名扬

    37、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书法名家。27【联系实际】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案】23C 24B 25D 26A 27谦虚使人进步。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应保持着谦虚的心。同时,想做成一件事,必须下苦功夫并坚持不懈。【解析】23考查理解词语的意思。C项错误,巧夺天工: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从句子“他仔细观察,这里的饺子果然与众不同,一个个玲珑精巧,好像浮水嬉戏的白天鹅,真是巧夺天工。”可以看出这里用来形容饺子。24考查理解句子排序。结合第二句的“这家天鹅饺子店,就挂上了王羲之写的对联”可知写对联这句话应该放在第句前面。25考查理解文章的内容。D项错误,没有提及对联上的字

    38、像一只只白天鹅。26考查理解文章的内容。B项错误,没有提及王羲之写的字也像天鹅。C项与王羲之成为书法名家没有关系。D项错误,没有说王羲之创出“天鹅字体”。27考查体会文章的主旨。此题为开放性题,结合文本内容从谦虚、勤奋刻苦等角度作答。六、(2022秋四年级单元测试)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过,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他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司

    39、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的,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哇!”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正当司马迁专心致志写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

    40、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文字。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多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28【整体感知】请采用标题扩展或抓关键句子的方法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9【提取信息】阅读全文及下面的资料袋,试着制作一张读书卡。资料袋:史记这本书记载了上自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时期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包括记录历代帝王政绩的十二本纪,记录诸侯国兴亡的三十世家,记录帝王、诸侯之外的重要人物的七十列传,记录年度大事的十表,以及历朝各种典章制度的八书。

    41、史记作为一部重要的史书,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读书卡作者字数耗时内容评价30【学习复述】了解故事情节,借助小标题复述故事。请给每个自然段拟一个小标题。第1自然段: 第2自然段: 第3自然段: 第4自然段: 31【理解内容】文章最后写“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你是怎样理解史记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这句话的? 32【拓展运用】根据提示,完成练习。(1)从“发愤”一词,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司马迁?请用几个词语来概括。( )的司马迁( )的司马迁( )的司马迁(2)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上联。上联: 下联:百折不挠以血泪著就史书【答案】2

    42、8本文讲述了司马迁忍辱负重,用毕生心血编写史记的故事。 29司马迁52万多字13年全书记载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期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包括记录历代帝王政绩的十二本纪,记录诸侯国兴亡的三十世家,记录帝王、诸侯之外的重要人物的七十列传,记录年度大事的十表,以及历朝各种典章制度的八书。鲁迅评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0读书游历,积累资料 研读文献,整理资料 飞来横祸,不忘父命 发愤写作,完成巨著 31司马迁用自己的一生写史记:早年努力读书,四处游历,广泛积累资料;父亲死后,牢记嘱托,研读文献,整理资料;飞来横祸之时,不忘父命,忍辱负重,发愤写

    43、作;历时13年,坚持不懈,终成巨著。 32忍辱负重 百折不挠 坚持不懈 忍辱负重用生命写成巨著【解析】28此题考查的是概括主要内容知识点。 关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运用标题扩展的方法或者是抓住关键句的方法来概括。由文章的标题“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和句子“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我们可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本文讲述了司马迁忍辱负重,用毕生心血编写史记的故事。”29此题要结合资料以及文章内容来作答,依据资料的内容和文章的内容“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多字的辉煌巨著史记。”我们可知,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全

    44、本书一共有52万字,耗时十三年完成,全书记载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期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包括记录历代帝王政绩的十二本纪,记录诸侯国兴亡的三十世家,记录帝王、诸侯之外的重要人物的七十列传,记录年度大事的十表,以及历朝各种典章制度的八书。鲁迅评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0此题考查我们的是对段落的概括能力。给段落写小标题时,首先要概括段落的段落大意,然后再将段落中的段落大意转化为小标题的形式,关于小标题,句式一致、字数一致,因此,我们可将文章的各个段落添加以下的小标题:读书游历,积累资料研读文献,整理资料飞来横祸,不忘父命发愤写作,完成巨著31此题考查我们的是对句子的理解。我们由文章的内容可知,司马迁用自己的一生写史记:早年努力读书,四处游历,广泛积累资料;父亲死后,牢记嘱托,研读文献,整理资料;飞来横祸之时,不忘父命,忍辱负重,发愤写作;历时13年,坚持不懈,终成巨著。因此史记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32此题考查我们对知识的扩展。由文章的内容我们可知,司马迁是百折不挠的,是忍辱负重的,是坚持不懈的,因此他是忍辱负重的司马迁、百折不挠的司马迁、坚持不懈的司马迁。关于对联,上下两联需要对仗工整,依据下联的内容,我们对出的上联是:“忍辱负重用生命写成巨著。”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八单元“历史传说”(主题阅读)-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统编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4514.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