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5

类型第四单元(单元主题 同步阅读 拓展训练)-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 (统编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54668
  • 上传时间:2025-11-09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2.57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四单元单元主题 同步阅读 拓展训练-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 统编版 第四 单元 主题 同步 阅读 拓展 训练 2023 2024 学年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统编
    资源描述:

    1、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拓展阅读训练(神话故事) 一、四年级阅读考核标准1.具有良好的阅读兴趣,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科学地安排阅读的时间;养成读书看报和收藏的习惯,与同学交流资料的习惯。每天坚持阅读45分钟以上。 2.学会欣赏,初步学会选择自己喜爱阅读的书报,并做好摘录读书笔记与学习批注的方法,学写归纳型的读书笔记。3.学会运用已学的语文知识、技能和工具书阅读适合的童话、寓言、小说等,理解读物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欣赏所阅读的文章,与人交流阅读的感受;能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资料收集,并参与专题讨论。4.诵读优秀诗文25篇,在诵读中展开想象,体验

    2、情感,领悟内容。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开始阅读中国名著,总阅读量不少于25万字。二、第四单元阅读达成目标1.学习精读课文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以及一篇略读课文女娲补天,能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卫填海。学会交流故事中最触动自己的情节,感受神话中的神奇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2.结合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回顾课文并结合阅读体验,交流对神话的认识。3.积累背诵古诗嫦娥。4.课外阅读中外神话,学会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单元主题:神话故事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现代文阅读

    3、(一)神话品读。颛顼(zhun x)与共工之间的战争在五方天帝神话中,颛顼是北方天帝。但是,传说水神共工不服颛顼的统治,为了争夺帝位,双方爆发了一场大战。共工居住在北方的荒野中。他的模样很恐怖,人头、人手、人脚,但是身体是蛇。走路的时候,满头鲜红色的头发总是飘来飘去的。共工神通广大,一般神灵都害怕他。共工还有两个部下,一个叫相柳,一个叫浮游。相柳的长相更加恐怖,他人面蛇身,还长了九个脑袋,而且全身青色,一看就让人觉得阴森森的。凡是相柳经过的地方,立刻就会变成沼泽。至于浮游的样子,古籍中没有直接说明,只是说他死后变成了一头红色大熊。相柳和浮游共同辅佐共工,掌管所有的河流。颛顼没有料到共工竟然要和

    4、他争夺天帝的宝座,他勃然大怒,立刻率领自己的部下海神禺强,前来迎战共工。这个禺强是北海的海神,长相相当怪异,人面鸟身,耳朵上挂着两条青蛇,脚下还踏着两条青蛇。颛顼共工之战,是皇帝战胜蚩尤之后最大的一场神族战争。颛顼和禺强都神通广大,在战斗中逐渐占据了上风。共工有些招架不住,边打边退。最后,双方的战场渐渐移到西北荒野中的一座大山附近。这座大山,原来是八根天柱之一。山峰高高耸立,直插入云霄。最后,共工看出来自己败局已定,不禁怒气冲天,想要和颛顼同归于尽,于是一头撞向那座大山。那天柱虽大,却经不住共工这拼死一撞。一声巨响之后,山峰拦腰折断,成为两截。从此,这根曾经作为天柱的山峰就得名“不周山”,意思

    5、是残缺不全的山。节选自“快乐读书吧”必读书目中国神话传说1百变字义。“周”在字典中的解释有:圈子,环绕;普遍、全面;时期的一轮,亦特指一个星期;完备;给,接济。请为不同词语中的“周”选择字义。不周山( )周围( )周期( )周密( )2理清关系,把握内容。(1)请你借助思维导图,理清故事中的人物关系。 ; ; ; (2)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默读神话故事,想一想你在哪些地方感受到想象的神奇?请你勾画出语句,并在下面的横线处写上对应的批注,留下思考的痕迹(至少两处)。 4填一填,感受神话中鲜明的人物形象(课内神话故事除外)。人物主要事迹人物品质炎帝(神农氏)

    6、制农具,种五谷,尝百草 创造精神、奉献精神 (二)阅读。盘古用f头,p开“大鸡蛋”之后,( )而( )的东西,hunhun上升,变成了天;重而zhu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后来,天上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女娲( )石b好了天。人们传颂她的功( )。5在上面田格中写生字,注意规范整洁。6根据上面内容选字填空,把下面每组字形正确的一项选出来。A青B轻C清D倾( )A蜻B青C轻D清( )A链B炼C连D练( )A迹B际C计D绩( )7下面词语中的“降”与“下降”中的“降”读音不同的一项是()A降落B降温C降服D降低8文中“窟窿”一词的偏旁多与()有关。A洞穴,山洞B房屋,屋顶C围墙,疆域D行走,道路(

    7、四)品读 起因盗取火种品句:“就在这时候,有一位名叫普罗米修斯的天神来到了人间,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天上去盗取火种。”9人们没有火的悲惨生活是指()(多选)A人们吃生的东西,常常生病。B人们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个长夜。C人们常常受到野兽的侵袭。D人们很难度过严寒。10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的原因是 。(五)阅读大禹治水,回答问题。大禹治水远古时代,野蛮、贪婪、血腥、残暴等丑恶行为像瘟疫一样在人间盛行。天帝非常愤怒,就派水神共工降下洪水来警告世人。天神鲧(n)是一个善良的天神,他无法容忍天帝的做法,多次请求和劝谏天帝赦免世人的过错,并认为他在惩治邪恶的同时殃及了太多的

    8、无辜。天帝不听劝谏,鲧为此整日愁闷(mn mn)不堪。有一天,鲧遇到了一只猫头鹰和一只神龟,它们告诉鲧,只有偷来天庭中的息壤,才能击退洪水。受到指点的鲧来到天庭,他想尽一切办法,终于偷出了息壤。这息壤真是神奇,鲧将一小块碾成细末投入洪水中,随着轰隆隆的声音,滔滔洪水中顿时生出一块块陆地,陆地越来越大,逐渐与山坡连在了一起。人们欢呼着从山顶上跑下来,他们得救了。可这时,天帝知道了鲧偷息壤的事,大怒,随即派火神祝融在羽山杀死了鲧,并夺回了息壤。没有了息壤,洪水再次漫延,人们又像之前一样,只能生活在山顶上。鲧死后,因他平息洪水的志愿未了,所以他的精魂未死,尸体三年都没有腐烂,他的肚子里孕育了一个新的

    9、生命,也就是他的儿子禹。禹出生以后,鲧就变成了一条玄鱼游走了。后来,固执的天帝有所悔悟,将息壤交给了禹,并派出应龙帮助禹到人间治理洪水。水神共工不服禹,就掀起更大的洪水与禹作对。禹在会稽(j)山会合天下群神与共工开战,打败了共工。禹让神龟背着息壤,将其小块小块地投向大地,不仅填平了洪水,还在凸起处形成了山峰,低洼处形成了绿野大地。禹又让应龙用尾巴在大地上划出一条条河道,把洪水引流到位于东方的大海。禹采用堵塞加疏导双管齐下的方法,终于治理了洪水。心怀感激的人们拥戴禹做了天子。鲧的精魂看到儿子禹终于治服了洪水,便安息了。就这样,鲧和禹治水的故事一直被世代 (传颂传说)。1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

    10、音或词语,并打“”。1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愁闷不堪: 13阅读短文,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完成填空。远古时代,因为 盛行,天帝非常愤怒,就派水神共工降下洪水来警告世人。为了拯救人类,鲧用 的办法治理洪水,后来被天帝杀死了。鲧的儿子大禹用 的方法治理洪水,终于 。14神话故事总是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请你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一处让你感到神奇的地方。15读了这个神话故事,请你从课文内容这个角度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16请把“天神鲧是一个善良的天神,他无法容忍天帝的做法。”改成反问句。 17你认为鲧和大禹是怎样的人,鲧和禹治水的故事为什么能世代传颂? (六)阅读理解。炎帝的故事传说炎帝出生在烈山的一个

    11、石洞里,牛头人身,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力大无穷。由于他的长相奇特,而且勤劳勇敢,长大后被人们推为部落首领。他的部落懂得用火,称炎族,大家就称他为炎帝。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心生一念: 他带领人们播种粮食,还发明了耒耜(li s)这样的农具,用来翻土,解决了人类吃饱饭的大问题,大家尊称他为“神农氏”其实,神农不仅是农业之神,同时也是医药之神。传说,炎帝有个透明的水晶肚子,吃了什么东西,有什么反应,从外面看得清清楚楚。他便亲自品尝百草,寻找能为人们解除病痛的草药。一天,神农来到一片草木繁茂的山林,他尝了一片嫩嫩尖尖的小绿叶儿。小绿叶一落进肚子里,就上下来回清洗肠胃,把各部分都清洗得清清爽爽,让

    12、人感觉十分舒畅!神农就给它取名为“茶”。接着,他看到一种植物,卵形的叶片两两互生排列有序。一穗穗花茎从侧枝生出来,蓝紫色的小花密集成簇。地上的枝叶长得并不高,但是地下的根茎极为粗壮。神农好奇地尝了一口,吃在嘴里甜丝丝的,这就是“甘草”。还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他明白自己中了毒,用尽全身最后一点力气,拔了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塞进嘴里,才幸运得救。家人得知后,劝他不要再去尝百草了,他摇摇头,默默地想: 后来,天帝被他的精神感动了,赠他一条神奇的红色鞭子,叫作“赭鞭”无论什么植物,只要用这根鞭子一抽,它们有毒无毒,或苦或甜,或寒或热,各种药性都自然地显露出来。炎帝

    13、就根据这些草木的不同特性,用来治疗人们的各种疾病。相传我国第一部药学著作本草经就是炎帝所著。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华夏始祖。18由于炎帝 、 被推选为部落首领。后来他带领人类 还发明农具,被尊称为“ ”。为了解除人类病痛,他 写下医学著作,被尊奉为 。19联系上下文,合理想象,分别在第节和第节的横线上写一写炎帝的内心想法。20这是药学著作中两种中药材的图片,其中一个是“甘草”。通过阅读第小节的相关介绍,我认为图( )是“甘草”。21神话故事充满神奇的想象。从文中找出一处你认为神奇的地方?用“ ”画出来。在句子旁边空白处写一写批注。(七)阅读。五台山的传说五台山是中国

    14、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传说是文殊菩萨的修行地,有着悠久的宗教文化渊源。五台山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座山峰的顶端平坦宽阔,好像土砌的平台,分别称为东台、西台、南台、北台、中台,合称“五台”。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五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沙走石,夏天酷热难当,农民们根本无法到田里种庄稼。文殊菩萨碰巧到那里传教,看到人们遭受苦难,决心改变那里的气候。文殊菩萨了解到东海龙王那里有一块神石叫“歇龙石”,能够把干燥的气候变得湿润,于是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借歇龙石。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巨石,还没走到跟前,已经感觉到一股凉气迎面扑来。文殊菩萨见到龙王后,说明来意。龙王很抱歉

    15、地说:“大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因为它是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龙子们每天工作回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便在上头歇息养神,你若借去,龙子们就没有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萨反复说明自己是五台山的和尚,是为了造福人间特地来求援的。龙王心里不愿意把神石借人,又不好一再回绝,他估摸着文殊菩萨一人无法将石头运走,便勉强答应说:“神石很重,没有人能帮你,如果你能拿得动,就拿走吧!”文殊菩萨谢过龙王,走到神石跟前,口念咒语,立则把巨石变成了小小的弹丸。他将弹丸塞进袖筒,谢过龙王,飘然而去。老龙王惊得目瞪口呆,后悔莫及。文殊菩萨回到五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因为久旱不雨,大地干裂,

    16、人们遭受着深深的苦难。文殊菩萨把神石安放在山中间的一条山谷中,奇迹发生了:五台山立刻变成一个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于是,这条山谷被命名为清凉谷,人们又在那里建了一座寺院,名叫清凉寺,五台山也有了另一个名称叫作清凉山。22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的意思。(1)飞沙走石: (2)目瞪口呆: 2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干燥( )清凉无比( )24请将描写文殊菩萨“拿走”歇龙石的句子用“”画下来。25请你简要写写这篇神话故事的情节内容。起因: 经过: 结果: 26你觉得这个故事最神奇的地方是什么? (八)信息匹配27“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请根据课外阅读进行填空。(1)看到图片

    17、,你想到的神话故事是( )A搜神记B夸父逐日C仓颉造字D神农尝百草(2)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身上具有什么品质( )A勇于创新B不畏强暴C勇于献身D公正无私(3)下面的诗句与神话故事无关的是( )A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B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D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九)连线题28你知道我们认识的神话人物都出自哪本书吗?把书目和人物连线。女娲普罗米修斯精卫赫拉克勒斯盘古山海经中国古代神话古希腊神话(十)填空题29要素 神话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人类生活的美好向往及追求。中国古代神话非常丰富,歌颂了很多勇敢、美好的人物。仔细观察下面图片,猜

    18、一猜画面描述的是哪个神话故事。( )( )30精卫、夸父、盘古、女娲都做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有哪些美好品质?请给神话人物做名片。参考答案:1 2 禺强 水神 相柳 浮游 例:水神共工不服北方天帝颛顼的统治,双方爆发了一场大战,共工战败怒撞不周山。 3例:(1)语句:他的模样很恐怖,人头、人手、人脚,但是身体是蛇。 批注:共工的长相结合了人和蛇的特点,想象非常大胆。(2)那天柱虽大,却经不住共工这拼死一撞。一声巨响之后,山峰拦腰折断,成为两截。 批注:能一头撞倒天柱,这样夸张的描写显现出共工的神通广大。 4 共工 怒触不周山 勇于奋战 大禹 过家不入,引洪入海 奉献精神、科学精神【解析

    19、】1本题考查多义字的字义。不周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据说在昆仑山西北。周:普遍、全面。周围:(名)四周;环绕中心的部分。周:圈子,环绕。周期:(名)事物在运动、变化的发展过程中,某些特征多次重复出现,其接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物体做往复运动或物理量做周而复始的变化时,重复一次所经历的时间。周:时期的一轮,亦特指一个星期。周密:(形)周到而细密。周:完备。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文章的概括能力。(1)通过第一段可以知道,共工是水神,水神。通过第一段“共工还有两个部下,一个叫相柳,一个叫浮游”可以知道,相柳。浮游。通过第三段“颛顼没有料到共工竟然要和他争夺天帝的宝座,他勃然大怒,立

    20、刻率领自己的部下海神禺强,前来迎战共工”可以知道,禺强。(2)通过标题以及文章各个自然段的内容可以知道,人物:水神共工;做了什么:爆发了一场大战;为什么:水神共工不服颛顼的统治,为了争夺帝位;结果:共工战败怒撞不周山。3本题考查批注的能力。原文:相柳的长相更加恐怖,他人面蛇身,还长了九个脑袋,而且全身青色,一看就让人觉得阴森森的。批注:相柳长相非常恐怖,结合了人和蛇的特点,并且进行了拓展,神话的想象非常胆大。4本题考查识记神话故事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女娲主要事迹:女娲补天;人物品质:善良慈悲,具有无私的贡献精神。盘古主要事迹:盘古开天地;人物品质:开天辟地的开创精神。5 6BDBD 7C

    21、8A【解析】5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劈”“缓缓”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6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从盘古开天地中的句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可知选B,选D。结合“石”选“炼”,组成“炼石”:指的是烧炼丹石。选B。结合“功”选“绩”,组成“功绩”:功劳和成就。选D。7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析。“降”读“ jing”时意思是落下(跟“升”相对)。读“xing”时意思是投降。“下降”的“降”读“ jing”。A“降落”的“降”

    22、读“ jing”。B“降温”的“降”读“jing”。C“降服”的“降”读“xing”。D“降低”的“降”读“ jing”。C选项正确。8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理解。“窟窿”的意思是:空洞,在物体内部有空的地方。两字的偏旁都是穴宝盖,“穴宝盖”的字多与洞穴,山洞有关。A选项正确。9ABCD 10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解析】9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结合课文内容“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读过一个又一个长夜”“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带到人间。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可知人们没有火种的悲惨生活是指:烧熟食物、度过黑暗的长夜、驱寒

    23、取暖、驱赶猛兽。答案选ABCD。10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根据“普罗米修斯的天神来到人间,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可知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的原因是: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11 mn传颂 12愁闷不堪的本义是忧愁苦闷无法承受,文中指的是鲧因为天帝不听劝阻而忧愁苦闷,无法释怀。 13 野蛮、贪婪、血腥、残暴等丑恶行为 偷出天庭的息壤投入洪水生出陆地 堵塞加疏导双管齐下 治理了洪水 14答案不唯一。如:这息壤真是神奇,鲧将一小块碾成细末投入洪水中,随着轰隆隆的声音,滔滔洪水中顿时生出一块块陆地,陆地越来越大,逐渐与山坡连在了一起。 15答案不

    24、唯一。如:提问:禹的治水方法比起他的父亲鲧有哪些进步?解答:他除了将息壤投向大地,填平了洪水,还在凸起处形成了山峰,低洼处形成了绿野大地。禹又让应龙用尾巴在大地上划出一条条河道,把洪水引流到位于东方的大海。禹采用堵塞加疏导双管齐下的方法,终于治理了洪水。 16天神鲧是一个善良的天神,他能怎么容忍天帝的做法呢? 17我认为鲧和大禹都善良仁慈、勇敢执着、心怀天下。大禹还非常有智慧,能够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前仆后继。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之所以能流传数千年,它不仅仅见证了历史,在见证历史的同时还融合进了中华民族的传承精神,虽是一则小小的故事,但正是因为它能小中见大,所以世代相传深入人心。【解析】11本

    25、题考查字音与词义的理解。闷是一个多音字。有两个读音。闷mn愁闷不堪沉闷郁闷闷mn闷气闷热闷声根据判断应该读:mn传颂:传扬歌颂。传说:(动)辗转述说。(名)口头流传下来的故事。根据句意,故事应该是被传扬歌颂,所以选择传颂。12本题考查词语的意思及在文中的理解。愁闷不堪的本义是忧愁苦闷无法承受,文中天帝派水神共工降下洪水来警告世人。鲧是一个善良的天神,他无法容忍天帝的做法,多次请求和劝谏天帝赦免世人的过错,不要殃及无辜。但天帝不听劝谏,因此鲧非常苦闷,无法释怀。1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由文中“远古时代,野蛮、贪婪、血腥、残暴等丑恶行为像瘟疫一样在人间盛行。”可直接找出第一空的答案是“野

    26、蛮、贪婪、血腥、残暴等丑恶行为”。再由文中“受到指点的鲧来到天庭,他想尽一切办法,终于偷出了息壤。这息壤真是神奇,鲧将一小块碾成细末投入洪水中,随着轰隆隆的声音,滔滔洪水中顿时生出一块块陆地,陆地越来越大,逐渐与山坡连在了一起。”可知第二空答案,但需要归纳概括:“偷出天庭的息壤投入洪水生出陆地”。由“禹采用堵塞加疏导双管齐下的方法,终于治理了洪水。”可直接找出第三空、第四空的答案是:“堵塞加疏导双管齐下”、“治理了洪水。”14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把握。神话故事的特点就是充满了想象力。文中很多句子都是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的。比如:禹出生以后,鲧就变成了一条玄鱼游走了。再比如:禹又让应龙用尾巴在

    27、大地上划出一条条河道,把洪水引流到位于东方的大海。找对即可。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以从多个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比如:天地为什么要执意惩戒世人,不听劝告?再比如:为什么鲧死后,精魂不死?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带着问题来读文章,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16本题考查陈述句改反问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A: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B: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C: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D: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由此可见,该句还

    28、可以改为:天神鲧是一个善良的天神,难道他能容忍天帝的做法吗?17本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分析以及对神话特点的理解把握。当天帝派水神共工降下洪水来警告世人的时候,鲧多次请求和劝诫天帝赦免世人的过错。天帝不听劝谏,他想尽一切办法偷出西壤,在滔滔洪水中生出一块块陆地,来阻挡洪水拯救世人。当天帝处死鲧之后,他依然精魂未死,直到看到儿子禹终于制服了洪水之后才安息,足见其善良、仁慈、执着、心怀天下。而大禹接到天帝治理洪水的任务后,不计前嫌。先是打败了共工,又用息壤填平了洪水。还让应龙用尾巴在大地上画出一条条河道将洪水引流到东方的大海,彻底治理了洪水。也可见其善良勇敢有智慧,能够前仆后继、开拓创新。大禹治水是从

    29、真实的历史中衍生成的神话,在当时是一件大事,并且这件大事造福了天下苍生,所以才会被人们神化。这个故事能够流传数千年,还因为在这个故事当中也象征着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前仆后继的精神。18 长相奇特 勤劳勇敢 播种粮食 神农氏 品尝百草 医药之神 19可不可以把种子种下来?还有那么多草药不认识,不能放弃。 20 21炎帝有个透明的水晶肚子,吃了什么东西,有什么反应,从外面看得清清楚楚。批注:这个肚子真特别,真是神奇,可以很好地辨别草药在肚子里的反应。【解析】18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

    30、,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从第段的句子“由于他的长相奇特,而且勤劳勇敢,长大后被人们推为部落首领。”可知前两空的答案。从第段的句子“他带领人们播种粮食,还发明了耒耜这样的农具,用来翻土,解决了人类吃饱饭的大问题,大家尊称他为神农氏”可知第三、四空的答案。根据第段的句子“其实,神农不仅是农业之神,同时也是医药之神”“他便亲自品尝百草,寻找能为人们解除病痛的草药。”可知第五、六空的句子。19本题考查补写人物心理。思路:先要明确人物此时所处的情境和此时应有的、合理的心理内容。语言表述时要注意人称,很多题目暗含要求用第一人称:要用“我”,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如用第三人称,则是在陈述人物心理。根据“鸟儿衔

    31、种”“他带领人们播种粮食”可知他此时想的可能是把种子种下来;根据“人得知后,劝他不要再去尝百草了,他摇摇头,默默地想”可知他不会放弃尝草药。2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从第的句子“接着,他看到一种植物,卵形的叶片两两互生排列有序。一穗穗花茎从侧枝生出来,蓝紫色的小花密集成簇。地上的枝叶长得并不高,但是地下的根茎极为粗壮。神农好奇地尝了一口,吃在嘴里甜丝丝的,这就是甘草”可知图之前。21本题考查批注。批注,指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作用是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示例:天帝被他的精神感动了,赠他一条神奇的红色鞭子,叫作“赭鞭”无论什么植物,只要用这根鞭子一抽,它们有毒无毒,或苦或

    32、甜,或寒或热,各种药性都自然地显露出来。批注:有了这条“赭鞭”,神农再也不怕中毒了。22 意思是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眼睛直盯着不动,嘴张着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 23 湿润 酷热难当 24他将弹丸塞进袖筒,谢过龙王,飘然而去。 25 文殊菩萨为了使人们不再遭受苦难,决心改变那里的气候。 文殊菩萨到龙王那里借歇龙石。 神石使五台山变成一个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 26那么重的神石,文殊菩萨竟然把巨石变成了小小的弹丸,将弹丸塞进袖筒给带走了。【解析】22本题考查解释词语。飞沙走石:意思是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目瞪口呆:眼睛直盯着不动,嘴张着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

    33、害怕而发愣。23本题考查反义词。“干燥”意思是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文中“湿润”是它的反义词。“清凉无比”意思是感觉干干净净,非常的舒服,非常凉爽,文中“酷热难当”是它的反义词。24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由文中“他将弹丸塞进袖筒,谢过龙王,飘然而去”可知,文殊菩萨如何“拿走”歇龙石。25本题考查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这篇神话故事讲述的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为了使人们不再遭受苦难,决心改变那里的气候,然后到龙王那里借歇龙石,最后神石使五台山变成一个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老百姓能安居乐业的神话故事。分别写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可。26本题考查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认真阅读文章,神话故事中有很多神奇之处,找出自

    34、己认为神奇的一处即可,如文殊菩萨竟然将那么重的神石变成了小小的弹丸,然后带走。27 C A C【详解】(1)本题考查神话故事。观察图片可知以下信息:画中人一边托着乌龟观察,一边用长杆在地上比划。画中背景带有类似文字的符号。因此,看到图片可以联想到的神话故事是仓颉造字。故选C。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有一年,仓颉到南方巡狩,以“羊马蹄印”为源灵感。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

    35、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凑成几段,拿给人看,经他解说,倒也看得明白。仓颉把这种符号叫做“字”。(2)本题考查神话故事主人公的品质。仓颉,称苍颉,复姓侯刚,号史皇氏,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规范和使用,在创造汉字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做出了不朽的功绩。因此,他身上具备勇于创新的品质。故选A。(3)本题考查神话故事的诗句积累。A.诗句“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出自宋代晏殊的中秋月,句意: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这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树。诗句与神话故事嫦娥奔月有关。嫦娥奔月讲述

    36、了嫦娥被逄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B.诗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出自唐代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句意: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诗句与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有关。相传远古时代,天塌地陷,世界陷入巨大灾难。女娲不忍生灵受灾,于是炼五色石补好天空,斩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通阴阳除逆气,万灵始得以安居。C.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句意: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

    37、情的玷污。原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句与神话故事无关。D.诗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出自魏晋时期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其十),句意: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诗句与神话故事刑天舞干戚有关。刑天舞干戚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之一,刑天是山海经海外西经中的人物,原是一个无名的巨人,因和黄帝争神座,被黄帝砍掉了脑袋。选项C的诗句与神话故事无关,故选C。28【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女阴,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一个神.“精卫”中国古代神话中

    38、的一种鸟。上古神话传说里,女娃是炎帝最小的女儿,后溺水而亡,化作精卫鸟。据山海经记载:精卫婀娜多姿、长发飘逸、背生双翼,花头颅、白嘴壳、红脚爪,样子有点儿像乌鸦。“赫拉克勒”是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盘古”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创世神,由形如鸡卵的混沌之中孕育而生,沉睡而醒后将清浊二气上下撑开,形成了天地,最终因疲惫而倒,声与气以及身体各部分化为世间万物。29 女娲造人 后羿射日【详解】考查学生对神话故事的识记能力。解答时注意观察给出的图片,找出关键信息猜猜描述的是哪个神话故事。观察左图,一位女性正在凝望着手上的小人。根据积累的神话故事可知,这是“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讲的是上古时期,女娲独

    39、自生活在天地间,有一天女娲在水面上看到自己的容貌,于是决定创造出和自己一样的生物,她就用泥土和水照着自己的样子捏出了一个个小东西,有五官七窍和双手两脚,女娲把这些小东西称为“人”。观察右图,一人正弯弓射向天上的太阳。根据积累的神话故事可知,这是“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讲的是远古的时候,大地出现了严重的旱灾。炎热烤焦了森林,烘干了大地,晒干了禾苗草木。原来,帝俊与羲和生了10个孩子都是太阳,他们住在东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树叫扶桑。10个太阳睡在枝条的底下,轮流跑出来在天空执勤,照耀大地。但有时,他们一齐出来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为了拯救人类,羿张弓搭箭,向那9个太阳射去。只见天空出现爆裂的火球,坠下

    40、一只只三足乌。最后,天上只留下一个太阳。30事迹:填海原因:被海水淹死,知道海危害,希望他人不会溺水而亡。品质:善良、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原因:为了人类能够有更好的生活。品质:坚持不懈、顽强拼搏、乐于奉献。姓名:盘古事迹:开天辟地原因:给世界带来光明,不再一直身处黑暗。品质: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姓名:女娲事迹:补天原因:天出现裂缝,百姓处于火热水深中。品质:善良、勇敢、甘于奉献。【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的掌握。需要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局,感受、分析每位人物的品质精神。1右上图片故事是故精卫填海,事迹:填海原因:被海水淹死,知道海危害,希望他人不会溺水而亡。品质:善良、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故事: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2右上图片故事是夸父追日,原因:为了人类能够有更好的生活。 品质:坚持不懈、顽强拼搏、乐于奉献。左下图片为盘古开天地,故姓名:盘古事迹:开天辟地原因:给世界带来光明,不再一直身处黑暗。品质:无私奉献、舍己为人。4右下的图片故事是女娲补天,故姓名:女娲事迹:补天原因:天出现裂缝,百姓处于火热水深中。品质:善良、勇敢、甘于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四单元(单元主题 同步阅读 拓展训练)-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 (统编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4668.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