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

类型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专题复习训练(大纲版):现代文阅读 第一章 科学类文章阅读 考点针对练 WORD版含答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55093
  • 上传时间:2025-11-09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54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专题复习训练大纲版:现代文阅读 第一章 科学类文章阅读 考点针对练 WORD版含答案 2014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考点 专题 训练 大纲 现代文 阅读 科学 文章
    资源描述:

    1、考点针对练一、比对下列选项与原句意思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请说明理由。1 选项: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在所有产业样式中,电影的跨国传播能力最丰富、最有效。原句:而在所有文化样式中,电影的跨国传播能力最丰富、最有效,在国家形象的塑造方面更缓和、更具柔性、更能融合视野上的对立,从而构造一种国家的文化“软形象”。比对结果:不一致理由:把原句“文化”换成“产业”,扩大了范围。2 选项:许多地方为发展经济,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提高知名度,为经济发展带来效益。文化本身成了产业,因此下海经商的文人中有些被称为“儒商”。原句:改革开放后,许多文人下海经商,其中有人因此被冠以“儒商”的雅号。文人与商人之间,似乎不像从前那

    2、般泾渭分明了。再接下来,许多地方为发展经济,提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虽然文化本身不能赚钱,可是当地的文化资源,却能够提高当地的知名度,为招商引资、旅游开发等提供机会,从而带来经济效益。比对结果:不一致理由:强加因果。3选项:除了批评道德的缺失会造成“失语”,更为深刻的原因还在于批评素质的掣肘。原句:艺术批评的“失语”认真追究起来,其背后不只有批评道德的缺失,亦有批评素质的掣肘,也许后者才是“失语”的更为深刻的原因。比对结果:不一致理由:选项丢掉了原句中的“也许”,把或然当成了必然。4选项:臧克家的三代一诗富有巨大的张力,使得这首诗时间跨度长,跳跃性大。原句:诗在时间上的跳跃,使诗富有

    3、巨大的张力。臧克家的三代一诗只有21个字,却既写出了一个农民的一生,又写出了农民的世世代代。比对结果:不一致理由:颠倒因果关系。5选项:(2012山东卷第7题C项)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艺技。原句: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比对结果:不一致理由:选项把原句中的“纳入”改为“成为”,有点绝对。6选项:(2012天津卷第6题C项)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原句: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要建立自然生态,

    4、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比对结果:不一致理由:偷换概念。“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主体,而非“生态文明”。7选项:(2011四川卷第7题B项)分析南极冰盖微气泡里面的气体能够间接了解数千万年以来的大气成分。原句:测量南极冰盖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不长。比对结果:不一致理由:选项中“数千万年”的推断与原文矛盾。8. 选项:(2012江西卷第7题D项)联觉是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的能力,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者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原句:科学研究指出,联觉现象大多出现在数学较差的人身上,此外,左撇

    5、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的人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也有人认为,联觉能力与一个人的创造力有关,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具备联觉能力。比对结果:一致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给大海施肥两千多年前,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1990年,美国海洋学家约翰马丁首先提出了“海洋施肥”计划,以遏制二氧化碳增加所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并借用阿基米德的话幽默地说道:“给我半船铁,我就能创造一个冰河期。”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与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海洋面积大约占据了地球表面积的70%,对于调节大气与海水中二氧化碳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家早已推算出年大

    6、气中大约有1 000亿吨的二氧化碳被吸收了,而这过去大部分被算到了陆生植物的功劳簿上。其实陆生植物每年只吸收了大约520亿吨,另一半是被浮游生物吸收了。可以说,海洋浮游生物在吸二氧化碳方面的贡献和陆生植物平分秋色。海洋浮游生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且它们繁殖速度快,平均6天繁殖和死亡一次,其快速的生命周期是它们对气候产生影响的关键。它们死亡后有一部分未分解就泵入海洋深处,那里的海水温度较低,密度高,很难与其上面较暖和的海水循环交换,因此被固定的碳就能较长时间地停留在海里。通过这一被称为“生物泵”的过程,浮游生物将表层海水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移至海洋深处,若干年后,上升的洋

    7、流将碳带回表层海水,重新回到大气层中。2001年,美国的研究人员报道了每年被泵入深海的碳物质总量在70亿80亿吨之间。现在,由于人类开采利用石油等化石燃料,二氧化碳回归到大气中的速度加快了约100万倍,打破了碳在大气和海洋中的自然循环。因此,科学家们产生了给海洋施肥的想法,目的是增强海洋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加快二氧化碳的吸收速度,从而纠正碳失衡现象。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已先后开展了12项实验,证实海水中铁元素的缺乏会限制浮游生物的生长。于是,一些科学家提出通过施加“铁肥”将蓝色的海洋变成绿色的“森林”,使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以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碳。而且,有科学家认为给海洋增肥会提高海洋的物

    8、产能力,利于渔业的发展。2007年5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家名为“浮游生物”的公司,在加拉帕戈斯群岛西北约560千米处的海面,启动了6项大规模“海洋施肥”实验中的第一项,向海洋倾倒了50吨赤铁矿粉。当然,对于铁增肥计划仍然存在不同意见。美国科学家肯布斯勒表示,关键问题不在于浮游生物的增加数量,而在于浮游生物沉入海底的数量。海洋表面的浮游生物生长时会储存二氧化碳,到枯萎时,则会重新释放二氧化碳。而那些死亡后沉入海底深处的浮游生物能够把二氧化碳储存上好几个世纪!然而,沉入海底深处的浮游生物在浮游生物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少则1%,多则50%,变化极大。也有科学家对增肥计划可能带来的生态危机十分担心,并指

    9、出,通过数周时间的增肥行动而获得的数据对于长期的大范围增肥计划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另外,由于水生生物会在各海域间循环流动,某一海域物产能力的提高最终是不是可能导致热带海洋物产能力的下降,这一点尚不得而知。9下列有关“海洋施肥”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给海洋施肥是为了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而提出的一个应对计划,它是由美国学者约翰马丁首先提出来的。B主张给海洋施肥的科学家认为,施加铁肥能增强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对于调节大气与海水中二氧化碳的平衡意义重大。C给海洋施肥能使海洋浮游生物大量生长,提高海洋的整体物产能力,有利于渔业的发展。D给海洋施肥虽然已开始付诸行动,但最终能否纠正碳失衡现象,遏制气候变

    10、暖,不少人对此并不乐观。答案C解析只是“科学家认为”,文中最后一句说“由于水生生物会在各海域间循环流动,某一海域物产能力的提高最终是不是可能导致热带海洋物产能力的下降,这一点尚不得而知”。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约翰马丁的“海洋施肥”计划是受到阿基米德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的启发而提出来的。B给海洋施加铁肥后,海洋浮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使每年被泵入深海的碳物质总量达到70亿80亿吨。C海洋浮游生物每年吸收固定480亿吨二氧化碳,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的贡献和陆生植物平分秋色。D之所以提出海洋增肥计划,是由于人类大量利用化石燃料,使二氧

    11、化碳回归到大气中的速度比碳在大气和海洋中的自然循环加快了约100万倍,造成碳失衡现象。答案D解析A项原文是“借用阿基米德的话幽默地说道”。B项“给海洋施加铁肥后”应该是“施肥前”。C项“吸收固定480亿吨二氧化碳”不准确,没有“固定”。1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有些学者的观点,要纠正碳失衡现象,给海洋施肥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浮游生物沉入海底的数量要达到50%。B铁增肥计划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因浮游生物数量增加而发生不可预测的大规模紊乱,该计划最终的作用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C由于海洋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因此如果给海洋施肥能取得理想效果,那么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海洋浮游生物的作用将会超过陆生植物。D美国公司在实验中向海洋倾倒了50吨赤铁矿粉,这对于占地球面积约70%的海洋而言,其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对于长期的大范围增肥计划没有什么参考价值。答案B解析A项原文是“沉入海底深处的浮游生物在浮游生物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少则1%,多则50%,变化极大”,不是“达到50%”。C项原文是“增强海洋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加快二氧化碳的吸收速度,从而纠正碳失衡现象”,“海洋浮游生物的作用将会超过陆生植物”没有定论。D项原文强调是“通过数周时间的增肥行动而获得的数据对于长期的大范围增肥计划没有什么参考价值”而不是倾倒的数量比例小。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专题复习训练(大纲版):现代文阅读 第一章 科学类文章阅读 考点针对练 WORD版含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5093.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