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专题2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年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专题2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WORD版含答案 2014 年春高 一语 文人 必修 课后 强化 作业 专题 理解 翻译 文中 句子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1翻译下列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巫马子谓子墨子曰:“子兼爱天下,未云利也,我不爱天下,未云贼也,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子墨子曰:“今有燎者于此,一人奉水将灌之,一人掺火将益之。功皆未至,(1)子何贵于二人?”巫马子曰:“(2)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非夫掺火者之意。”子墨子曰:“吾亦是吾意,而非子之意也。”(1)子何贵于二人?_(2)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非夫掺火者之意。_【答案】巫马子对墨子说:“您(主张)爱天下一切人,谈不上有什么好处,我不爱天下(一切人),也谈不上有什么害处。(既然咱们的主张)都没有产生什么后果,您为什么单单地认为自己的对,而认为我的错呢?”墨子道:“比如有人在这里放了
2、火,一个人端着水,准备扑灭它,另一人拿着燃烧的东西,准备助长火势。(两人的行动)虽然都没成为现实,但您认为两人之中谁应该被肯定呢?”巫马子说:“我(当然)肯定那端水灭火人的想法,否定那引火助燃人的想法。”墨子又说:“(如此说来)我仍然认为自己的主张对,而认为你的观点是错误的。”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晏子对曰:“患善恶之不分。”公曰:(1)“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孔子闻之曰:(2)“此言也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进,则善无由入矣。”(1)何以察之?_(2)此言也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_【答案】
3、(1)靠什么明察这个问题?重点词“何以”、“察”(2)这话,确实啊!善的得到进用,那么不善的就无从进入(朝廷)。翻译重点在“也”、“信”、“进”、“入”、“无由”。第一句译为“这话确实不错啊!”“这话说得实在啊!”也可以。“信”译为“可信”不对。第二句译成一般原理也可,如将“进”、“入”只泛泛地理解为“进去”(不涉及朝廷)也应算对;采用意译也可,如将“无由”译为“没有因由”、“没有条件”等也应算对。3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1)“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2)不若
4、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3)富而后使复其所。(1)以示玉人。_(2)不若人有其宝。_(3)富而后使复其所。_【答案】(1)我把它拿给雕琢玉的人看。(2)不如我们各自保留自己的宝物。(3)使他富裕后让他回到原来的地方。4将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横线的文字翻译成白话文。(1)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者乎?(2)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1)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_(2)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_【答案】(1)接触到它之后,才能了解它;亲自实践之后,才知
5、道什么是艰难。(2)翻阅五岳画图,认为了解了山,还不如砍柴的人迈出去一步了解的多。5阅读下面文言文,请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1)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2)“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1)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_(2)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_【答案】(1)于是对王恭说:“您从东方回来,所以应该不缺这种东西,可以拿(其中)一领送给我。”(2)您不了解我,我为人没有多余的东西。6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
6、现代汉语。昔郑之间,有躁人焉,射不中则碎其鹄,弈不胜而啮其子。人曰:“是非鹄与子之罪也,盍亦反而思之乎?”弗喻,卒病躁而死。【注】鹄:箭靶子。_【答案】过去,郑国有个性情急躁的人,射箭不中箭靶,就把箭靶撕碎(砸坏、毁掉之类,也算对),下棋下不赢,就咬棋子。有人劝他说:“这并不是箭靶和棋子的过错,何不(为什么不)反过来想一想(反思一下),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呢?”他不明白这个道理(不懂得、根本听不进去),终于因为急躁的毛病(犯急躁的毛病)死掉了。7阅读下面短文,翻译加横线的句子。魏文侯问李克曰:“(1)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2)“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以此亡者何也?
7、”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是故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1)吴之所以亡者何也?_(2)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以此亡者何也?_【答案】(1)吴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2)屡次作战屡次获胜,这是国家的福气啊,它却因此而灭亡,这是为什么呢?8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1)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2)纵君有赐,不我骄,我能勿畏乎?”终不受。(1)反复往,又不受。_(2)纵君有赐,不我骄,我能勿畏
8、乎?_【答案】(1)使者回去以后,(又前往)曾子仍不接受。(2)即使国君有赏赐,对我也不骄横(或:不用骄横的态度对待我),我能不害怕吗?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加线的两个句子。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1)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2)“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也。”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1)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_(2)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_【答案】(1)我重用你,你知道什么原因么?
9、(2)我凭着文章和正直的品德任职,不是碌碌无为靠人帮忙才作官的。10阅读下面文言文,请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戊子,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1)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2)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1)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_(2)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_【答案】(1)(隋炀帝集读起来)文辞艰奥博深,知道称赞尧舜而指责桀纣,但为什么(隋炀帝做的事和他说的话)完全相反呢!(2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527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