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6 古诗词“炼字”技巧-【挑战中考】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重难点全攻略(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挑战中考 考点06 古诗词“炼字”技巧-【挑战中考】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重难点全攻略全国通用原卷版 考点 06 古诗词 炼字 技巧 挑战 中考 备战 2024 年中 语文 一轮 复习
- 资源描述:
-
1、考点06 古诗词“炼字”技巧模块一 如何确定“诗眼”模块二 如何赏析“诗眼”(关键词)模块三 中考常见例题精讲模块四 全国中考真题及热点题型特训模块一如何确定“诗眼”体会“炼字”技巧,就要抓“诗眼”。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词)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诗人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诗眼”是洞察诗歌旨意的窗口,是诗歌的灵气所在。抓住“诗眼”对于领会诗歌的意境和旨趣具有重要作用。有些字,虽未冠以“诗眼”的名称,但其地位和作用相当于“诗眼”。(1)内容上:最能体现诗人强烈感情的词语往往是“诗眼”。(2)修辞上:妙用修辞(尤其是拟人)的地方往往是“
2、诗眼”。(3)词类上: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4)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子的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子的第五个字。模块二如何赏析“诗眼”(关键词)(1)要有多要素意识最生动,最具活力。最能营造意境。最易统摄全篇。最能表现作者感情和主旨。抓住这些要素分析“诗眼”(关键词),是最有效的。(2)要有多层级意识“诗眼”与重点字词在句子中、上下片中、全篇中乃至诗人情感中,分别有着不同的特点、意义或作用。固然,诗人的情感与句子、上下片、全篇密不可分,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分析“诗眼”与重点字词在这些层级中的不同表现。从局部角度,看
3、“诗眼”对增强诗歌的形象性、精确性所起到的作用,或者看它是如何增强诗歌的形象性、精确性的。从整体(全诗)角度,看“诗眼”对揭示主旨所起到的作用或是如何揭示出主旨的。(3)要有多角度意识鉴赏“诗眼”与重点字词,不宜笼统解说,也不宜从一个角度分析,应该有多角度意识。主要角度有两个:一是内容角度,二是艺术角度。内容角度,主要是从句子意思、描写情境、上下文意、诗作标题、全诗意境与诗人感情等方面来理解“诗眼”与重点字词。艺术角度又分为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方法等方面。模块三中考常见例题精讲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
4、应门莫上关。(选自全唐诗)“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登河北城楼作王维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注井邑:市井。傅岩:地名,相传为商朝傅说隐居之地。客亭:旅客休息之所。广川: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北景县西南广川镇。如果诗眼是一首诗思想感情的凝聚点,那么此诗的诗眼是哪一个词?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望蓟门祖咏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诗歌开篇写客心之“惊”,这个“
5、惊”字是贯穿全诗的吗?请谈谈你的理解。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宋辛弃疾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白苎(zh):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感遇(其三)陈子昂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黄沙漠南起,白日隐西隅。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请简要概括诗歌的语言特色,并举例分析。模块四全国中考真题及热点题型特训(2023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615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