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类型语文01卷(北京专用)-(全解全析).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56921
  • 上传时间:2025-11-10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32.8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语文 01 北京 专用 全解全析
    资源描述:

    1、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北京专用)八年级语文全解全析1.B C 初级 缺陷2.D3.A 战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C【解析】1(1)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因陋就简:就着原来简陋的条件。因:就着,顺着。A.因小失大:为了小的利益而造成大的损失。因:因为;B.因利乘便:凭藉有利的形势。因:顺着;C.因地制宜:宜,适当的措施。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因:依据;D.因噎废食:因为吃饭噎住过,索性连饭也不吃了,比喻因为怕出问题,索性不干。因:因为;故选B。(2)本题考查注音。A.可塑(su) s, 应运而生(yng)yng;B. 蜕变(ti)tu;D.演绎(y)y;故选C。(3)本题考查根据

    2、拼音写汉字。ch j:初级,最低阶段的。qu xin:缺陷,欠缺,不完备。2本题考查句子排序。通读全部句子可知文段说明对象是景德镇瓷器,故句为开头,先介绍景德镇这个瓷器中心;句中的“不惟为宫廷所重”是对句“可见赢得宋真宗皇帝年号景德的,不能是别处,只能在这里”的照应,故句衔接句;句的内容是对句的“民生所系”的照应,句的内容是对句的“更是外销所倚”的照应,所以句接句,句最后,故排序为:;故选D。3本题考查对书法作品的鉴赏。(1)常见字体及特点,篆书:“体正势圆”,笔法瘦劲挺拔,笔画均匀,粗细一致;隶书: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形体扁平,横长竖短;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行书:用笔细腻,放纵

    3、流动,行云流水,飘逸而端庄;草书:“状似珠连绝而不离”,结构简省,笔画勾连,不拘章法,笔势流畅。这幅书法作品字形端正,笔画平直,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属于楷书;故选A。(2)这幅书法作品的内容是:天将降大任于斯先苦其心志劳其其体肤空乏其身其所为所以动心。这内容是出自战国时期的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4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泥土的变化融入了一呼一吸,几与手艺人的生命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句意完整,应用句号;“留下的指纹”和“滴漏的泥浆”都是“拉坯”时造成的,是并列短语,中间应该用顿号隔开。故选C。5白露未晞 并怡然自乐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详解】本题

    4、考查名篇的背诵默写能力。(1)本句中“露”和“晞”易错。(2)本句中“怡然”易错。(3)本句中“厦”、“庇”、“俱”易错。(4)根据题干中要求写出的古诗句要能“表达了友谊能给人安慰、勇气、信心的观点”。所以要找诗句的中心主题为“友谊”、“朋友”的积极向上的,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李白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6同情(怜悯) 憎恶(厌恶、憎恨、谴责、批判等) 对比7宫使的这种行为是残酷无情的。他们手拿公文,假借皇帝的命令(手拿文书口称敕)用不值钱并且没有什么用途的纱绫强买老

    5、翁一千余斤的炭,而老翁是要指望这一车炭钱活命的(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宫使根本就不管老翁的死活,他们的行为和强盗没有区别。【解析】6本题考查情感主旨。由“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可知,正是“夜来城外一尺雪”的寒冬季节,身上只穿着单衣的老翁照理应该盼望着天气和暖起来,可是他却巴望着更冷一些,表达了诗人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由“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中“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表达出作者对宫使的厌恶和憎恨;由“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一丈绫”可知,本诗多处使用对比的手法

    6、,表现了卖炭翁的悲惨不幸,也表现了宫市的强买掠夺。通过对比手法,体现出“苦宫市”的主题。7本题考查对市局内容的理解。“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千余斤炭就这样被太监拉走了,留给老翁的不过是半匹红纱一丈绫而已。唐代商品交易,多用绢帛等丝织品充作一般等价物来代替货币,宫廷购买货物,往往按照官方高抬丝织品价格计算,而不依民间流行的实价,因此太监们仅用半匹纱一丈绫来支付千余斤炭钱,实际等于强行掠夺。而老翁是要指望这一车炭钱活命的,他们置平民百姓的身家性命于不顾,强行掠夺民间财物,体现了宫使的残酷无情。8C9甲10 “教”与“学” 教学相长/学学半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且先于学/问与学,相辅而行者

    7、也【解析】8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其:表推测,估计,大概/代词,那些/句首,表加强诘问语气;B.道:名词,道理/名词,道理,方法/动词,说;C.食:动词,吃/动词,吃/动词,吃;D.寡:形容词,少/形容词,少/老而无夫;故选C。9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和理解。【甲】句“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的意思是: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不是“知道了自己的贫穷困苦”。故选【甲】。10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甲】文虽有嘉肴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

    8、真知的道理。【乙】文则侧重“学”与“问”的关系,指出了“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的关系。文章最后也指出“问且先于学也”的关系。据此可填写作答。【参考译文】【甲】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乙】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

    9、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尚书不是说

    10、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尚且在“学”的前面。1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保尔拥有并坚守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确立了自身的价值标准。虽然战争使保尔双目失明,行走不便,但他在理想的支撑下忍受巨大痛苦完成了小说创作,跟随着心中的理想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可见,“理想和目标确立了人生意义和价值标准,也成为人们毅然前行的巨大动力。”【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有共同的目标求取真经,他

    11、们执着前进不畏艰险,一路斩妖除魔,克服艰险,三借芭蕉扇将火焰山的火熄灭,用火眼金睛辨别白骨精,收服青牛怪,降服蝎子精,辨识真假美猴王,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师徒四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们为了不让妖孽为祸人间,付出了自己的心血,他们怀赤诚之心上路,取真经归来,他们用理想和目标确立了人生意义和价值标准,成为前行的动力。12C13乡村振兴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从2000-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一直远低于城镇居民(年份或者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怎样;比较的结果)。或者:从2013-2016年间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率持续下降。(意思对即可。)14政策支持(国家支持、政府支持)、发展旅游业、

    12、科技助农(意思对即可。)【解析】12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时,首先理解词语本义,再结合句子内容和语境进行分析选择。第一空,安排:就某一内容单一的活动(工作)所制订的临时性的、时间较短的而且又比较具体、切实的计划;部署:安排;布置(一般用于大的方面);联系句中“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的内容和语境,选择“部署”更为合适;第二空,蜂拥而至:像蜜蜂一样一拥而来。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来到;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争着追逐不好的事物;联系句中“大批外地游客”的内容和语境,选择“蜂拥而至”更为合适;故选C。13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通读题干,抓住主要信息,明确答

    13、案要求;然后找出图中所含的信息:标题、项目、各种数据等,并对其进行比较;最后依据题干要求,把数字转化为语言,规范作答。图中表格为“2000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增长率”,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增长率方面来看,代表农村增长率的虚线从2013年开始持续下降,据此可概括为:从2013-2016年间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率持续下降;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来看,代表农村的空心柱状图高度一直低于代表城市的实心柱状图,据此可概括为:2000-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一直远低于城镇居民;联系材料一第1段中“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因此全面实施乡村振

    14、兴的战略势在必行”可概括为:“三农”问题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据此总结作答即可。14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通过材料一第2段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发展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内容可概括为: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通过材料二中“近日,在伊州区五堡镇吐格曼博依村,一场中式面点培训课程正在村委会进行,这是五堡镇为镇里旅游业发展培训后备餐饮人才”“新疆哈密市五堡镇坚持以乡村旅游引领乡村振兴,形成了环境因乡村旅游更美丽、产业因乡村旅游

    15、更兴旺、百姓因乡村旅游更富裕的乡村振兴发展态势”的内容可概括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或旅游业;通过材料三中“如何让新时代农民利用科技为土地增产、农业增效,成为科技特派员们主抓专攻的重点和难点”“科技种植为农田增产增效注入了活力,如今不仅农民种植的信心空前高涨,而且收入也翻了番” 的内容可概括为:加大科技助农、兴农的力度。15丙16第段。高凤林“从18岁进厂到今天,他只干特种焊接这一个行当”的事迹与第段“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魅力一致,能够论证“一个专注做事的人,必然是一个能够管好内心欲望、调适个人和外界关系的人”的分论点。并且高凤林拒绝外企高薪聘请的事迹与第段“他们板凳坐得十年冷,把青春和热血

    16、奉献给黄沙漫漫的敦煌,奉献给充满无穷奥秘的莫高窟”的内容都体现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解析】15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丙:第段把干扰因素比作“枝丫”,形象地论证了本段中“充分享受时间的复利效应,必须专心专注”的观点。本项“论述了节约时间对专注的作用”说法错误;故选:丙。16本题考查论据的选用。链接材料是关于焊接专家高凤林的事例。“从18岁进厂到今天,他只干特种焊接这一个行当”可见,该事例与第段“择一事,终一生”的事例一致;“有外企得知他的高超技术后,曾用高于他年薪8倍的薪资来挖他,都被高凤林直接拒绝了”也与第段“他们板凳坐得十年冷,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黄沙漫漫的敦煌,奉献给充满

    17、无穷奥秘的莫高窟”表现出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一致。因此,高凤林的事例,与第三段“一个专注做事的人,必然是一个能够管好内心欲望、调适个人和外界关系的人”的观点完全吻合,可见,该材料可以作为第段的例证材料。根据以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17(1)溪水铮琮,心旷神怡漫步苏堤满池新荷,蓬勃生机(2)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表现其形状之趣,表达了欣赏此景时的喜悦心情。(3)“神奇的力量”一是指祖国山河的奇景,二是指祖国的发展变化。激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内容。结合第段“雨中去访灵隐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铮琮

    18、,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可知,作者探访灵隐,看见树木苍翠,深浅不一;青苔满径,绿到石缝;溪水铮琮,心旷神怡;结合第段“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可知,作者漫步苏堤,看见湖水如烟,泛起银灰;结合第段“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婉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可知,作者花港观鱼,看见满池新荷,蓬勃生机。(2)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结合第段“有的青苔,形状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

    19、整片看来,如同一幅青绿山水画”分析可知,这里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如同一幅青绿山水画”,将青苔的形状比作耕牛、牧人、树木、云霞,一幅青绿山水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青苔的形状很有趣;一连串的比喻构成排比,造成的气势,表达了作者欣赏此景时的喜悦心情。(3)本题考查思想感情。结合第段“那五百里滇池粼粼的水波,那兴安岭上起伏不断的绿沉沉的林海,那开满了各色无名的花儿的广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以及那举手可以接天的险峻的华山曾给人多少有趣的思想,曾激发起多少变幻的感情。每到名山大川异地胜景”可知,“神奇的力量”是指祖国山河的奇景,结合第段“我们整个的国家,不

    20、是也可以说是神奇的吗?我这次来领略到的另一个字,就是变。和全国任何地方一样,隔些时候去,总会看到变化,变得快,变得好,变得神奇”可知,“神奇的力量”是指祖国的发展变化;结合第段”每到名山大川异地胜景,总会被一种神奇的力量震荡着,几乎忍不住要呼喊起来:这是我的伟大的、亲爱的祖国”可知,这神奇的力量激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18范文:生活中的烟火气一缕阳光,照亮了你前进的方向;家是一个港湾,等待着你回来停靠;家更是你人生中的依靠,酸甜苦辣,充满幸福的人间烟火气。一碗白米饭,几盘小菜,就能使你放下手中的事情,坐在桌边,与家人一起津津乐道。也许饭菜并没有餐厅酒店的那般美味精致;也许碗筷也没有饭馆旅店

    21、的那样精致光滑,但是当你用起那无比熟悉的餐具,吃起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普通食物,你会感觉到一种特殊的温暖。这种温暖润泽了你的心灵,洗净了你身上一天的尘土,仿佛还有阵阵清风吹在了你的心间,令你痴迷。家里的瓜籽,是一种令人留恋的小食。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母亲这时便会拿出一袋瓜籽,紧接着便是那“咔嚓、咔嚓”熟悉的声音,从那灰黑的外壳中露出来的是饱满而金黄的果仁。父母亲总是嗑,但他们嗑出来的瓜籽仁都要一颗不剩地塞在了我的手中,吃着香气四溢的瓜籽仁,我的心也暖了。就连家中的争吵,也会有再熟悉不过的味道。母亲与父亲争执的是父亲不太主动做家务,母亲与我争执的是我缺乏主动性,而我与妹妹争执的往往是学习上的

    22、问题。在争吵之后,总会有那么一段时间两人不说话,但不久还是免不了有个人主动要求和好,另一个人也早想和好,两人便又重归于好了!家的味道是自己最熟悉的味道。就像是五味瓶,酸甜苦辣各有各的一种滋味,但在这浓郁的充满着人间烟火的气息中,包含着家中每个人的爱,让这个家庭充满着的,是幸福的味道!是让我们难以忘怀的味道!【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第一,审题立意。本篇习作要求以“生活中的烟火气”为题,写一篇文章。“烟火气”一般指烧煮食物的气味,现多用于指尘俗习气。“生活里的烟火气”容易让我们想到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琐碎的日常。“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市井百态,寻常生活,最能抚慰世俗人的思想。烟火气,意味

    23、着趣味,意味着有意义的生活。生活的意义在于情感的滋生,缺少了情感的生活,是不可能有烟火气的。没有情感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自然也是乏善可陈的。我们在外面忍受了风吹雨打,回到家中,一杯热茶,一顿热饭,一句关心的话语让人感到温馨,感到温暖,这些都充满了烟火气息,包含着幸福的味道。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问问自己:真正的幸福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作文实际上又是对幸福观的考查。第二,文体及思路。本篇习作适合写成记叙文。材料中“看似寻常的一份美食、一株植物、一部电影、一场球赛都是人间烟火气”,对具有烟火气息的生活进行了列举,我们可以从中选择,或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选取具有“烟火气息”典型事件。开篇可通过抒情的语句表述自己对“生活中的烟火气”的追寻,接下来叙述具体的事件,如:早晨去买小笼包,结果“囊中羞涩”,忘记带钱了,小店老板说免费请我吃,生活的烟火气是以善意面对每件事;自行车扎带了,不顺路的同学将我送回了家,等等。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关爱,结尾通过抒情的语句表述对“生活中的烟火气”的理解来深化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语文01卷(北京专用)-(全解全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6921.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