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类型辽宁省六校2023-2024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试题.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57378
  • 上传时间:2025-11-10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41.1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辽宁省 2023 2024 语文 上学 11 期中考试 试题
    资源描述:

    1、辽宁省2023-2024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六校联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做香囊、包粽子等亲子活动备受欢迎,龙舟、桨板、皮划艇等多样化水上活动颇受追捧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各地文旅产品供给充足,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浓郁的节日氛围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推动了健康文明过节,使健康文明过节成为新风尚。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

    2、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生动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推出更多富有时代气息的节庆活动,有助于我们真切感受文化力量,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时代,从乡土社会转为城市聚居,生活方式的变化为传统节日注入许多新的元素。原有节日仪式的简化、转化,并不意味着节日文化内涵和价值会彻底改变。传统节日不断融入生活,就能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潮流。文化发展自有其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比如,最近几年的端午节,内涵丰富的

    3、具有端午文化特色的线上科普、文艺演出、民间游戏、特色旅游等活动接地气、有人气,让人们得到文化的滋养。再如,“云观展”、沉浸式体验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也让文化传承创新获得强劲动能,开启无限空间。以文化创意、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节日文化,发展好多种文化业态,有助于提升大众参与度,增强审美趣味,提升美育素养,也有利于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的节日文化,总在传承发展中别开生面。除夕守夜的年俗,从围炉夜话到一起看春晚,再到边看春晚边晒年夜饭,形式越来越丰富;端午节不少地方推出读诗、赛诗活动,诗意过节过出清新感。从更广视角看,中华文明的浩荡

    4、长河,既有深沉厚重的历史积淀,也有大浪淘沙的实践再造,还有奔腾澎湃的创新汇流。因为坚守正道,所以敢于推陈出新、海纳百川;因为主动求变,所以时代气息更浓、生机活力更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统节日具有重要作用。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定会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我们也必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摘编自王巍在传统节日中增进文化自信力量)材料二:岁至端午。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是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传统佳节之所以被我们摆在极高的位置,正是因为它对于中国人骨血中的精神传承,有着不同于其他

    5、形式的塑造。对于端午节来说,它在传承和赋能中更加生机勃勃。看这一节日里的经典场景,能让我们对端午节根脉绵延、千年不绝的文化轨迹有更加清晰的感知。情怀端午,缅怀爱国爱民的先贤。“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说到端午节,自然会联想到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泪罗江那一泓江水历经了时光的淘洗,让以爱国情怀为核在心中的先贤们,已由历史中个人的纤纤一脉汇聚成民族的精神丰碑,为端午这样的传统佳节赋予精神内涵。文化端午,品味岁月积淀的底蕴。传承是最好的记忆,开创是最好的永存。对于积淀了千年底蕴的端午来说,后人对于它的打开方式,始终离不开念兹在兹的“文化”二字: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包起粽子是有模有样,文化广场上离

    6、骚的诵声朗朗,大江大河里的龙舟在劈波斩浪,纪念屈原的原创音乐剧九歌正火热上演深奥的传统文化看起来不易破题,但很多人已经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找到自己心目中的端午模样。“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随着端午节里的文化表演、民俗体验、非遗展示等活动遍地开花,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文化有了亲身感悟。健康端午,乐享辟邪祛病的安康。端午时节,许多人家都会将艾草、菖蒲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对于卫生健康的看重,绝不仅仅是美好的祈愿-“艾香”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具有东方智慧的先祖们早已经在和大自然的接触中积攒了辟邪祛病的诸多经验,并在代代相传中注入了关于“安

    7、康”的理解和诠释。千年端午,让传承溯流而上。从时光轴上看,端午节所走过的岁月太过久远,好在它并没有无奈蒙尘,也没有被时代抛落,而是在后人的传承中越擦越亮。解析端午佳节的深厚内涵,无需拉开太长的视野,一场仪式、一次咏唱、一片粽叶、一身汉服,都能从中感受到传统佳节里的灿烂辉煌。这种文化传承久久存在于华夏儿女的肌理下、血脉里,让无数的人向着更开阔的未来奔涌而去,同时也将端午的坚守与传承无限拉长。(摘编自韦丰千年端午,让传承溯流而上)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但材料一强调要在传承中有创新,材料二强调要在传承中追溯文化根脉。B.

    8、材料一告诉我们,传统节日产生于农耕文明的乡土社会,这里的“乡土社会”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有着本质的区别。C.材料二指出,与传统经典、传统技艺不同,传统节日因其独特的精神传承,被人们摆在了最高位置,其他形式无法取代。D.材料二认为,每逢端午节,每家将艾草、莒蒲绑起来插在门楣上,的确具有辟邪祛病的功效,这一做法值得代代相传。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深人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能够帮助我们感受文化力量,坚定文化自信。B.当下,以文化创意和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节日文化,这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C.在端午节的各项活动中,如果纪念屈原的活动缺失,端午就没有了文化底蕴。D.既然端午

    9、节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端午非遗展示活动就要开展起来。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从端午活动说起,然后进人“在传统节日中增进文化自信力量”的论述。B.材料二引用屈原和纪念屈原的诗句,凸显了屈原的伟大精神,增强了文化底蕴。C.材料一 以除夕守夜、诗意端午为例,论证了节日文化在传承发展中创新的观点。D.材料二从情怀端午、文化端午、健康端午和千年端午这四个方面依次展开论述。4简要分析材料二“打开方式”和“越擦越亮”在文中的含意和作用。(4分)5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下面这个端午活动的认识。(6分)2023 年端午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别节目碧水长歌颂

    10、端阳,沉浸式实景演出以峡江两岸为天然幕布,将山水美景、人文气象与文艺表演融合,让千年文化以文艺之美飞入寻常百姓家。(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奔生李永康多数人都认识小萝卜头,却不知道我的本名叫宋振中。这个名字是父亲起的,至于有啥说法在里面,我却不知道。从懂事起,我第一次见到父亲,是在监狱里,而且还隔着很远的距离。有一天,因为一位女看守忘了关门,我冲出去,朝山坡下跑,我和妈妈住的女牢就在山坡上。我边跑边喊,爸爸,爸爸!一位面容消瘦、头发直立的男子,举起手,向我挥舞着答应道:唉!唉!他试图向我靠近,几位持枪的看守拦住了他。他望向我,他的眼睛和母

    11、亲的眼睛一样,流露出的痛爱和无助,让我不容思考,就可以认定他就是我的父亲宋绮云。母亲告诉我这个名字的同时,还说出了“英俊潇洒”四个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只是觉得他好高大哦,两道眉毛浓浓的。一个在山坡上执勤的看守打了我,还把我关进黑屋子。我发着高烧,还是一个劲儿地喊着:爸爸,爸爸,带我出去!母亲多次对我说,不该带着你进来的,那时候你太小了,还在吃奶,才刚刚会喊妈妈,你的几个哥哥和姐姐也没有办法带着你过日子。时间长了,母亲说,我也不知道带着你进来就出不去了。你父亲是因别人以妈妈的名义拍的电报“家中有急事速回”而被抓来的。妈妈又是被自称为父亲手下的工人的人以“速将换洗衣服送来”的纸条骗进来的。

    12、妈妈说,我以为,把衣服送到,和你父亲见一下面,他们就会让我们娘儿俩回家的。妈妈带着你,是怕你受冻挨饿呀,是奔生的,没有想到,进得来就出不去了。妈妈,我只想天天和你在一起,我只想能见到爸爸。我这样安慰妈妈。其实,我是多么想像小鸟一样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啊。我进来的第三个年头,才被叫成小萝卜头的。妈妈进来后就没有奶水喂我了,我每顿吃的都是她嚼烂的饭。那饭有一种怪味,我吞不下去,吐出来很多次,就常常饿得哇哇大哭。哭过后,妈妈又嚼饭喂我,菜就只有烂白菜和烂萝卜,有一股臭味。有时候她也莫名其妙地把泪水流在我的脸上。渐渐地,我就长成了头B.当下,以文化创意和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节日文化,这符合文化发展的规

    13、律。C.在端午节的各项活动中,如果纪念屈原的活动缺失,端午就没有了文化底蕴。D.既然端午节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端午非遗展示活动就要开展起来。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从端午活动说起,然后进人“在传统节日中增进文化自信力量”的论述。B.材料二引用屈原和纪念屈原的诗句,凸显了屈原的伟大精神,增强了文化底蕴。C.材料一 以除夕守夜、诗意端午为例,论证了节日文化在传承发展中创新的观点。D.材料二从情怀端午、文化端午、健康端午和千年端午这四个方面依次展开论述。4简要分析材料二“打开方式”和“越擦越亮”在文中的含意和作用。(4分)5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

    14、对下面这个端午活动的认识。(6分)2023 年端午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别节目碧水长歌颂端阳,沉浸式实景演出以峡江两岸为天然幕布,将山水美景、人文气象与文艺表演融合,让千年文化以文艺之美飞入寻常百姓家。(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奔生李永康多数人都认识小萝卜头,却不知道我的本名叫宋振中。这个名字是父亲起的,至于有啥说法在里面,我却不知道。从懂事起,我第一次见到父亲,是在监狱里,而且还隔着很远的距离。有一天,因为一位女看守忘了关门,我冲出去,朝山坡下跑,我和妈妈住的女牢就在山坡上。我边跑边喊,爸爸,爸爸!一位面容消瘦、头发直立的男子,举起手,

    15、向我挥舞着答应道:唉!唉!他试图向我靠近,几位持枪的看守拦住了他。他望向我,他的眼睛和母亲的眼睛一样,流露出的痛爱和无助,让我不容思考,就可以认定他就是我的父亲宋绮云。母亲告诉我这个名字的同时,还说出了“英俊潇洒”四个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只是觉得他好高大哦,两道眉毛浓浓的。一个在山坡上执勤的看守打了我,还把我关进黑屋子。我发着高烧,还是一个劲儿地喊着:爸爸,爸爸,带我出去!母亲多次对我说,不该带着你进来的,那时候你太小了,还在吃奶,才刚刚会喊妈妈,你的几个哥哥和姐姐也没有办法带着你过日子。时间长了,母亲说,我也不知道带着你进来就出不去了。你父亲是因别人以妈妈的名义拍的电报“家中有急事速

    16、回”而被抓来的。妈妈又是被自称为父亲手下的工人的人以“速将换洗衣服送来”的纸条骗进来的。妈妈说,我以为,把衣服送到,和你父亲见一下面,他们就会让我们娘儿俩回家的。妈妈带着你,是怕你受冻挨饿呀,是奔生的,没有想到,进得来就出不去了。妈妈,我只想天天和你在一起,我只想能见到爸爸。我这样安慰妈妈。其实,我是多么想像小鸟一样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啊。我进来的第三个年头,才被叫成小萝卜头的。妈妈进来后就没有奶水喂我了,我每顿吃的都是她嚼烂的饭。那饭有一种怪味,我吞不下去,吐出来很多次,就常常饿得哇哇大哭。哭过后,妈妈又嚼饭喂我,菜就只有烂白菜和烂萝卜,有一股臭味。有时候她也莫名其妙地把泪水流在我的脸上

    17、。渐渐地,我就长成了头大身细,骨瘦如柴,也就是后来别人写的,“头长得很大,身子却很纤瘦”的孩子。有一天,一位睡在我旁边的阿姨说我长得像小萝卜头。妈妈笑了,并应和道,这个小名还真形象,那就叫小萝卜头吧。于是,在狱中,大家都亲切地叫我小萝卜头,连妈妈也不叫我的真名了。只有教我认字的“政治犯”黄老师从来不叫我这个小名,而是叫我宋振中。说起我的读书认字,我还陪着大人们饿了两天多时间的肚子。那时候,我六岁多一点儿,妈妈和同室的阿姨,都不吃饭。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饭摆放在房间门口,大家都坐着不动。我想拿碗过去盛。妈妈说,小萝卜头,今天的饭里有毒。我被吓到了,原来不吃饭的原因,是这里的看守想毒死大家。我当

    18、然也不会去吃下了毒药的饭,就躺下了。第三天中午,我是被妈妈推醒的,原来我已经饿得晕了过去。妈妈扶我起来,让我喝了几口水,等我缓过劲儿来,她说,小萝卜头,快吃饭吧,因为从明天开始,你要去和一位新来的“政治犯”黄伯伯学习认字了。“绝食”和“罢工”这两个词也是黄老师告诉我的。黄老师说,叔叔阿姨们是以绝食、罢工的方式,才争取到了你能跟我学习的机会。黄老师教我认识了很多字,懂得了一点儿道理,我才知道牢房何以名曰“斋房”。我和妈妈住的是“义”斋女牢,爸爸住的是“忠”斋男牢。我传递“东北战局扭转”“淮海战略胜利”等消息给陈叔叔的挺进报时,身上有一种使不完的劲儿。我帮妈妈送衣服给“疯老头”,当小小交通员陪他进

    19、城时,觉得很骄傲。1949年9月的一天,妈妈告诉我,她终于可以带着我走了。她说,你爸爸已经早一天上路了。我就要自由了!我那个兴奋劲儿无法用语言表达。妈妈要我去给老师辞行,黄老师仿佛早就知道了似的。我还和陈叔叔告别。我告诉陈叔叔,我和妈妈就在今天将要离开这里。陈叔叔默不作声。我还告诉白公馆监牢里的很多人,他们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他们确实不知道妈妈这次将要带我去哪里。因为没过多久,他们也遇害了。我的哥哥宋振铺,他在“小萝卜头”宋振中一书中记下了我和爸爸妈妈1949年9月6日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的事情。他们无视妈妈的哀求-希望放了我,而是当着妈妈的面杀了我,然后才枪杀了妈妈的。那时候我只有八岁多一

    20、点儿,离新中国成立只有二十四天。妈妈最后是让我用一种给人希望的方式和叔叔阿姨们告别的。我虽然离开了渴望过的世界,可是,我觉得我和爸爸妈妈都还活着。我们活在红岩一书的第二十章中,活在了读者的心里呀!(选自北方文学2021年第7期)文本二:空白,是小小说的特点。可以说,小小说是空白的艺术。因为注意“留白”,小小说的天地便很宽余了。所谓“留白”,就是少写。小小说不是删削而成的。删得太狠的小说往往不顺,不和谐,不“圆”。应该在写的时候就控制住自己的笔,每捉摸一句,都要想一想:这一句是不是可以不写?尽量少写,写下来的便都是必要的,一句是一句。那些没有写下来的仍然是存在的,存在于每一句的“上下左右”。这样

    21、才能做到句有余味,篇有余意。(选自汪曾祺小小说是什么)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望向我,他的眼睛和母亲的眼睛一样,流露出的痛爱和无助”这是一位父亲对血脉亲情的真切流露,这样写没有弱化革命者的形象。B.“今天的饭里有毒,我被吓到了,原来不吃饭的原因,是这里的看守想毒死大家”,敌人对待政治犯竟然下毒,可见敌人的残忍无情。C.妈妈喊宋振中为“小萝卜头”,表现了对儿子的亲切。而黄老师坚持喊宋振中的大名,这是老师对学生的尊重。D.“我们活在红岩一书的第二十章中”,对应的是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岩里内容。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2、3分)A.“妈妈带着你,是怕你受冻挨饿呀,是奔生的”,这句话是说小萝卜头的妈妈满以为见到小萝卜头的爸爸之后很快就可以回家,不料被骗竟落入魔窟。B.“我那个兴奋劲儿无法用语言表达”,“陈叔叔默不作声”。两句将孩童的兴奋与成人的沉默进行对比,作者在节制的叙述中蕴含无限的悲愤之情。C“1949年9月6日”,小说结尾记叙宋振中遇害的时间,与与妻书结尾部分写“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的意味有类似之处。D.“存在于每一句的“上下左右”,这句话其实也提醒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上下文,理解句子语境,体会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信息。8“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文本一的叙

    23、述视角很有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9汪曾祺说“所谓“留白,就是少写”,如何理解汪曾祺所谓的“留白”?文本一在情节安排上是如何“留白”的?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楚平王即位,使伍奢为太子建之师,费无极为少师。费无极无宠焉,欲谮诸王,曰:“晋之伯也,迩于诸夏,而楚辟陋,故弗能与争。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以通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王说,从之。故太子建居于城父。费无极言于王曰:“建与伍奢将以方城之外叛,齐、晋又交辅之,将以害楚,其事集矣。”王信之,执伍奢,使城父司马奋扬杀太子。未至,而

    24、使遣之。三月,太子建奔宋。王召奋扬,奋扬使城父大夫执己以至。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对曰:“臣告之。君王命臣曰:“事建如事余。”臣不佞,不能苟贰。奉初以还,不忍后命,故遣之。既而悔之,亦无及已。”王曰:“而敢来,何也?”对曰:“使而失命,召而不来,是再奸也。逃无所入。”王曰:“归。从政如他日。”无极曰:“奢之子材,若在吴,必忧楚国,盍以免其父召之?彼仁,必来。不然,将为患。”王使召之,曰:“来,吾免而父。”棠君尚谓其弟员曰:“尔适吴,我将归死。吾才不逮,我能死,尔能报。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奔死免父,孝也;度功而行,仁也;择任而往,知也;知死不辟,勇

    25、也。父不可弃,名不可废,尔其勉之!”伍尚归。奢闻员不来,曰:“楚君、大夫其旰食乎!”王皆杀之。(节选自左传昭公十九年、二十年,有删改)材料二: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昔唐、虞之理,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是以圣无不照,故共、鲧之徒,不能塞也。秦二世则隐藏其身,捐隔疏贱而偏信赵高,及天下溃叛,不得闻也;梁武帝偏信朱异,而侯景举兵向阙,竟不得知也;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太宗甚善其言。(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注】城父:楚国一个靠近边境的城邑。棠君尚:伍尚

    26、时为棠邑大夫,所以称为“棠君”。员:伍员,字子胥。伍尚、伍员都是伍奢的儿子。旰食:指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黑水性笔将所选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每处1分。(3分)闻A免父B之命C不可以D莫之E奔也F亲戚G为戮不可以1莫之丁报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说,通“悦”,高兴,与石钟山记“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中的“说”词义不同。B.再,指第二次,与六国论“后秦击赵者再”中的“再”词义相同。C.阙,指宫殿门前两边的大型建筑物,又可用来指代宫殿、朝廷、京城等;文中指京城。D.善,认为正确,与鸿门宴“素善留侯张良

    27、”中的“善”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费无极没有受到宠信,于是就在楚王面前诬陷太子建,先是进言让太子建离开京城去驻守边邑,后又说太子建将要反叛。B.奋扬受楚王之命杀太子建,但他有感于太子建对他的恩德,通知太子建逃跑;楚王问罪于他,他直言相告,最终楚王没有治他的罪。C.魏征认为,唐、虞治理天下能够兼听四方,而秦二世偏信赵高、梁武帝偏信朱异、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导致他们对国家的情况茫然无知。D.楚平王属于魏征所说的“暗君”,他偏听偏信于费无极,冤杀了伍奢和伍尚。作为一国之君不能偏听偏信,而应该兼听各方意见。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

    28、尔适吴,我将归死。吾才不逮,我能死,尔能报。(4分)(2)是以圣无不照,故共、鲧之徒,不能塞也。(4分)14伍奢听说伍员没有前来,说:“楚国君王和大夫恐怕不能按时吃饭了!”其言外之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梓州李使君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注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梓州为四川古代政区名。树杪:树梢。文翁:汉代庐江人,景帝时为蜀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培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15下列对这首诗的

    29、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艺术构思新颖奇特,作为送别诗,不写离愁别恨,不作浮泛客套之语。B.诗的首联视听结合,生动描绘万壑千山中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和杜鹃的啼声。C.颈联“汉女”“巴人”“橦布”“芋田”等紧扣蜀地特点,强调当地民风淳朴。D.尾联诗人以文翁来比李使君,用典贴切,借以传达真诚、殷切的期望之意。16诗的颔联与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同写山中之雨,画面特点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 ”,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

    30、括。(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慨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流露出消极情绪的两句是:。(3)捣衣,中国古代服饰民俗,多于秋夜进行。在古典诗词中,“捣衣”“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比如“ ”。三、语言文字语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赵永新的新书与女科学家面对面:成为你自己细细描摹了7位科学女性。她们无不听从内心召唤,做想做的自己。是出国深造?还是留校读博?学习成绩一路领先的黄芊芊,眼看周围同学在考托福、GRE,不禁抑制不住心生疑惑。权衡再三,她决定留下来,继续做自己感兴趣的超低功耗微纳电子元器件研究。如今,三十出头

    31、的她已成为国际电子元器件领域的学术明星。难道地进入人生预设的轨道,衣食无忧地过一辈子?不,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已到单位报到的付巧妹打道回府,插班高二、考大学。此后,她多次“改道”,最终如愿以偿,师从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斯万特帕博教授,在古人类遗传学研究领域脱颖而出当然,她们并不是只知道工作、不食人间烟火的“女汉子”。她们在科学上破茧成蝶甚至羽化登“仙”;她们亦享受着一本书、一杯咖啡、一场电影带来的“小确幸”。她们一路走来,真实如邻家女孩,普通如隔壁大姐。尽管她们也面对过山穷水尽,但总会有。她们做自己喜欢乃至迷恋的研究,你能感觉到她们扑面而来的幸福感。沉浸在这样如话家常、娓娓道来的叙述中

    32、,大家会觉得她们的成功是 的。永新的叙述,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女科学家,感受“她”力量的坚韧与从容,发掘“她”思想中的闪光点、启发点,体味女科学家的热爱与优雅,如春风化雨般让每位读者更加乐观、自信地走自己的路,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和语段中“感受她力量的坚韧与从容”中的“她”,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B.但是,杀死那条尖齿鲨你倒是乐在其中,他想。它跟你一样,靠吃活鱼为生。(老人与海)C.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记

    33、念刘和珍君)D.他一心为革命,一心为群众的高贵品德,已成为全县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榜样。(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标点和表达上有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注意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桂树,先秦时期的古籍山海经就提到“招摇之山多桂”,楚辞中有“援北斗兮酌桂浆”。吕氏春秋中盛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后世咏桂的诗词甚多。可见,桂花自古以来就受到关注和喜爱。中秋前后,桂花绽放,黄色或白色,。北周庾信山中:“涧暗泉偏冷,岩深桂绝香。”再幽深的地方,只要有桂花

    34、开放,香气便四处飘溢。其用于食品可使风味更佳,故桂花酒、桂花饼、桂花糖等食物广受欢迎。我国江南有食用桂花的传统,加盐或糖腌溃封存,煮在酒酿圆子里,或用来制桂花糖藕。清代的花镜中说桂花的食用:“花以盐卤浸之,经年色香自在,以糖春作饼,点茶香美。”桂花还可利用散发的芳香素调节人的心理、生理机能,并有杀菌驱虫、净化空气等功效。明代的文震亨以享受生活闻名,他在长物志中讲述了在桂花丛中建一亭,一边欣赏桂香,一边以花为食的愿望,浪漫、闲适的情境令人神往。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2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以“桂花”为主语,使用包含递进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4分)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屏蔽力是一个人排除负面信息、屏蔽无效信息的能力。然而,现代社会中许多人过于在意他人看法,过度关注外界评论,沉迷于冗杂信息,越来越难以抵抗外界的干扰。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感悟或认识与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辽宁省六校2023-2024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试题.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7378.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