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蝙蝠和雷达》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1.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蝙蝠和雷达
- 资源描述:
-
1、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蝙”“蝠”等 13 个生字,会写“达”“蚊”等 14 个生字。2. 了解飞机夜间能够安全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事物,并从中也得到启示,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重点:1. 弄清人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才能够让飞机也在夜里安全飞行的。2. 练习归纳段落大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弄清蝙蝠夜间飞行和飞机夜航之间的联系。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分两步出现)1. 介绍蝙蝠(播放有关蝙蝠的多媒体资料)2. 简介雷达(播放有关雷达的多媒体资料)3. 引导学
2、生思考课题: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雷达却是一种现代化的推测装置,它们是不是同一类事物呢?(不是)课题用一个“和”字把蝙蝠和雷达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块儿了,为什么会联系在一块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弄清楚这个问题。二、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1. 多媒体播放生字词,检查学生读音情况,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有困难的可查字典。2. 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1) 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本课指眼光尖锐。(2) 反复: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颠过来倒过去。重复的情况。 找出课文中带有“反复”的句子读一读。多媒
3、体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在这里,“反复”就是第种解释。(3) 证明: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证明书和证明信。同样从文中找出带有“证明”的句子。多媒体出示句子“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应选。3. 自由读课文。要求流畅、读准字音。4. 理解了生字词,现在让我们玩一个小小的游戏。(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然后用毛巾蒙住他的眼睛。)现在,请这位同学走回自己的座位,(学生走)同学们,为什么他会撞到桌椅呢?(生答)是的,同学们都很聪明,是因为这位同学被蒙住了眼睛。既然眼睛那么重要,那么现在请
4、大家想想,如果我们没有了眼睛,走路的时候怎么才可以避开障碍物呢?好,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蝙蝠与雷达。三、讲读课文。(一)指名读第 1、2 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1. “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第一自然段描述一架飞机在夜航。)2. “夜航”,同学们刚刚提到了这个词语,那为什么飞机能在黑夜中安全飞行?书本中有这样的话吗?它是怎么解释的?现在请大家认真阅读,然后找出答案。(“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3. 在这句话中,哪个词语是重点词语呢?(“启示”,多媒体播放)4. 那么第 1、2 自然段写了什么呢?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飞机夜
5、航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二)那么同学们现在觉得课文接下来的会怎么写呢?谁来回答老师这个问题呢?(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人们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1. 下面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科学家探索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 然后 4 人一小组进行讨论。(课文第四至第 6 自然段写了这个内容)2. 下面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 3 自然段。其他同学带着问题思考:这一自然段写的什么内容?(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引起了科学家的思考。)3. 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画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夜间飞行能捕捉极小的飞虫,从来不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也能灵巧地避开。)请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课件: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自主赏析 书愤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