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3 鉴赏诗歌的感情或思想内容(练)(解析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3 鉴赏诗歌的感情或思想内容练解析版 2015 年高 语文 二轮 复习 讲练测 专题 13 鉴赏 诗歌 感情 思想 内容 解析
- 资源描述:
-
1、2015高三二轮复习讲练测【新课标版语文】专题13 鉴赏诗歌的感情或思想内容一、练高考1(2014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阮郎归 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注番腾:同“翻腾”。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表现思想,抒发感情。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2013北京卷)阅读
2、下面这首诗,完成题。(7分)古风(其十)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未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注释: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 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千人评此诗:“此托鲁
3、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答案】 要点一:辅弼天下,建功立业。结合诗句:“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要点二: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结合“意轻千金憎,顾向平原笑。”【解析】 这首诗是典型的咏古人明志诗,在答题时们一定要结合诗句,联系李白的身世和志向,把鲁仲连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2013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鹊 桥 仙陆 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
4、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5分)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4(2012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子规注元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
5、诗句简要赏析。(3分)(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5(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思 远 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二、练模拟1(15届天津市蓟州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西溪
6、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二、三两联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展现了山居景物怎样的特点。(4分)在音节上也加强了高古、清幽的气氛。颈联两句写入望的远景。“千峰”言山峰之多,因在雨中显得幽暗,看不清楚。“一径入云斜”和“千峰随雨暗”相对照,见得那通往卢岵山居小路的高峻、幽深,曲曲弯弯一直通向烟云深处。这两句改用协调的音节,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变化,一方面也是和写远景的阔大相适应的。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这首诗表现了处土卢岵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2(15届广东海珠等四区高三联考)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884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