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2年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说明文阅读真题展示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2022 年中 语文 第三 部分 现代文 阅读 专题 说明文 展示 解析
- 资源描述:
-
1、重庆中考真题展示一、(2022重庆B卷1822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晓辉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时,大脑也可能发生变化。从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开始,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这在阅读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是不一样的。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写道:“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
2、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改变我的大脑,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易如反掌,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文字里,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从而进行思考。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多样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
3、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逻辑了。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信息盛宴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一些人因为在智能手机上面频繁敲敲打打而被戏称为“拇指族”,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在一项实验中,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邀请37位手机重度用户参与实验,其中26人用智能触屏手机,11人用普通按键手机。他们将电极连接在这些参与者头部,测试他们的拇指、
4、食指和中指在使用手机时,大脑皮层的反应。科学家记录下这些参与者10天的活动。结果显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而使用按键手机的则没有明显变化。使用触屏手机的次数越多,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更加活跃。在数字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上网和操控智能手机,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却越来越弱。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狂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选自百科知识2022.03A,有删改)1.阅读全文,说说数字时代给我们的大脑带来了哪些改变。(4
5、分)2.文章第段画线句子能体现“深阅读”特点的两个词语 、 。(4分)3.文章第段画线部分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指出其中一种并分析其作用。(3分)4.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5分)(1)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3分)(2)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2分)5.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 卡尔说,他在翻阅网页时,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注意力就开始漂移,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把大脑拽回去。B. 人们阅读微博时,不断扫视、浏览、搜寻,导致阅读内容缺乏内在的逻辑框架,跳跃性阅读就不可避免。C. 数字时代,
6、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日益下降。D. 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狂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是由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引发的。一、1.(4分)数字时代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了我们的大脑结构。(每点2分)【解析】文章共五个段落,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首段总领下文,尾段总结全文,中间三个段落可分为两层,第段为一层,第段为另一层。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所需信息应在第段中提取。第段首句“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引出下文内容,第段内容由此展开;第段首句“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引出下文内容,第段内容由此展开,因此我们从这两句话中
7、提取信息即可。2.(4分)持久思考(每空2分)【解析】首先理解“深阅读”的含义:“深阅读”的“深”有持久阅读、深入思考的意思,“深阅读”即“持久地、能深入思考的一种阅读方式”。再联系文章第段中“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是不一样的”、第段中“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来看,深阅读不同于对网络页面的浏览,而是一种需要较长时间的阅读方式。综合以上分析,再品读第段画线句,从中找出与“深阅读”的“深”字意思相吻合的词语,即“持久”“思考”。3.(3分)示例一:举例子,举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实验的例子具体说明了经常使用智能手机可以改变人类大脑。示例二:列数据(字),准确
8、说明参与此项实验的人数、组别和持续时间,使结论更具科学性。示例三:作比较,将智能触屏手机用户和按键手机用户使用手机后大脑相关区域的不同反应作比较,突出了使用智能手机能改变人的大脑。(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解析】第段画线部分中,“在一项实验中”表明此处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对其作用的分析可采用“列举的例子,具体说明了”的句式来表达,此处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经常使用智能手机可以改变人类的大脑结构;“37位”“26人”“11人”“10天”等数字,表明此处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对其作用的分析可采用“列举了数字,准确地说明了”的句式来表达,此处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有力地证明了
9、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能改变人们的大脑;“大脑皮层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没有明显变化”表明此处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对其作用的分析可采用“将和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的句式来表述,此处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智能触屏手机用户和按键手机用户使用手机后大脑皮层的不同反映进行比较,说明了使用智能手机能改变人的大脑。4. (5分)(1)运用比喻,生动地说明了数字阅读对耐心的危害程度之深。(比喻1分,语言特点1分,说明对象的特点1分)(2)“不断”表示连续、不间断,准确说明在智能手机上频繁地敲打会持续改变人的大脑。(释词1分,分析1分)【解析】第(1)句中“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堪称”是一个比喻词,
10、连接其本体“数字阅读”和喻体“耐心杀手”,将数字阅读对耐心的严重影响表现得生动形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第(2)句中“不断”有“连续、不间断”的意思。联系前文,“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指的是在智能手机上反复敲打,“不断”一词说明了这种看似简单的反复敲打会塑造、改变人们的大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5.(4分)C【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提取。A项的内容在文中第段,原文是“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文中并没有指定是“翻阅网页”,故A项前半句表述错误,后半句原文为“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文中并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