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全套教案:8.寡人之于国也2 .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全套教案:8.寡人之于国也2 2016 年高 语文 人教版 必修 全套 教案 寡人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教 学 设 计课时授课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本学期总第 25课时课 题寡人之于国也课标要求掌握文言重点实虚词;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2.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同学间相互合作、问老师等方式,归纳整理文言知识,疏通文意,读懂大意。2.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汲取孟子思想精髓,学习本文论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本文学习,联系历史资料,了解孟子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教学重点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2、,背诵课文。教学难点1.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点拨教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堂小结与板书设计 检查评价教研组 应备: 节,实备 节,超备 节。质量评价: 20 年 月 日教学主管20 年 月 日内 容 与 过 程教学环节与内容反思 补充第二课时一、师生共同研习课文1.提问:这篇课文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明确:民不加多。提问:课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有哪些?学生明确。教师出示投影,全文结构自然呈现。投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有不同表达)明确:梁惠王
3、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的缘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2.研习第1段(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2)理清背诵思路。提问: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学生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提问: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学生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提问: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明确: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板书:(3)朗读指导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