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册6月月考试题.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下册 月月 考试题
- 资源描述:
-
1、高一语文下册6月月考试题(语文)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3页,第卷3至 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次考试答卷交回。 第卷一、选择题: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 ( )A红缯(cng)祠堂(c)莹白(yng)宠幸(chng)B醴酪(lo)贮藏(zh) 紫绡(xio)萌蘖(ni)C幔(mn)帐间(jin)断 秉(bng)性硕(shu)大D龟裂(gu)渣滓(z)耀眼(yo)绚丽(xun)2下列在课文中所引用的诗文、标题以及作者、作者所处朝代搭配得全部正确的一是( )A“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宣和殿荔枝宋朝苏轼B“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绝句唐朝杜
2、牧C“南州六月荔枝丹”荔枝图序唐朝白居易D“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荔枝明朝陈辉3选择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项 ( )A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B明代徐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C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此把它比做“绛囊” “红星” “珊瑚珠”,都很逼真。D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4依下列句子是神奇的极光最后一段的内容,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当
3、然,极光也还有许许多多没有解开的谜。极光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还直接影响到无线电通讯、长电缆通讯、以及长的管道和电力传送线等许多使用工程项目。激光不仅是光学现象,而且是个无线电现象,可以用雷达进行探测研究,它还会辐射出某些无线电波。激光还可以影响到气候,影响生物学过程。有人还说,极光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A B CD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眼下,“山寨”是个热得发烫的词汇。“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主要特征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是从小作坊起步,通过模仿知名品牌迅速占领市场。也许是因为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山寨产品”从手机起步,逐渐蔓延到其他经济领域,又几经演
4、化,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文化领域,成为一种广受关注的文化现象。一时间,“山寨鸟巢”、“山寨熊猫”、“山寨网站”、“山寨春晚”、“山寨明星”甚至“山寨红楼梦”纷纷出炉,大有席卷之势。有专家认为,“山寨产品”并不是完全的盗版和剽窃,其中包含着大量创造和创意的成分,只要没有明显侵权和恶意毁谤,对于这种创造性应该给予一定的空间。山寨文化自有其流行规律,顺应规律进行疏导,比强行压制更有益于今天的和谐文化建设。“山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原产品的一种戏仿,它对主流文化既有一种迷恋,同时又带有嘲讽。“山寨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以一种戏仿方式反讽主流文化现象的同时,“山寨文化”往往能发出民间的声音,并明察主流
5、文化的不足。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对这种新兴的文化现象持警惕和保留态度。他们认为,“山寨文化”中都包含着相当程度上的剽窃和颠覆因素。这些消极因素,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是对我国法制化进程的阻碍,更是现代文明、道德良知的一种集体退化。“要问山寨文化向何处去,我们必须先问为什么山寨文化能够生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文艺理论家陆贵山强调,“山寨”不仅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更是一种集娱乐与非主流为一体的生活态度。“山寨文化”的精髓是多元融合、多元共生,它巧妙地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捕捉到了人们的猎奇、从众等社会心态,形成一股备受关注的潮流和态势。但“山寨文化”毕竟是一种以模仿为内涵的文化现象,能否经得住市场的考
6、验,还有待时间检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山寨文化”中娱乐成分多,文化因素少;消费心理多,文化创新少。从保护知识产权的角度出发,一些涉嫌触犯法律的“山寨产品”,有被规范的必要,一些打着仿造的大旗,以与仿造对象极端相似的风格与微弱差别的包装来蓄意误导、欺骗顾客的产品,更应该迅速叫停。 有学者预测,“山寨文化”无外两种发展态势,一是从娱乐到搞笑再到消亡,这种“山寨文化”不过是披着一层华丽画皮的“垃圾文化”;另一种是走出仿造,走向创新,最终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这样的“山寨文化”才是前途光明的“民间智慧的文化之旅”。(节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12月23日)5、下列对“山寨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7、A“山寨文化”是一种新兴的备受社会关注的文化现象,其精髓是多元融合、多元共生。B“山寨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在反讽主流文化现象的同时,往往能发出民间的声音,并明察主流文化的不足。C“山寨文化”包含着大量创新和创意的成分,自有其流行规律,只要合理疏导,对今天的和谐文化建设具重要意义。D“山寨文化”之所以存在并蔓延,是因为它巧妙地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捕捉到了人们的猎奇、从众等社会心态。6、下列不属于对山寨文化持警惕和保留态度原因的一项是 ( )A“山寨文化”中娱乐成分多,文化因素少,消费心理多,文化创新少。B“山寨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对主流文化既有一种迷恋,同时又带有嘲讽。C“山寨文化”包
8、含着剽窃和颠覆消极因素,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和对我国法制化进程的阻碍。KD“山寨文化”是一种以模仿为内涵的文化现象,能否经得住市场的考验,还有待时间检验。7、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山寨”不仅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更是一种集娱乐与非主流为一体的生活,主要特征为创造性、快速化、平民化。B“山寨产品”打着仿造的大旗,以与仿造对象极端相似的风格与微弱差别的包装,误导、欺骗消费者。C对于具有剽窃现象的山寨文化,有人认为应当给予一定的发展空间,也有人认为应当坚决给以制止。D从“山寨文化”的发展态势看,要么是从娱乐到搞笑再到消亡,要么是走出仿造,走向创新,最终成为市场竞争主体。三、(9分,每小题3分
9、)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mu)。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顺宗继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
10、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旧唐书柳宗元传)8.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下笔构思,与古为侔 侔:等同,相等,媲美 B.即罹窜逐,涉履蛮瘴 罹:遭到C.王叔文,韦执谊用事 用事:使用的事情 D.尤精
11、西汉,诗骚 诗骚:诗经和离骚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柳宗元既为朋友着想又能体恤百姓的一组是( )禹锡有母年高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当时流辈咸推之蕴骚人之郁悼仍出私钱赎之请以柳州授禹锡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江至岭南之间,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着柳宗元学习,结果那些人都出了名.B.王叔文想重用柳宗元,但正赶上皇帝居位不久,王叔文的想法没有实现.C.政治上,柳宗元没有显示出他才能来,可他在文学上的才华却得到了世人的称赞.D.柳宗元是个非常重义气的人,当他得知朋友要远贬时,他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想替朋友减轻点痛苦.第卷(
12、非选择题 共120分)四、(23分)11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3分) (2)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3分) (3)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4分) 12、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这首诗第二句哪个字用的最为传神?请做简要分析。(4分) (2)、本诗三、四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春雪飞花的感受?这两句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巧妙奇警,试做赏析。(4分) 13、补写下列名
13、句的空缺部分(5分,任选一题填写)一、(1)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2)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兰亭集序)(3) ,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 (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师说)(5)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阿房宫赋)二、(1) ,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3)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兰亭集序)(4)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 。(师说)(5)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22分)天地苍茫一根骨(1)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
14、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2)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原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
15、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的,公卿王侯们也纷纷“奉觞上寿”,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无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降敌。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惨怆怛悼”,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3)“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
16、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好你个司马迁,”刘彻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高考资源网(4)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己。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刘彻的心目中,作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狗,鞭子下驮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哪里有你人模人样地站在我的对面说什么公道话的权利?(5)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抱有幻想。做太史令,他异常勤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
17、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终于明白了: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就极刑而无愠色”。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名校学案》2016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第四单元 第12课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