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 10 课 《过秦论》精品导学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61912
  • 上传时间:2025-11-10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4.2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过秦论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 10 过秦论精品导学案 一语 文人 必修 第三 单元 精品 导学案
    资源描述:

    1、第 10 课 过秦论目标导学1.归纳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探究文中“叙”与“论”的关系,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3.学习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借古讽今、实施仁政的意义 。4.鉴赏本文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预习案知识链接作者简介贾谊,世称贾生、贾长沙。西汉著名的大儒,文学方面更是才华卓绝、独步千古。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他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梁王落马

    2、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贾谊一生虽然短暂,但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贾谊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论积贮疏最为有名。其文章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感染力极强。写法借鉴1.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给汉文帝提供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力透纸背的说理,援引史实的分析,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2.铺张渲染:例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

    3、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等四语;中间写九国之师攻秦,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很有声势;写秦始皇,则极力塑造出他那“威振四海”的形象,行文又多用骈偶,读起来铿锵有力。3.借古讽今: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贾谊就说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重蹈秦朝的复辙。探究案合作探究通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字典疏通文章,并将重点字词在文本上做好批注。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共同探究以下问题:1.过秦论是一篇用骈体写的,总结_的

    4、政论文。“过秦”即言秦之过,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 ” 贾谊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鉴,施行仁义,以免重蹈秦朝的覆辙。贾谊虽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划“长治久安”之道,但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梳理全文脉络如下: 。 第一部分(第1-5段), 。 。(叙事) 。全文思路 。 第二部分(第6段), 。(议论) 。2.贾谊认为秦亡的原因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3. 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4. 归纳本文的艺术特点。延伸案金句银段1.在西汉名臣中,贾谊应该是屈指可数的一个;他虽然没有攻城野战的大功,但也绝不是徒以口舌为劳的说客。他以自己33岁

    5、短暂的一生,尽心竭力地报效他的朝廷,呕心沥血的侍奉着自己的君主,翻翻他的10卷新书,读读他的3篇过秦论,看看他的论积贮疏,哪一篇不是为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出谋献策,竭尽忠心?就连他的死,也是因为梁怀王坠马,歉疚抑郁而死!虽然这短暂的一生中有过得志与失意,遭过升迁与被贬;但贾谊的胸中,时刻跳动着一颗赤诚的心。2.贾谊十八岁通诸子百家,二十四岁写出著名的论积贮疏,堪称奇才。但他却“不能自用其才”“不善处穷”,在误遭贬谪之后,看不到生活的光亮,沉于忧郁之中,不断的放大自己的痛苦,不得解脱。当汉文帝把他调回身边当爱子的太傅时,又因为太子坠马身亡而伤痛,悲戚岁余,忧郁的死去。终年三十三岁,刚过“而立”之年

    6、,委实可惜!其实文帝正想启用他,让他在政治上大展宏图。可他却不会缩小痛苦,反而不断放大痛苦,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而不去理解当时文帝是被老臣所牵扯。如果他不死,是完全可以创造一番前无古人的业绩。3.秦始皇以其雄才大略,灭六国,一天下,震胡人,收南疆,建大秦帝国,欲百世千世而为王。然而,天下已定,百废待兴,百姓急需休养生息,始皇却不知改弦更张。对百姓,只知刮,而不知养,他繁刑严诛、赋敛无度、沉徭重役,以致民难堪重命,遂揭竿而起,将其灭亡。夺天下靠武力,冶天下靠仁义。仁义的核心是爱民、保民、富民,无仁义之人,是谓暴徒;无仁义之君,是谓暴君;无仁义之政,是谓暴政。行仁政者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始皇不

    7、知变易,“仁义不施”,于是“攻守之势异也。”这是始皇的教训,也是为政者的借鉴。仁者无敌,过去如此,今天也这样。4.金圣叹评点过秦论说;“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此评论一语中的!贾谊不仅看到了秦国由日益强盛到统一天下,根本原因在于其行动和当时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一致,而且还看到了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失去了民心。人心向背是国家治乱的关键,纵览历代王朝成败兴衰,都能证明这个观点。今天,世界经济危机是摆在政府面前的“大考”,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写作金库是谁灭掉了秦朝“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凭借谁的力量灭掉六国,统一天下?拥有整个天下的强大秦朝却二世灭

    8、亡,这又是谁的原因?过秦论中贾谊历数了秦统一天下的过程,分析了秦亡的原因后说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是秦的教训,也应是世代为官执政之人的铭言。谁施仁政,谁得民心,谁有天下;反之,谁失民心,谁失天下。任你有坚船利剑、雄兵百万、长江天堑。秦王朝的例子,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如果我们的政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为人民谋幸福,也一样会遭到人民的反对。【适用话题】可用于“得民心者得天下”“反腐倡廉”“关心百姓”“少一点形象工程,多一点民心工程”“创业”“仁政”“人才”“民心”“民生”“国策”“教训”“态度”“赤诚”“诫奢”“仁爱”“以民为本”“民心向背”“勿以出身论英雄”等写作话题或题目中。有如下运

    9、用角度:角度一:创业的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先人经过艰辛的努力,慢慢打下了基业,“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秦始皇之所以能创造如此辉煌的局面,得力于先祖打下的坚实根基。任何时代的创业都是如此,都是经历过漫长的跋涉、探索甚至倒退才最终达到成功的顶点的。角度二:贵在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者,人心齐也。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涣散,则万事难成。九国兵多将广,谋士如云,可各怀私心,在秦咄咄逼人的攻势下,终至纵散约败,束手就擒。究其根本,在于缺乏统一的指挥、统一的领导,各自为政,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所以无论国家或集体,都

    10、必须上下团结一心,唯有人和,才能产生真正坚不可摧的力量。角度三:治国也需要能臣。“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秦孝公能取得改革的胜利是因为他拥有一位奇才商鞅。商鞅眼界开阔,气魄超人,内政外交,奇招迭出,很快使秦国脱颖而出,进而称霸天下。毫无疑问,商鞅是秦帝国大厦的奠基人,没有商鞅,就没有秦的兴盛,更没有秦始皇的煊赫一时,中国的历史也要重新书写。一人之力关乎百姓安危、国家命运,甚至历史的进退,人才之重要可想而知。能臣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国家富强的保证。角度四:施行仁政方能赢得民心。作为统治者,应该心怀天下,心忧苍生,才能赢得百姓的爱戴和支持。而秦始皇骄奢

    11、淫逸,一味地膨胀自我欲望,用残酷的手段对待天下士民,导致失去民心,进而失去了天下。互动探究案1.过秦论是一篇用骈体写的,总结 秦的过失 的政论文。“过秦”即言秦之过,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鉴,施行仁义,以免重蹈秦朝的覆辙。贾谊虽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划“长治久安”之道,但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 秦创业(雄心勃勃) 第一部分(第1-5段), 秦日盛(所向披靡) 叙述秦兴亡。(叙事) 秦统一(势如破竹)全文思路 秦灭亡(一败涂地) 秦教训(不施仁政) 第二部分(第6段), 阐述灭亡原因

    12、。(议论)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所谓“攻守之势异”,指的是秦要统一全国,自然要对山东(崤山以东)诸侯采取攻势,逐步消灭它们。而在统一全国之后要防止人民颠覆它的政权,这就转入守势了。施行仁义是为收拢民心。秦灭六国后依旧残酷地压迫人民,不施仁义,故而迅速灭亡。“仁义不施”是对第三段“于是废先王之道”那些话说的。“攻守之势异”是表明前面的成功和后面的失败是形势使然。贾谊的观点,认为取天下是可以凭武力,而守天下必须靠仁义,就是说用正确的政策维系人心,一味镇压是不可能持久的。这实际上是要汉文帝记取这个历史教训,谋求长治久安之道。3.本文通过概括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说明秦由盛而

    13、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论述了秦朝在由盛到衰的变化中所犯的过失,分析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阐述了作者关于治国应施仁义的主张。作者的目的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鉴,施行仁义,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以免重蹈秦朝的覆辙。教师总结: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有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有希望“试手补天裂”“西北洗胡沙”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是一脉相承的。4.A.作者用全篇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论点。结构宏伟、气势磅礴,论述也显得更有分量。秦国本身

    14、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国与六国的对比。秦国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B.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本文是史论文体。文中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用词精雕细刻,有明显的辞赋化倾向。其中的排比、对比、衬托手法铺排渲染,文气酣畅,气势磅礴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第二、第四、第五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 10 课 《过秦论》精品导学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1912.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