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直书.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版学案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直书 2015 2016 学年 高中语文 选修 中国文化 经典 研读 人教版 课件 第三 单元
- 资源描述:
-
1、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直 书文本精研一、多维探究激活你的思维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为提出中心论点采用了怎样的引出方式?_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文章为了引出中心论点,先从人的本性谈起,认为世人为了生存,都选择了明哲保身,“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接着,笔锋一转,提出作为史官,修史却有自己的要求,要“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即史书以劝惩为目的,好事则褒之,坏事则贬之,以此来树立好的风气,惩恶扬善,使那些乱臣贼子不敢轻易做坏事。从而亮出了本篇的中心论点,并暗示了能秉笔直书的不易。2文章第二段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得出了怎样的观点?_提示:在文章第二段中,作者采
2、用了正面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许多秉笔直书的史官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遭遇,其中有生前身后都独擅令名的董狐、因记载“崔杼弑其君”而遭杀身之祸的齐太史、勇述汉非的司马迁、不屈从于淫威坚守信史的韦昭、因据实直书且“暴扬国恶”被灭族的崔浩。作者从这些人身上得出了“直书”之难,即“足以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遇耳”。3作者在提倡“直书”,赞美“信史”时,对“曲笔”有怎样的看法?_提示:作者提倡“直书”,对不惧权势、不惜身家性命秉笔直书的史官给予了高度的赞美与歌颂。作者对某些因客观环境的险恶或朝代的频繁更迭不能“直书”的史家也给予了理解。在文中,作者举六朝之时,曲笔或隐晦事实真相的例子比比皆是,说明史学家有
3、些也无所适从,还想乱世中苟全性命。但是,作者在理解的前提下,更认为这些史家有责任以笔为枪,对那些昏君逆臣进行口诛笔伐,正视听,讨逆贼,起到“申以劝诫,树之风声”的作用。4文章最后一段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具有什么样的作用?_提示:文章的最后一段,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认为晚周的南史、董狐,六朝的韦昭、崔浩都是不避强御、秉笔直书的典型,他们的光辉事迹至今为人传诵。而王沈写魏书,董统写燕史,都是献媚统治者的伪史,其高下相差甚远。作者从传统道德人格角度赞扬了正直史家秉笔直书的精神,谴责了“曲笔阿世”“谀言媚主”的卑劣史家,并希望史家都能效法古代良史。起到了总结上文,深化观点的作用。二、审美鉴赏培养你的情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237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