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2课 苏武传课时作业7(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第12课 苏武传课时作业7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12 苏武传 课时 作业 解析 新人 必修
- 资源描述:
-
1、必备知识巩固训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币:财物B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伏:暗中C惠等哭,舆归营舆:车子D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徙:流放答案C解析舆:抬,扛。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C解析C项均为连词,表修饰关系。A项“所”与“望”构成名词短语,所期望的/名词,处所。B项介词,跟、同/连词,和。D项连词,于是,就/副词,才。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C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D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答案B解析A项古义:对老人和长
2、辈的尊称。今义:岳父。C项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D项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事业上的成绩;完成(多指事业)。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反欲斗两主,观祸败B单于愈益欲降之C尽归汉使路充国等D单于壮其节答案D解析D项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A、B、C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争斗;使投降;使回来。5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见犯乃死,重负国A送匈奴使留在汉者B皆为陛下所成就C子卿尚复谁为乎D汉天子我丈人行也答案B解析例句和B项都是被动句。A项为定语后置句,C项为宾语前置句,D项为判断句。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说,
3、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丈人,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与“荷蓧丈人”中的“丈人”意思相同,另外,“丈”也是对年长者的敬称。B来时太夫人已不幸太夫人,是对苏武母亲的敬称,与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的“先大母”不同,“先大母”是对“逝去的祖母”的尊称。C且陛下春秋高春秋,这里指人的年纪,与“春秋鼎盛”“富于春秋”“虚度春秋”中的“春秋”意思相同。D位列将,爵通侯通侯,爵位名,秦代置爵二十级,最高一级叫彻侯。汉时,因汉武帝叫刘彻,避讳其名,改为通侯。避讳属于委婉修辞,如“太夫人已不幸”中的“不幸”是对“死”的一种避讳说法。答案C解析“虚度春秋”中的“春秋”指的是“时光”,与句中的“春秋”不同。7下
4、面是介绍苏武传的一段文字,但有些句子在语法、用词、标点上存在问题,请找出并作修改。(1)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2)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3)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4)作者采用经常写人物传记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答:_答案(1)“汉书”应用书名号。(2)“它记述了不辱使命”缺少宾语,可以在后面加上“的事迹”。(3)应去掉引号中“不能屈”后的逗号。(4)语序不当,“经常”应放到“运用的”前面。8给下面的语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