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一第2课诗两首1雨巷_教学设计_教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必修 课诗两首 雨巷 教学 设计 教案
- 资源描述:
-
1、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3、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2.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意象,体味意境,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进行个性化的解读3. 教学用具 ppt课件4. 标签 雨巷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江涛演唱的歌曲雨巷导入课题。(这首歌曲的歌词是根据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同名诗歌改编的)2简介作者(幻灯片)戴望舒(1905.31950.2),浙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二、诵读诗歌
2、,感诗歌音韵之美1.自由朗读。2朗读欣赏。示范朗读,师生跟读。3. 美读展示。体味情感,把握基调,(哀怨、忧伤、孤寂、惆怅)4局部诵读。指导学生任选自己喜欢的1至2节诗歌有感情地朗读,把握朗读节奏与语调(舒缓、低沉) 三、研读意象,体味意境朦胧之美 1品味意象:油纸伞、雨巷、篱墙、我这些意象又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油纸伞本身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雨巷,这是由“雨”和“巷”两个意象构成的。雨是细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细雨迷蒙,天色阴沉就易产生伤感。而小巷狭窄破旧,阴暗潮湿,青砖灰瓦青石路面,色调阴冷。这是一条空巷,有“颓圮的篱墙”,这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而且残破。迷
3、蒙的细雨笼着狭窄破旧的小巷,再加上让人怀旧的具有隐蔽和遮挡作用的油纸伞,颓圮的篱墙,这几个意象构成了一个阴冷迷蒙破败空寂的背景,给人的心理体验是冷漠、凄清、又惆怅。如果说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一种壮美的意境的话,那么这首诗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呢?(凄美)2重点研读“丁香”的意象2.本诗那不尽的忧愁和哀伤凝聚于一个什么样的意象之中呢?明确: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多媒体显示,并板书)丁香是什么样的呢,有同学见过吗?(展示丁香图片)丁香,又名紫丁香,开花为白色或紫色。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易凋谢。丁香在古典诗词中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有“芭蕉不展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