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6 说勤奋 第二课时|苏教版(共32张PPT).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选 【优选】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6 说勤奋 第二课时苏教版共32张PPT 四年级 上册 语文课件 16 勤奋 第二 课时 苏教版 32 PPT
- 资源描述:
-
1、16 说 勤 奋导入理解小结板书拓展作业封底四年级语文上新课标江苏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说勤奋。这篇课文是一篇说理文,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想要别人相信你,就要用事实说话。那么围绕这一中心,课文是怎样用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探究竟。说勤奋返回一、走进事例,见证勤奋。阅读理解1.作者为了更好地论证这个观点,向我们列举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司马光、童第周你能读好这些与他们有关的词语吗?史学家 滚瓜烂熟 高声朗读抓紧时间 编成巨著 生物学家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2、远渡重洋产生影响nid2.打开课本,轻轻地朗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边读边想:故事中的司马光和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们付出了怎样的心血和汗水?对照表格,画出相关句子,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3.汇报交流:他们俩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分别是什么?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边读边找出书上有关词语和句子。)哪些词可以看出司马光很勤奋?从“滚瓜烂熟”,读出了司马光读书读得熟练。“一直”是说司马光读书时没有休息。“一遍又一遍”是说司马光读书读了许多遍。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
3、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读出自己对红色字词的理解。可以看出他读书非常勤奋、刻苦。抓紧时间。请大家注意这个“躲”字,自己读读这句话。透过这“躲”,我们能看到这样一幅幅画面:春日里,彩蝶翩翩,哥哥、弟弟,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夏日里,烈日炎炎,哥哥、弟弟,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秋日里,菊花盛开,哥哥、弟弟,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冬日里,大雪纷飞,哥哥、弟弟,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他这样躲起
4、来读书,为的是什么?勤奋读书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司马光把这种枕头称为(警枕)。为什么叫它“警枕”?这里的“警”应是什么意思?提醒他什么?“警”是警戒、提醒的意思,司马光用警枕提醒自己时时刻刻都不要浪费时间,要抓紧时间学习和写作。由司马光的“警枕”你想到了古人哪些警戒自己勤奋的故事?头悬梁、锥刺股、牛角挂书、凿壁偷光刚才我们读了司马光的故事,知道了他的勤奋表现在从小以读书为乐、长大后珍惜时间,而且19年如一日,那么,童第周的勤奋又表现在哪里呢?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
5、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从哪里可以看出童第周勤奋学习的?“成绩很差”“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改进学习方法”“名列前茅”等词语,看出童第周刻苦学习,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汗水。这里虽然没有童第周内心的想法,但从他的动作我们能推想,他在想什么?在他心中有着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这正应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的:“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a.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这句话的意思。b.我
6、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名言或警句和这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天才出于勤奋。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他们俩手中的鲜花是什么?(1)司马光: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2)童第周: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司马光和童第周有什么不同之处?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不同之处:小时候的司马光很聪明,在紧急时刻,砸缸救出了落水的小朋友。童第周17岁才进中
7、学,而我们一般上中学的年龄在12、13岁左右。可见童第周的基础很差。课前我们收集到了许多成功人士勤奋成才的故事,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故事作为证明自己观点的例子呢?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是天资聪颖的人靠勤奋成才的,一个是基础差的人靠勤奋成才的。这样,才能把道理说得更深刻,更能令人信服。二、深入体会,感悟勤奋。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经过以上的分析,相信你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快将你的体会写下来吧。加油吧!小组合作展示完成表格情况。默读课文最后一句话,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这句话的含义。要想有所作为,只能靠勤奋。课文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312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届新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课件:12-4 第十二周 冲刺练 第4天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