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三年级语文上册12.卧薪尝胆教案苏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12. 卧薪尝胆 教案 苏教版
- 资源描述:
-
1、12.卧薪尝胆教学要求1.学习生字,会读、会写、会组词。能结合课文说出“卧薪尝胆”这个词语的意思。会用“建议”造句。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才能获得成功,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3.提高概括能力,会讲故事。培养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2.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教学课时三课时。 知识点详解 卧 薪 尝 胆两千多年前,在长江下游有两个国家,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 时间两千多年前。地点吴国和越国。双方都想征服对方,为下文引出会稽之战和主要人物越王勾践埋下伏笔。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在哪里?他们都想征服对方,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春秋时为越国都城。公元前494年,吴大败越于会稽。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背景。会(kui)稽(j)一战, 因为吃了败仗的越王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被灭国,要么求和(其实就是投降),越王选择了后者。从一国之君变为一个奴仆,这样就能保全越国不被灭亡,为以后的东山再起赢得机会。越国打了败仗。“会稽”指的是什么地方?越王勾(u)践(jin)万般无奈(ni),只好派人向吴王夫(f)差(chi)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越王勾践为什么选择去吴
3、国当奴仆?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谋臣们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谋臣们持反对意见,是怕越国强大起来,对吴国不利,想免除后患。重点句解析:在骄傲的吴王眼里,越王勾践是个战败者,是个懦夫,再说以越国的国力是不可能对吴国造成威胁的,所以大可不必杀掉勾践,不如羞辱他。正是这一念之差,导致了二十多年后吴国的战败。好。“整整”“才”道出了勾践夫妇在吴国的艰辛、酸楚,那真是度日如年。其中既有勾践饱尝的屈辱,也有他对自己的国家的深切思念。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吴王为什么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会稽一战勾践战败求和,吴王自傲允和。这直
4、接导致了吴国日后的失败,是故事的起因。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chn)米推磨,受尽了屈辱。句导读:此处写勾践夫妇所受的屈辱,为下文勾践“卧薪尝胆”埋下了伏笔。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整整”“才”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段导读:越王在吴国受尽了屈辱。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说明仇恨和耻辱刻骨铭心,强调勾践时刻想着怎样洗刷耻辱。这句话说明了什么?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因为越王勾践
5、想报仇雪恨,灭掉吴国,折磨自己是为了激励自己。勾践为什么回国后还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段导读:越王回国后卧薪尝胆,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勾践在吴国受尽屈辱,回国后不忘报仇雪恨,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在这之前,吴国还和齐国打了一仗,结果齐国故意打败,吴王夫差觉得连齐国都打败了便有点儿得意,就派一些人去山上开一个会议,勾践就是趁这个机会,出兵灭掉了吴国。句导读:“二十多年的努力”正是越国灭掉吴国的原因。在二十多年中,勾践一直坚持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所以最终灭掉了吴国。越国出的是什么奇兵?第四
6、部分(第5自然段):越王勾践最终转弱为强,转败为胜。1.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2.了解历史背景及课文中的人物。3.理清文章脉络。幻灯片。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语文课本上曾经读过许多古代英雄人物的事迹,你最佩服哪位英雄人物?请同学们列举一些人物和他们的事迹,然后,试着归纳这些人物的相同点,如意志顽强等。二通读课文,理清脉络1.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词典理解。2.教师点拨个别容易读错的字音。“臣”读“chn”,不读“chng”。“仆”读“p”,不读“p”。“践”读“jin”,不读“qin”。3.理解词语。无奈:没有办法。后患:以后的祸患。屈辱:羞耻。舂米:把谷类等捣掉皮或捣碎。耻辱:声
7、誉上所受的损害;可耻的事情。奴仆:被雇到家里做杂事、供役使的人。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5.一边读一边想,假如你是一位导演,你要拍这部电影,你的头脑里有哪些场面?请你把这几个场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并说明你这样安排的根据。让学生谈自己要拍的场景,旨在让学生弄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学生可能会说先发生的事先写,后发生的事后写。教师先给予肯定,然后归纳: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或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写,这就叫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本文就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结合刚才的练习,试着把课文脉络理清。吴国、越国都想征服对方。越国战败,吴王同意越王勾践到吴国
8、当奴仆的请求。勾践夫妇在吴国干了三年苦活,受尽屈辱。回国后,勾践立志报仇雪恨。二十多年后,越国终于灭掉吴国。三初步感知,交流体会1.读课文,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讨论。2.组织学习小组交流遇到的问题,讨论。3.你对课文中的哪个内容最感兴趣?从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认真体会,并试着把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四指导书写生字1.教师示范。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3.展示书写好的生字,交流书写心得。五自读课文12卧 薪 尝 胆吴越交战越国败,勾践忍辱负重越国胜(当奴仆,做苦力)1.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较为详细地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使学生了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激烈与残酷,
9、及早将学生带入文章的情境中,为学习课文内容作好铺垫。2.卧薪尝胆这个故事所讲述的内容距离我们的时代较遥远,深刻地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是教学的一个难点。3.以读代讲,以读促讲,读中感悟。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抓住重点词句,并以问题的形式来指导学生读书,注重课堂导语设计,努力做到“以情激情”。1.看拼音,写词语。gu jin勾践hu hun后患w gu吴国min ch免除2.加偏旁组字,再组词。3.按课文内容填空。(1)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2)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他
10、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3)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刻苦自励,发愤图强,胜不骄,败不馁,才能获得成功。2.学习第四自然段,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3.会用“建议”造句。幻灯片。一复习导入认读生字。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卧薪尝胆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两千多年前地点:长江下游人物:吴王和越王事件:双方都想征服对方2.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出示勾践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