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第3单元 13 项羽本纪(节选) .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记选读 2017届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第3单元 13 项羽本纪节选 2017 届高二 语文 粤教版 选修 传记 选读 单元 项羽 本纪 节选
- 资源描述:
-
1、13项羽本纪(节选)本课话题知人善任链接生活中的素材1刘邦知人善任“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刘邦得知项羽要攻打他,虚心向谋士张良请教对策,最终摆脱了困境。此举可以看出刘邦知人善任的性格特点。2子产知人善任子产执政,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的情况,请裨谌到野外谋划计略,让冯简子决断大事,安排子太叔应酬对付各诸侯贵客。他执政时很少有失败的事情发生。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功裔,二曰体貌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征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班彪2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2、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刘邦3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唐太宗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会()稽力能扛()鼎桓楚将() 梁眴()籍曰佩其印绶() 裨()将徇()下县 瞋()目间()问 成皋()睢()阳 蕲()县龙且() 狱掾()盱()台() 栎()阳垓()下 乌骓()马歌数阕() 美人和()之麾()下 骑能属()者田父() 绐()曰刈()旗 怜而王()我被十余创() 披靡()【答案】kuinjinshnshupxnchnjinosuqjyunx
3、yyuizhuquhhuzhfdiywnchunm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老弱罢转漕(罢,通“疲”,疲困)(2)天下匈匈数岁者(匈匈,同“汹汹”,动荡不安的样子)(3)马童面之(面,通“偭”,以背相向)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东(2)举(3)以(4)乃(5)数(6)独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江西皆反古义:指现在长江以北的安徽部分。今义:指江西省。(2)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古义:指从这里。今义:指从这个时候起。(3)期山东为三处古义:文中指山的东面。今义:山东省。(4)吾知公长者古义:忠厚的人。今义:指年长的人。(5)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古义:文中指情绪愤激高昂。
4、今义:一般指大方。第5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毋妄言,族矣(名词用作动词,灭族)(2)梁以此奇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3)丁壮苦军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4)欲坑之(名词用作动词,坑杀、活埋)(5)项王然其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正确)(6)项王军壁垓下(名词用作动词,修筑营垒)(7)天之亡我(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8)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东)(9)亦足王也(名词用作动词,称王)(10)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名词的使动用法,让称王)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2)梁父即楚将项燕(判断句,用
5、“即”表示判断)(3)陈涉等起大泽中(省略句,“起”后省略介词“于”)(4)大司马咎,长史翳,塞王欣皆自刭汜水上(省略句,“刭”后省略介词“于”)(5)不忍杀之,以赐公(省略句,“以”后省略宾语“之”)(6)淮阴侯与战(省略句,“与”后省略宾语“之”)(7)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被动句,“为所”表被动)(8)后则为人所制(被动句,“为所”表被动)(9)丁壮苦军旅被动句,苦(于),介词“于”表被动(10)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能属者”作定语,“者”为定语后置的标志)(11)一人敌(宾语前置句,“一人”作“敌”的宾语)(12)学万人敌(宾语前置句,“万人”作“敌”的宾语)常识速览
6、司马迁(前145?),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二十岁时,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后来,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公元前99年,由于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腐刑。三年后他遇赦出狱,更加发奋写作史记。大约在公元前90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一个悲剧式的英雄。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
7、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但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加之烧杀破坏,终于丧失民心,军败身亡。司马迁在壮游时期具有年轻人的浪漫情怀,而项羽斗力不斗智的狂飙突进的少年精神与司马迁产生了强烈共鸣。整体感知本文选取了项羽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描写了项羽胸怀大志,起义反秦,英勇善战,最后兵败自刎的事迹,刻画了项羽这一悲剧英雄的形象。文脉梳理项羽本纪(节选)_【答案】垓下悲歌悲剧英雄文本层析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问题。1这一部分的第二、三段写了几件事?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与其一生功业的成败有何联系? 【答案】
8、两件。一是少时学习。不想学书、学剑,想学万人敌的兵法,说明他的豪迈不群的性格特点;而“不肯竟学”,又暴露出性情粗疏的性格特点。二是观始皇游。不俗的言论昭示日后的不凡。豪迈不群与少年言志体现了项羽除暴安良、建立丰功伟绩、成就英雄霸业的宏愿;但粗疏的性格,为他刚愎自用、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拒纳良言、错失良机、大失人心埋下了落败的种子。二、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回答问题。2“垓下悲歌”一节中写项王慷慨悲歌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凄婉、哀怨、悲凉的歌声,融入四面八方呜呜的楚歌声,穿透浓重的夜色,在垓下兵绝粮尽的楚军营垒飘荡。毫无疑问,司马迁的垓下悲歌的描写,把项羽演出的人生悲剧推向了高潮,浓郁的悲剧气氛扑
9、面而来,冲击着每一位读者。正如吴见思在史记论文中所说:“可奈何,奈若何若无意义,乃一腔怒愤,万种低回,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落之恶,至此极矣。”“垓下悲歌”渲染了浓烈的悲剧气氛,将项羽定格于特定的环境中。3“此天之亡我”一句,项羽说了三次,事实真像他说的那样吗?试剖析。 【答案】不是。项羽的失败与其性格中的刚愎自用、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拒纳良言、错失良机、痛失人心等有很大关系。项羽此时反复狡辩,正体现了他心死而未平、认输而不服气的心理特点。项羽是农民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力拔山、气盖世,声名显赫一时,但也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暴虎冯河的匹夫,特别是秦王朝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581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