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山东专版)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题型组合滚动练25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年高考语文山东专版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题型组合滚动练25 WORD版含解析 2017 年高 语文 山东 专版 二轮 专题 复习 策略 题型 组合 滚动 25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题型组合滚动练25(建议用时:20分钟)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苏轼在文学上春风得意,但仕途多舛(chun)。王安石变法之时,他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独立人格,站在保守派司马光一边。他被贬到外地做官。数年后司马光派执政,按说苏轼可以鹞(yu)子翻身了。可他依然顾我,又不赞同全盘否定王安石。后来,司马光派_甲_(失势/失利),苏轼却被认定为司马光派,被一贬再贬,直贬到遥远的海南岛。好在苏轼也只是被一贬再贬,而没有削(xu)职为民,更没有被杀。官小了,俸禄低了,但温饱还是有_乙_(保证/保障)的。苏轼无论被贬到哪里,都留下了优秀的篇章。在山东密州,写下了脍灸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被称为中秋节
2、的绝唱。在黄州、在琼州,也都风流倜(t)傥有遗篇,“门大要容千骑入,”的楹联就说明了他在黄州生活的状态。虽然其中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低靡,但主旋律乐观向上,_丙_(倾注/灌注)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他每到一处,都“入乡随俗”地_丁_(享用/享受)当地的特产。苏轼,无论多么颠沛漂泊,都保持着一种好心情,乐观、潇洒、豁达地生活着。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仕途多舛(chun)颠沛B削职(xu) 脍灸人口C风流倜傥(t) 低靡D鹞子(yu) 依然顾我AB项,灸炙。C项,靡迷。D项,“鹞”读yo,顾故。2在文中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失势保证倾注享用B失势保障
3、灌注享受C失利保证倾注享用D失利保障灌注享受A“失势”指失去权势。“失利”指打败仗;战败;在比赛中输了。甲处表示司马光等人政治上不得志,应用“失势”。“保障”作名词时,富有形象色彩,指像屏障一样起保护作用的事物。“保证”作名词时,侧重指作为担保的事物,起担保作用的条件。乙处是作“有”的宾语,“保证”更符合文意。“倾注”指把(感情、力量等)集中到一个目标上。“灌注”常指把某一感情融入某物中,多用于精神层面。后面多跟补语。根据语境,丙处应用“倾注”。“享用”指使用某种东西而得到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满足。“享受”指生命在存活过程中,通过身体器官、思想意识的作用,使生命自身产生愉悦、美好的一种体验与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754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