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2大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1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2大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1 WORD版含解析 2017 高考 语文 江苏 专版 二轮 复习 策略 讲义 文言文 阅读 专题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文言文阅读专题卷(一)(建议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高巍,辽州人,尚气节,能文章。母萧氏有痼疾,巍左右侍奉,至老无少懈。母死,蔬食庐墓三年。洪武中,旌孝行,由太学生试前军都督府左断事。疏垦河南、山东、北平荒田。又条上抑末技、慎选举、惜名器数事。太祖嘉纳之。寻以决事不称旨,当罪。减死,戍贵州关索岭。特许弟侄代役,曰:“旌孝子也。”及惠帝即位,上疏乞归田里。未几,辽州知州王钦应诏辟巍。巍因赴吏部,上书论时政。用事者方议削诸王,独巍与御史韩郁先后请加恩。曰:“贾谊曰:欲天下治安,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今盍师其意?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诸王,子弟分
2、封于南;在南,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藩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书奏,帝颔之。已而燕兵起,命从李景隆出师,参赞军务。巍复上书,言:“臣愿使燕。披忠胆,陈义礼,晓以祸福,感以亲亲之谊。令休兵归藩。”帝壮其言,许之。巍至燕,自称:太祖上宾,天子嗣位,布维新之政,天下爱戴。不谓大王显与朝廷绝,张三军,抗六师,臣不知大王何意也。今在朝诸臣,文者智辏,武者勇奋,执言仗义,以顺讨逆。胜败之机明于指掌。且大王所统将士,计不过三十万。以一国有限之众应天下之师,亦易罢矣。大王与天子义则君臣,亲则骨肉,尚生离间。况三十万异姓之士能保其同心协力,效死于殿下乎?巍每念至此,未始不为大王洒泣流涕也。愿大王信巍言,上表谢罪
3、,再修亲好。朝廷鉴大王无他,必蒙宽宥。太祖在天之灵亦安矣。书数上,皆不报。已而景隆兵败,巍自拔南归。至临邑,遇参政铁铉,相持痛哭。奔济南,誓死拒守,屡败燕兵。及京城破,巍自经死驿舍。(选自明史,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旌孝行旌:表彰B辽州知州王钦应诏辟巍辟:征召C亦易罢矣罢:停止D必蒙宽宥宥:宽恕C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C项,罢:疲惫。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巍悉心照料身患痼疾的母亲,母亲去世后,他在墓旁筑室居住,粗茶淡饭,守孝三年。B高巍上疏建议抑制工商业、慎重选拔举用贤能、重视名号封赐和车
4、服仪制,得到太祖的赞许和采纳。C在削藩一事上,高巍主张仿效主父偃的策略,反对采用贾谊和晁错的办法,这一建议得到惠帝的首肯。D李景隆兵败,高巍脱身南归,拒守济南,等到京城失守,他就在驿站中自缢殉国。C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C项,高巍主张仿效贾谊和主父偃的策略,而反对用晁错的办法。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寻以决事不称旨,当罪。(3分)译文:_(2)欲天下治安,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3分)译文:_(3)晓以祸福,感以亲亲之谊。(2分)译文:_【答案】(1)不久,(他)因为处理事情不符合(皇帝的)旨意,被判死罪。(“寻”“称旨”各1分,被动句式1分)(2)如果希望天下太
5、平安定,不如多分封诸侯来削弱他们的力量。(“治安”“建”“少”各1分)(3)用灾难和福气(的道理)开导他,用亲戚的情谊感动他。(“晓”“亲亲之谊”各1分)4第四段中高巍是从哪些方面为燕王分析胜败之机的?(4分)_【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在第四段高巍的言语中,“今”“且”“况”三个虚词,把整个段落分成了四层,表达了君与臣的关系、两国力量的对比、骨肉之间的亲情、人心的向背问题,把这四个方面概括出即可。【答案】君臣之义;骨肉之情;力量对比;人心向背。(每点1分)【参考译文】高巍,是辽州人,崇尚气节,擅长写文章。母亲萧氏身患久治不愈的疾病,高巍在(母亲)身边侍奉,一直到(母亲)年老也没有一
6、点懈怠。母亲去世后,(高巍)吃粗食,在墓旁筑室居住(为母亲守孝)三年。洪武年间,(朝廷)为表彰他的孝行,从太学生任用为前军都督府左断事。(高巍)上疏奏请开垦河南、山东、北平的荒地。(高巍)又分条陈奏抑制工商业、谨慎选拔举用(贤能)、重视名号(封赐)和车服仪制等几件事情。明太祖(都)赞许并采纳他的建议。不久,(他)因为处理事情不符合(皇帝的)旨意,被判死罪。(皇帝)减免了他的死罪,(发配他)戍守贵州关索岭。(皇帝)特别恩准允许由(他的)弟弟侄子代替服役,说:“(这是)表彰孝子啊。”等到明惠帝登基,(高巍)上奏请求辞官还乡。不久,辽州知州王钦奉诏征召高巍。高巍于是到吏部上任,上书议论当时的政治措施
7、。当权者正在商议削夺各藩王(的权力),唯独高巍和御史韩郁先后请求(对藩王)施加恩德。(高巍)说:“贾谊说过:如果希望天下太平安定,不如多分封诸侯来削弱他们的力量。现在为何不效法他的意思?不能施行晁错(曾采用的)削地夺权的策略,而应效仿主父偃推行恩德的策略。(对于)在北方的藩王,把他们的子弟分封到南方;(对于)在南方(的藩王),把他们的子弟分封到北方。像这样做,那么藩王的权势,不用(朝廷)削夺自己就削弱了。”(高巍)呈上奏本,明惠帝点头称许他。不久燕王朱棣起兵,(朝廷)命令(高巍)跟从李景隆出兵(平叛),参谋协助军中事务。高巍又上书说:“我愿意出使燕地。披露我(对朝廷)的忠心、胆量,(向燕王)陈
8、述道义礼法,用灾难和福气(的道理)开导他,用亲戚的情谊感动他。让他停止战事,回到藩国。”明惠帝认为他的话英勇豪迈,答应了他的请求。高巍到了燕地,自己称述道:明太祖归天,天子(明惠帝)继位,施行革新的政策,天下人敬爱拥戴。没想到燕王公然和朝廷决裂,部署(藩属的)军队,对 抗天子的军队,我不知道燕王是何用意。现今在朝的各位大臣,文臣智慧聚集,武将勇猛有气势,(他们)坚持公道,仰仗道义,以顺乎天意人心的力量讨伐叛逆(的臣属)。胜败的机会显明了然。况且燕王统率的将士,算来不超过三十万。凭借一个藩属国有限的军队来对抗天子的军队,也容易精疲力竭。燕王和天子,在道义上是君臣,在亲情上是骨肉至亲,尚且生出隔阂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04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