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二讲义:第四单元 第19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二讲义:第四单元 第19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答案 2018 2019 学年 语文 粤教版 必修 讲义 第四 单元 19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 第1课我的母亲 第2课冰心:巴金这个人 第3课论握手第14课阿房宫赋第15课赤壁赋第16课项脊轩志第17课与妻书第18课逍遥游(节选)第19课兰亭集序第19课兰亭集序本课话题生与死一、从课本中积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二、从历史中积累生死抉择“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世界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时的发问。如何解答好这个问题,真让世人为难。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孟子却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其实,生与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与死的价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才是价值之根本。司马迁择生,以生践志,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记,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价值。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之路。屈原择死,以死明志,是一个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 特立独行的形象。他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三、从名言中积累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2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洪昻3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
3、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6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一、作者简介千古书圣王羲之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出身贵族。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任会稽内史,官至右军将军,故世称“王右军”。善书法,尤其擅长楷书和行书。他卓越的书法艺术获得了后世的普遍赞扬,人称“书圣”。他书写的兰亭集序,笔意妍丽劲健,为千古书法之范,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著有王右军集。二、背景回放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
4、,王羲之与当时的文士名流在会稽郡山阴县境内的兰亭过修禊日,举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集会,共有谢安、孙绰等41人参加。会稽郡是当时北方士族聚居的名郡,山阴是江南风光秀美的地方,兰亭在山阴县的兰渚山麓的兰溪江畔,位于现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20余里,是我国最早的兰花产地。暮春三月,稽山披翠,水流淙碧,兰花吐香。王羲之一行在此临流嬉戏,兴致勃勃,饮酒赋诗,各抒怀抱,当场作了许多诗和辞赋,共计三十七篇,编定为兰亭集,王羲之为之写序,即兰亭集序。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的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
5、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更盛,玄言文学泛滥一时。在这种状况下,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风,抒写了这篇情真意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也享有崇高声誉。三、相关知识序序,是序言的简称,其作用在于介绍、推荐某人著作或某种材料,说明写作的过程、写作的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同本书内容有关的一些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和理解。从表达方式上说,序言可以以记叙、描写为主,可以以说明为主,也可以以议论为主,当然也可以各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一、字音识记1癸丑(u) 2.会稽(kui j)3修禊事(x) 4.激
6、湍(tun)5流觞曲水(shn) 6.骋怀(chn)7放浪形骸(hi) 8.趣舍万殊(q)9嗟悼(ji do) 10.彭殇(shn)二、通假字1虽趣舍万殊 通“趋”,译为“取向”2悟言一室之内 通“晤”,译为“面对面”三、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曲水边。 今义:第二;次要的地位。2俯察品类之盛古义:万物。 今义:种类。3所以游目骋怀古义:用来。 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4或取诸怀抱古义:抱负,志向。 今义:抱在怀里。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古义:一低头一抬头之间,形容时间极短。今义: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6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今义:文雅。四、一词多义(一)实词1修
7、2次3致(二)虚词4之5于五、词类活用(一)动词活用使动用法所以游目骋怀 游:使放开;骋:使开阔(二)形容词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贤:贤能的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三)数词活用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将视为一样六、文言句式(一)判断句死生亦大矣(无标志的判断句)(二)倒装句1状语后置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现代汉语语序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不能喻之于怀(现代汉语语序为:不能于怀喻之)亦将有感于斯文(现代汉语语序为:亦将于斯文有感)2定语后置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现代汉语语序为:虽无盛之丝竹管弦)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志趣。文章融叙事
8、、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一、阅读课文第12段,回答问题。1下列各句的解说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的意思是“引来清流激湍作为浮杯流觞的曲水”。B这两段文字指明了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是王羲之的即席之作。C“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概括了游宴中的欢乐情形。D作者以景物烘托情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衬托出众人观景之愉快心情。再说到“仰”“俯”之所见,最后归结为“游目骋怀”之乐。解析:选BB项,作者并非只有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13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