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五 人和教案5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诸子选读
- 资源描述:
-
1、人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整理文中重点字词、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以及词类活用。3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学习课文内容,进而理解孟子的人和思想。2通过探究几个关键性问题理解文章的内涵。3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2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3教育学生一定要发扬团结的精神教学重点:1学习和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
2、义。3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2.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学情分析:学生对文言知识的学习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学习的主动性也不够;对孟子思想了解不多,凡是喜欢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就此,我联系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在掌握好文言知识,还应深入系统地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从而提升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并从自身寻找不能与人和睦相处的原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1. 学习和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学习课文中排比、
3、对比等修辞手法,体会围绕论点,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3.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一、导入:1.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字印刷术,出现不同字体的“和”,这是向全世界在展示我们的古老中国的千年文明,一个“和”字道出了华夏子孙立身处世的原则,也道出了我们对美好社会的憧憬。2.面对这个“和”字,你们想到什么?和谐相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各个国家、民族之间);和气生财(生意);和睦,家和万事兴(家人之间);和衷共济(面对困难,地震、雪灾);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同学朋友之间)。3.那么,孟子所说的“和”又是什么意
4、思?(过渡,析题)明确:人和: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二、正文学习1.学生朗读课文内容,然后口头翻译课文内容。(1)学生朗读课文:(学生注意节奏、字音)教师强调某些句子的节奏: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3)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内容,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如:动词,比得上 城:内城郭:外城环:包围然而:这样却是:这池:护城河委:丢弃,放弃 去:离开域:名词作动词,用界限限制 以:介词,凭借固:使动用法,使坚固亲戚:父母兄弟畔:通“叛”,背叛以:介词,用,拿2.诵读语段,思考下列问题:(1)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孟子认为哪
5、个最重要?(2)孟子是如何阐述“人和”的重要性的?(3)何为“得道者”,何为“失道者”?学生讨论、明确:(1)天时地利人和(2)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接着二三两层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层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敌军包围起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25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