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第2课时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课苏轼词两首第 课时 检测 新人 必修
- 资源描述:
-
1、第5课 苏轼词两首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与众不同的一句是(C)A大江东去,浪淘尽B樯橹灰飞烟灭C卷起千堆雪D都门帐饮无绪【解析】C是词的比喻用法,其它都是名作状。2选出修辞方法与其它句不同的一项(D)A终岁不闻丝竹声B举酒欲饮无管弦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D君当作磐石【解析】A、B、C是借代,D是比喻。3对“乱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C)A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B“拍”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C“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D一个“惊”字既写出波涛之气势,更写出波涛给人的感觉。【解析】“
2、卷”并非拟人手法。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对这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A“羽扇纶巾”,指诸葛亮。这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B“羽扇纶巾”,指诸葛亮。这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协助周瑜大破曹军。C“羽扇纶巾”,指周瑜。这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在诸葛亮协助下大破曹军。D“羽扇纶巾”,指周瑜。这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5对本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苏轼善于以历史为词,拓宽了题材,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且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为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这首词便是明证。B苏轼素有抱负,却
3、在激烈的竞争中屡遭贬斥,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因而将夙愿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中的事。这首著名的词作正是如此,他借咏史,抒写出了郁积胸中的块垒。C词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且全词文脉相承,又各有重点:上阕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阕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D本词为苏轼的代表作,其豪放风格,从两个侧面透射出来:一是着意对赤壁景物的描摹,将江山之胜与咏古之情融为一体;二是把酒祭江,直抒自己渴望能像周瑜那样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解析】本项的评价,不足以全部概括本词豪放风格的全貌,况且对“把酒祭江”情节的评价也错误。“把酒祭江”有两个含义:一则表达词人壮志难酬的郁闷;二则呼应开篇,表现对古代英雄的仰慕。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