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类型201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70396
  • 上传时间:2025-11-11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37.9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初中语文,含答案
    资源描述:

    1、201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请将下面各小题符合要求的选项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潮讯(xn)阔绰(cu)戛然而止(ji)味同嚼蜡(jio)B.姊妹(z)磐石(pn)众目暌睽(ku)佝偻承蜩(tio)C.泯灭(mng)恻隐(c)莽莽榛榛(zhn)晴天霹雳(n)D.啮齿(ni)荫庇(yn)叱咤风云(ch)惟妙惟肖(xi)2. 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这是锐智的微笑。B.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C.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D.它争

    2、先沉醉于胜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3. 将下列词语填人括号中,正确的一项是( )我第一次感到了心脏的跳动,对老师的话和动作依然,当时除了能到的东西外,我几乎什么都不懂。A.虽然深奥难懂因为触摸B.但迷惑不解所以捉摸C.虽然深奥难懂所以捉摸D.但迷惑不解因为捉摸4.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B.小琳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参加广安市“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演讲比赛,不料竟一举夺魁,全班同学喜出望外C.我们年轻一代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D.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

    3、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跋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中学生知识竞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B.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不否认,“阳光体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C.繁星密布,皓月当空,又是一个不眠夜D.大路向天边延伸得很远很远,直到遥远的天际6. 将下列句子组合成段,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A.B.C.D.7. 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A.原句:大

    4、学毕业正在四处找工作的哥哥已经好久没给我们带来好消息了 改句:大学毕业正在四处找工作的哥哥给我们带来的一直是坏消息B.原句:一个人如果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看人,常常会把人看错 改句:一个人常常会把人看错,是因为他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人C.原句:农业部、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都有责任监管和查处瘦肉精 改句:农业部、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谁没有责任监管和查处肉精呢?D.原句:在鹿特丹世乒赛上,中国健儿把五块金牌全部收入囊中 改句:在鹿特丹世乒赛上,五块金牌全部被中国健儿收入囊中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官室、器皿、人物不足为外人道也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孤之有孔明,

    5、犹鱼之有水也C.以残年余力杀之以应陈涉D.默而识之义不杀少而杀众二、非选择题)9. 诗文名句默写填空。(1)江山代有才人出,_。赵翼的论诗(2)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出情景交融的境界,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_,人迹板桥霜”,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小桥流水人家”。(3)我们学过的李商隐的无题一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4)陋室铭中表现主人公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5)潭西南而望,_,_。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6)震落了清晨清披着的露珠,_。(何其芳的秋天)10. 诗歌鉴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6、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诗中借典故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句子是:_,_。(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_。11.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甲】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乙】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去/在那边,好些船只一行儿系在竹杆上/人们在早晨乘船渡过那边去,肩上扛着犁头,去耕耘他们的远处的田/在那边,牧人使他们呜叫着的牛游到河旁的牧场去/黄昏的时候,他们都回家

    7、了,只留下豺狼在这满长着野草的岛上哀叫/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1)这两段文字的作者是_,他是_(国籍)文学家,是第一位获得_的亚洲人,我国著名作家_也获得了此项殊荣。(2)请你推荐该作家的一部作品,并简述理由。作品:_理由:_12. 在横线上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人的一生不能没有朋友,更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你的祝福如春天里的一缕春风,为我送来芬芳;如_,_;如久旱时的一场甘霖,为我送来凉爽;如_,_。13. 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李白“斗酒诗百篇”他们的

    8、事迹载入史册,被后人一代一代传诵。(1)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侠肝义胆的英雄,或聪明过人的智者,或才华横溢的文人想一想,有哪些历史人物让你敬佩甚至崇拜?请你列出一位,并说明原因。我崇拜的英雄是_,原因_。(2)对下联,颂英雄上联:鞠躬尽瘁邓稼先下联:_(3)古代许多杰出人物都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或者名言警句,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写出两句来,与我们一起分享风流人物的情怀。示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第一句:_;第二句:_。二、阅读与理解(50分))14. 记叙文阅读我说,你听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司长并茂地说。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

    9、论你多木讷、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因刚到新地方,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徽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她鼓励说:“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人,主动权更大。”同

    10、学们又笑了。气氛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她大声说:“好!”邢桩新同学渐渐发现,他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这与她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有一年,学校考虑到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只是让她负责年级学抖的教研工作。她很生气。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学校只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从教几十年,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可是,现在

    11、她不会讲话丁,经常一个人长时问静坐。别人问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她是脑梗,大脑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并且是一个让语言散发魅力的人,会失去语言。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就好了。可我面对她,呼唤“老师”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出。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你听。”地没有一点反应,保持原姿态坐着,雕塑一样。“她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

    12、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嘴唇颤抖着用微弱的声音说:“好!”(1)结合文意,谈谈“我说,你听”有什么含义?它作为标题有什么好处?_(2)本文围绕老师共写了三件事,请简要概括前两件事,并填在横线上。_老师脑梗严重,却仍记得当年的教学情景。(3)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为什么是“若无其事”的?)_我的眼泪喷涌而出。(“喷涌而出”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4)请赏析精彩语句: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

    13、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15. 说明文阅读【甲】大自然的语言(节选)竺可桢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稃指出的是枷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敷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车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田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玮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

    14、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砚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送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套发现山脚而山腰反。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很成功,在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乙】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

    15、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眷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1)甲文划横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_(2)甲文自然段能否交换顺序,为什么?_(3)根据上下文意,将以下四个选项依次填入甲文括号中,它们的顺序应该是_、_、_、_。(A山脚、B有霜、C无霜、D山腰)(4)大林寺桃花一、二句,说明了甲段哪种物候现象?_。16. 议论文阅读习惯成自然叶圣陶“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

    16、”了。什幺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现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

    17、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井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浙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

    18、是我们的能力。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情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习惯养成得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有删改)(1)第段列举了哪些事例?论证了什么观点?(2)第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请说明理由。(3)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4)结合原文和生活实际谈谈当今中学生应如何增强能力?17. 文言文阅读【甲】生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博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

    19、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傲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孟子论仁、礼、义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女家也,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遣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轲

    20、(孟子滕文公下)【注释J丈夫:成年男子。冠:古时男子二十岁称作成年,要举行加冠礼。命:教导。夫子:丈夫。顺:恭顺,孝道。妾妇:妇女,这里“妾”“妇“连用。广居:宽大的房子,孟子用来比喻“仁”。勘正位:正确的位置,孟子用来比喻“礼”。大道:大路,孟子用来比喻“义”。由:遵循大道走。(1)解释加点的词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入则无法家拂士_舜发于畎亩之中_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2)翻译下列句子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这两则短文的主题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甲:_;乙:_。(4)选段乙中,有两处可以看出孟子对女性有歧视的思想,请选一句,并加以评议。句子:_;评议

    21、:_。三、作文(40分))18. 曾子说:“吾晶三省吾身;为人谋而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说:“岇观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可见扫省对我们是多么衙要。伟人如此,我们就更应该时常反省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过失,使自己的思想行为得到不断的修正,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矣”。请你以“反省”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也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请将下面各小题符合要求的选项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8分)1. B2. C3.

    22、D4. C5. C6. C7. A8. B二、非选择题9. 各领风骚数百年鸡声茅店月,枯藤老树昏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10.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原意是:沉船旁边千帆飞驶而过,病树前头万木峥嵘,春意盎然。新意是:事物在迅速向前发展,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11. (1)泰戈尔,印度,诺贝尔文学奖,莫言(2)新月集,诗人生动地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它的特殊的隽永的艺术魅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引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12. 冬日

    23、里的一片阳光,为我送来温暖,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为我送来希望13. 岳飞,他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献给祖国,以一己之力抵抗入侵的金国敌寇,是中国历史上永远值得敬仰的英雄人物精忠报国文天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二、阅读与理解(50分)14. 含义:“我说,你听”表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文章前半部分老师讲课,“我”听课,所表现出来的是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另一方面指文章后半部分,以“我”的述说,唤起老师的记忆,是一个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患严重脑梗的老师的挚爱之情好处:一是表现了文章所记叙的内容的,二是揭示文章表达的师生互爱的主题“我”

    24、上课走神,老师引导“我”集中注意力并积极发言,学校让她负责教研,她却坚持上课直到退休因为老师已经巧妙地提醒了走神的学生,“若无其事”正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不想让学生尴尬,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巧妙的交流艺术(4)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句子的赏析能力解答时,要抓住关键字词辨明修辞手法,联系文章内容分析表达效果作答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本句以“缎子”来比喻学生头发的“黑”,用“瀑布”比喻头发的“顺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头发的黑和顺滑,从侧面体现了对其头发的赞美和喜爱这些比喻出自老师之口,可见运用了比喻手法的老师高超的语言艺术,与此同时

    25、,这比喻是老师细心观察得出的,也表现了老师的细心、爱心,对学生观察的细致入微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答案:(1)含义:“我说,你听”表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文章前半部分老师讲课,“我”听课,所表现出来的是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另一方面指文章后半部分,以“我”的述说,唤起老师的记忆,是一个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患严重脑梗的老师的挚爱之情好处:一是表现了文章所记叙的内容的,二是揭示文章表达的师生互爱的主题(2)“我”上课走神,老师引导“我”集中注意力并积极发言学校让她负责教研,她却坚持上课直到退休(3)因为老师已经巧妙地提醒了走神的学生,“若无其事”正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不想让学生尴尬,体

    26、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巧妙的交流艺术看到老师的病情,伤心、难过之情难以控制,体现了“我”对老师深深的爱怜、痛惜(4)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头发的美,字里行间流露出赞美之情从而表现了老师高超的语言艺术,也表现了老师的细心、爱心,对学生的观察细致入微15.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不能因为段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排列的,所以不能调换顺序B,C,D,A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也就是高下的差异造成的16. (1)本题考查的是对语段内容的概括理解,阅读文段,根据“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听人家说必须

    27、做个好公民”,提取概括几个方面即可;根据上文“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可知阐明的观点(2)本题主要考查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首先明确“不能去掉”,然后阅读语段,根据语段的意思以及“似乎”的意思即可概括解答理由(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全文,根据结尾处的“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即可提取解答(4)这道题疏远开放性试题,需要结合文章的观点以及实际学习生活,谈谈看法,围绕文章内容,与作者观点一致很重要,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列举了观察、劳动、读书、做好公民四个事例;阐明懂得了事物的道理并非具备了相应的能力(2)

    28、不能去掉一般而言,“知”比“不知”好;但在这里,作者用“似乎”强调了“知”与“不知”并无两样,因为“知”仅仅是懂得了道理,并没有化为习惯,形成能力(3)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4)要点:学校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习惯、培养能力17. 责任,使命,通“弼”,辅佐,起,指被任用,这(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话,注意“衡”是通假字,通“横”

    29、,梗塞,不通;“作”故翻译为: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能有所作为句话,注意“淫”指迷乱;“移”指改变;“屈”指屈服;故翻译为: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女家也,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孟子认为女子必须要顺从自己的丈夫,那才是“妾妇之道”,但顺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如果丈夫行不义,妻子就应该规劝补正,这样才是正确的三、作文(40分)18. 【例文】让反省之花开满心房轻轻打开一扇窗,静静啜饮一口茶,让窗外栀子花香与茶中馥香一道,伴我沉思,伴我品

    30、味反省的味道-题记让反省之花开满心房,让生命之树永远茁壮叹-花落无言“滿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曲红楼演绎了人间的悲欢情愁,“玉带枕中撞”林黛玉,柔情中透露着一丝倔强,智慧中不乏一丝高傲命中注定你的悲剧,含泪葬花是你凄婉的结局黛玉,你何不反省一下,倘若自己多一丝旷达,少一份忧郁;倘若自己多一丝宽容,少一分小气,也许可以续写人生的喜剧赏-真情无语“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国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爽,梧桐雨点点愁”李清照你才华横溢,文采飞扬,曾与丈夫对酒当歌,欢畅淋漓,然而你也是不幸的,中年之后,独自悲秋屿你相伴的唯有愁清照,你何不反省一下,人生无常,寂寞常有,倘若你放开心胸,笑对人生,又怎会落得肠断无人诉,人比黄花廋品-壮志无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独处汩罗江畔,看滔滔江水,诉说自己的爱国亲情,诉说自己的报国壮志,你纵身一跃,构成了最美的弧线屈原,你何不反省一下,既然皇帝昏庸,君王无能,你何必留恋,何必担忧胸怀大志,也许这才是你人生的追求,让反省之花开满心房,叹黛玉花落,赏清照真情,品屈原壮志,反省之花如影随形漫漫青青大道,我若有所思,反省是一朵娇艳美丽的花,反省,让我学会旷达,让我学会乐观,让我拥有豪情,反省,装点我们的人生,滋味无穷!让反省之花开满心房,路上春色正好,天天太阳心情,青青的路上,反省伴我行试卷第9页,总10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70396.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