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一语文课前导学案:1.2.1《十八岁和其他》(苏教版必修1).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八岁和其他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学校:临清实验高中 学科:语文 编写人:张娜 审稿人:薛惠新十八岁和其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位父亲在儿子十八岁生日时,回忆过往,对孩子的成长写下的感言。以感性的文字表达了理性的观点,以平等的态度向孩子倾诉发自内心最真挚的建议。尽管四十多年过去了,但今天读来,仍然觉得非常亲切,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文中的东东跟现在的学生有很多行为、性格、生活环境的相似点,这给我们上好课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 正确认识对亲情、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2
2、. 能力目标 : 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 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三、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理解两代人的矛盾。2、总结概括能力的培养、体会父母对儿女的理解。四、学情分析课文的内容比较清晰易懂,学生在生活的各类场景中,对文中提及的种种情形有自己的理解。通过发挥学生自主阅读性,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合作,以及体会文章思想内容,达到教学的目的。五、教学方法1、课前准备,创设情境。2、感受体验,探究交流。六、课前准备1、在上本文前要求学生把这篇文章给家长阅读。2、写一封信给父母。3、
3、学生和家长就这篇文章的内容进行一些交流。4、课前阅读学生写给父母的信(是前一周随笔的作业)。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对这个世界来说,你可能只是一个人,但对某些人来说,你可能就是整个世界。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位父亲对孩子的爱的箴言十八岁和其他。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我们每个人都给父母写了一封信。我读了你们写的信。从你们诚挚的充满感情的语言来看,你们对父母都怀有深深的爱,却缺乏交流的信心;你们时常有对父母充满愧疚,却缺乏表达的勇气;你们胸怀理想,却缺乏坚持的力量。那么,我们今天就在课堂里共同讨论父母对
4、我们的期望和该如何与父母交流的问题。展示课题:十八岁和其他 展示目标(三)介绍作者,交代创作背景。1、作者简介:杨子,本名杨选堂,1921年生,广东省梅县人。历任前线日报中国时报新生报民族晚报主笔,并任教职,兼涉政界。曾任台湾大学讲师、中兴大学副教授、台湾省政府编译室主任、中央银行行务委员等职。后任联合报副社长、社长、中国论坛发行人、联合晚报发行人。现任联合报系副董事长。研究经济兼长文学,以笔名杨子在报刊开设“杨子专栏”“杨子漫谈经济”“杨子论衡”等专栏,颇受欢迎。著有散文、小说、经济论文集等作品。2、写作背景(父母的担忧与渴望):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福建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4灯笼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