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扫描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保定市 曲阳县 第一 高级中学 2017 2018 学年 语文 下学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扫描
- 资源描述:
-
1、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扫描版)曲阳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5月月考 语 文 答 案1.【答案】C【解析】A、纨绔(k) B朱拓(t) 驯熟(xn)D 负疚(ji)撒手人寰(hun)2.【答案】D 【解析】A寒暄 B嬉闹 C厮打3.【答案】A4.【答案】D5.【答案】C6.【答案】D7.【答案】B 【解析】善:形容词作名词,善行 小弱:形容词作动词,变小,变弱8.【答案】A 【解析】都是宾语前置,B定后 C为状后D被动9.【答案】A 【解析】应为四十八年【原创】10.【答案】B 【解析】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
2、论语、孟子。11.【答案】D 12.【答案】B 【解析】B项中称作“建元”错误。应称作“改元”,建元是纪岁历年的开始。 【原创】13. 【答案】A 【解析】A项中“于是向皇上报告”错误。文章第二节说“道生甚以为然,具以奏闻。”意思是他向道生报告,道生以为很有道理,详细地向皇上报告。 14. (1)不如先派遣使者劝告百姓,使不与猛雀同谋的百姓无罪,那么百姓一定欢喜而都投降啊!(“喻”:“劝告”;“民不与猛雀同谋者”是定语后置句,译为“不与猛雀同谋的百姓”;“无坐”:“无罪”)(2)张蒲属于谋臣之列,多次出任将帅,朝廷公论,常为第一。(“屡”:“多次”;“为”:“担任”;“称首”:“第一”)参考译
3、文:张蒲,字玄则,河内修武人,原名谟,后来改为蒲。汉代太尉张延的后人。父亲张攀,担任慕容垂的御史中丞、兵部尚书,以廉洁正直著称。张蒲年轻时有父亲的风范,略微涉猎文史,以端正谨慎被赏识,担任慕容宝阳平、河间二郡的太守,尚书左丞。太祖平定中山,慕容宝的旧官被任用的,多数降了品级。太祖对张蒲的名声早有所闻,仍旧任命他为尚书左丞。天兴年间,因为张蒲清廉谨慎行为方正,升任东部大人。后来授任为太中大夫。太宗即位后,被任为内都大官,赐爵泰昌子,参与决断刑獄诉讼,不接受私下请托,号称公正。泰常初年,丁零翟猛雀逼迫官民入白涧山,图谋反叛。诏令张蒲与冀州刺史长孙道生等前往讨伐。道生等打算直接用军队攻打,张蒲说百姓
4、之所以跟从猛雀,并不是出自内心,而是被威胁逼迫,勉强服从他罢了。现在如果直接用大军攻打,官民虽想重返善道,却无路可走。又惧怕诛杀,一定聚集势力抵抗朝廷的军队,然后入山倚仗险阻,欺骗迷惑无知的百姓。这场变乱就难以处理了。不如先派遣使者劝告百姓,使不与猛雀同谋的百姓无罪,那么百姓一定欢喜而都投降啊!”道生以为很有道理,详细地向皇上报告。太宗诏令张蒲到前沿阵地抚慰晓喻。于是有几千家投降,返回他们的本部,张蒲使他们都安定和睦。翟猛雀与亲信一百多人奔逃。张蒲与道生等追击斩杀了翟猛雀,将首级送往京城。后来刘裕侵占了黄河洛阳地区,太祖任命张蒲为南中郎将、南蛮校尉,隶属平南大将军长孙嵩前往抵御。刘裕攻入长安,
5、于是返还。后改爵号为寿张子,与安平公叔孙建率领军队自平原东渡,攻下刘义符青、兗等郡。 诏令加授陈兵将军、济州刺史。又与叔孙建攻打青州,没有攻克而返回。世祖即位后,因张蒲清寒贫苦,妻子儿女衣食匮乏,就使他出任相州刺史。扶弱抑强,进用善人罢黜奸恶,政教风化普遍推行。始光三年在州中去世,终年七十二岁。官员和百姓为他感到痛心惋惜。张蒲属于谋臣之列,多次出任将帅,朝廷公论,常为第一。被追赠平东将军、广平公,谥号为文恭。15. 【答案】D E 【解析】D项中“想象”错,许久无人路过的香幽小径,落叶层层,新叶尚小,破败的长廊只有空空的回声和清冷的明月;E项中“诗人欲辞官归隐却无人理解的无奈”错,在政事上不得
6、志,也有对朝廷政治统治不思进取的不满,寻不到志同道合的人。16.【答案】(1)愁:诗人不为所用,无人理解(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对国运渐衰、世事难测的感叹;昔盛今衰之愁。(2)表现:表现:对比。通过当年的繁华和眼前的凄清冷落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烘托了诗人的悲伤之情。运用典故。通过范暴帮助勾践灭吴,最终名成归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的羡慕之情(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的命运不能自主的悲叹)。直抒胸臆。通过写尊前多暇,表明自己不受重用,无事可做,只得借酒消愁的悲伤。赏析:题目“吴中书事”,吴中,地名,现位于江苏苏州,“书事”,说明这是一首即景抒怀诗或怀古咏史诗。作者为晚唐诗人,因此诗歌中可能
7、含有国势衰颓之叹。首联中“天堑”指长江,“天堑东”交代吴中的地理位置。“十万人家”极写吴中的繁华。“管弦”为借代,“管弦”代指音乐;“台榭”为泛指,意为亭台楼阁;“满春风”满面春风之意,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因此,第二句意为在这美好的春天,于这亭台楼阁之上,欣赏音乐歌舞。首联为以景写古,写出当年吴国歌舞升平,一片繁华景象。颔联用典,用范蠡助越灭吴,后携西施归隐的典故。范蠡历来被中国的知识分子所推崇,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是功成名就又激流勇退的典范。因此,运用范蠡的典故,蕴含有诗人对他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有自身不能自主的无奈。颈联赏析:颈联写景。怀古咏史诗多为“怀古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712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