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诗歌之部 第三单元 自主赏析 苏幕遮 (4)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诗歌之部 第三单元 自主赏析 苏幕遮 4 WORD版含解析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人教版 选修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欣赏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苏幕遮教学设计一、新课程三维目标及教学设计思路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学生在筛选、整理、讨论的过程中体验与同学合作,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成功心态。 学生上网查询周邦彦的相关资料,对网上的相关材料进行筛选和整理。通过朗读、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掌握自主鉴赏诗词的方法。 了解词人周邦彦的生平及其在词坛的地位,以及他对词的贡献。通过朗读,结合注释,同学交流,掌握词的内容。 “感受”学生能够感受诗词语言、情感的魅力,加强对古代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评议唤起同伴的参与和思考,教
2、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在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增强课堂的时效性。通过朗读、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掌握自主鉴赏诗词的方法。 通过对这首词的自主鉴赏探究,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 品味诗词的意境美,体会诗词的情感美、语言美,掌握表达技巧的运用。 教师设置问题层层递进,学生通过讨论,学生展示,归纳总结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感受词的意境情感语言等。 “期待”爱上古诗文的学习,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在人生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和探索。 通过网络、图片,学生展示,文字资料感受词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自主鉴赏探究诗词的兴趣,提高自主鉴赏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通过意象,感受词的意境,品味诗意。自主体验词人的情感,
3、鉴赏探究诗词语言,感受词的语言美,掌握表达技巧的运用。 (二)教学难点: 自主鉴赏诗词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升。三、学情分析古诗词是五千年华夏,先人们留给后人的文化瑰宝,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遗憾地发现,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和教师想像的相差甚远。绝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已提不起太大的兴趣。读背也只是应付差事,为了考试而已。部分高中生对古典诗词学习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长一点的诗歌,学起来费时费力,又难懂,学了就忘。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只是为了考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
4、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同时,高考作为一种选拔和导向,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对古诗文的重视。四、教学法分析(一)合作探究法。在新课改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发言的机会,构建合作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这符合课程设计“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构建新课堂”的课程设计理念。(
5、二)图表(思维导图)归纳法。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体现课文清晰的脉络,更是体现教师教学脉络的手段,图表的归纳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方法。让文字与直观的图形、表格巧妙结合,文字起解释、说明作用,图形、表格起归纳、概括作用,从而产生互惠效应,为学生提供一种思维模式,激发学生分析、归纳的兴趣。在课堂上,运用了4张思维导图,让学生清晰的看到鉴赏诗词时要注意的方面。思维导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漂亮,更能吸睛。(三)网络课堂实践法。运用网络环境进行的教学,是未来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它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的学习资源,创设出真实的问题情境,加强学生对所探究主题的进一步理解;强大的
6、网络搜索功能还能帮助学生收集到和探究主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和资源。五、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6台平板电脑。(二)学生准备: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每大组前4位,后6位分成2个小组。六、教学过程(一)导入 背景音乐(古典乐)教师有感情的由诗词的魅力引入。“中国是诗词歌赋的国度,无论是律诗还是词阙,均有无穷的魅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词的魅力。提起宋词,我们会想到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其实在当时,宋词公认的最高成就是周柳,柳是柳永,周便是周邦彦。”(设计意图)由中国的诗词歌赋成就引入宋词,再引出在北宋那个时候,宋词公认的最高成就是周邦彦。引起学生的好奇,这位词人,学生不熟悉,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通
7、过网络查找词人相关知识,对网上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讲授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评价方法1、 介绍自主鉴赏探究的方法:明确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听课或小组讨论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练习中熟能生巧,并拓展迁移到同类问题。2、引出词人周邦彦,让学生查阅资料。探究活动一:通过网络,查找词人的相关资料,对网上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问题探究:1、词人的生平2、词人在词坛的地位以及在词作上的贡献。1、利用网络,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词人,知人论世。2、对网上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符合2017高考考试大纲的修改,提高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
8、息筛选处理能力。1、 学生要有明确的问题,这样才能对网上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2、 学生会找到一些他们喜欢的。只要不是消极的、悲观的,可鼓励学生去阅读。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评价方法1、鉴赏诗词,需要五读诗词,读它的意象、意境、情感、语言和表达技巧。2、将班级在课前分成三个大组。前后4人或6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请一位同学记录讨论的问题和鉴赏的结果。3、每个大组分别就意象、意境、情感、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五个探究问题讨论。做好合理精美的幻灯片呈现。探究活动二: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词的意象、意境、情感、语言和表达技巧。问题探究:第一大组 :1、词的意象有哪些? 2、这些意象营造的意境? 3、表达了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7393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