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单元 10 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 (2)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单元 10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 2 WORD版含解析 2021 2022 学年 一语 文人 必修 教学 教案 第四 单元 10 新闻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特写新闻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能力目标:培养快速阅读能力。学习新闻写作。、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欣赏特写新闻的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学习特写新闻的表达技巧,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教学方法】速读、品读、感悟、讨论。【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2、香港回归盛典的录象。【课时安排】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播放年月日,中英政府关于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电视实况录象。)年月日,是
2、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仅据香港布政司办公室交接仪式统筹处统计,截至年月日,全球有家传媒、人登记采访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数位新华社记者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
3、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很受读者欢迎,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二、研习课文、学生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注意新闻播音的特点,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读音。、复习新闻知识:什么是特写新闻?明确: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特写新闻,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特写新闻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
4、前。新闻(消息)的结构:明确:标题(引标、正标、副标)、导语(新闻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一般新闻经常运用这三要素,有的新闻还有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新闻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这篇课文就有不少背景材料。3、快速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新闻的结构特征,理清思路: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导语(第自然段)。它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港,这标志着长达年的英国统治的结束。导语部分有
5、三个重点,一个是点题,点明了英国国旗降落后,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将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回国,“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就赋予了“不列颠尼亚”号以象征意义;二是揭示全文主旨,在香港飘扬了年的英国米字旗即将下降,香港即将回归;三是导语突出时间概念,为新闻主体部分按时序顺序组织材料奠定了基础。主体(自然段),可分四层,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第一层(第段):下午430分,港督府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港督府告别仪式是英国告别仪式的序幕。地点: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时间:430分,降旗。440分,港督彭定康离开港督府。第二层(第段):晚时分,添马
6、舰东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添马舰东面广场的告别仪式,象征着英国长达年统治的结束。时间:晚时分,仪式开始。时分,降旗。第三层(第段):子夜时分,交接仪式(降旗与升旗)。中英香港交接仪式是整个仪式的高潮。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时间:年月日的最后一分钟和月日的第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与此同时,添马舰东广场升起五星红旗,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香港防务。第四层(第段):零点分,“不列颠尼亚”号离港。时间:零点分,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总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小结: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将事件的始末说清楚,通过对四个特定的场景的描述,这篇新闻真实地再现了香港
7、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次降旗与次升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主体部分共有个自然段,其中有个自然段,都是作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的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但都有着历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突出仪式本身的涵义。另外还有两段,一个是第段,交代有关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一个是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作
8、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板书:别了,“不列颠尼亚”下午430分 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晚时分 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子夜时分 交接仪式降旗与升旗零点分 “不列颠尼亚”号离港4、 认真品读文本,思考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能否将句中加点的词语互换?为什么?在这则新闻稿中,为什么要插入一段关于港督府的叙述?如何理解画横线的句子?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不能互换。因为不符合事
9、物发展的正常顺序。港督府经过历任港督完善,是英国统治的象征,是英政权在港的标志。港督府是英统治的象征,港督的离去,人去楼空,意味着英国统治的结束。“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等描述性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港督府的外观。通过对港督府的描述,告诉世人,经过中国人民长期的艰苦努力与漫长的等待,香港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随着末任港督彭定康的离去,中国人民一段屈辱的历史永远地成为过去。“陈迹”二字写尽了香港回归后,中国人民的一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地成为过去的民族尊严、民族自豪。“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不仅见证了那段历史,时时警醒国人,而且演绎了今天国家的尊严,彰显了民族的复兴。为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7421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