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古诗词阅读(课件)--小升初衔接语文课件.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11 古诗词阅读课件-小升初衔接语文课件 专题 11 古诗词 阅读 课件 小升初 衔接 语文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专题11:古诗词阅读古诗词朗读简单解读背诵旧知回顾旧知例析例题一:“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_、_。”这首诗的作者于借对_的吟咏,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道德追求。【答案】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旧知例析例题二:下列属于汉乐府的是()A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B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D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C旧知例析例题三:下列词人,属于豪放派的是()A辛弃疾B柳永C秦观D晏殊A考查能力1感受分析理解衔接新知考查能力2欣赏探究评价衔接新知具体考点1常识观点思想衔接新知具体考点2形象技巧语言衔接新知常识体裁作家题材衔接新知体裁诗歌曲词衔接新知诗歌以
2、音辨形古体诗近体诗衔接新知思想内容以音辨形意境意象衔接新知诗歌形象以音辨形描绘诗句分析意象衔接新知表达技巧以音辨形分析句子探究手法衔接新知新知例析详见文档例题四: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展开想象,描绘颔联所展现出的画面。新知例析【答案】山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例题五: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行 路 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诗人在写行路难时,用“”、“”(各限填三个字)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2分)(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古为人称道,请说说此句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新知例析【答案】(1)冰塞川雪满山(2)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意近即可)常见题型描绘画面概括评价表现手法诗句作用修辞手法方法突破即时演练详见文档强化训练详见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_语文S版 (共16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