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11.奶奶的白发_苏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下册 语文 教学 设计 反思 11. 奶奶 白发 苏教版
- 资源描述:
-
1、11.奶奶的白发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教材分析: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
2、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奶奶的白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它篇幅虽短,但意趣横生,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课文。教学理念: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书和心灵交汇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使学生在质疑解读中流露真情;助学生在想、述、演、议中内化语言的深情,从而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
3、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一、二两句。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一、二两句。认识到长辈为抚养我们成长所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重、关心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教学重难点:1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内化课文语言。2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对话。3学习在田字格里正确、端正地
4、书写生字,认识新偏旁,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课时安排: 三课时。教学准备:1.课文的录音磁带。2.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3月26日 总第46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明白“好奇” 等词语的意思。3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并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初步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通过我和奶奶第一次的对话,理解奶奶的话:“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内化课文语言。课前谈话:师:小朋友,从上学期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了很多首儿歌。最近老师又教了大家几
5、首,不知道还记不记得?(生高呼:记得。)好,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玩一个“看图猜儿歌”的游戏。(教师出示图。众生抢猜儿歌名。师生一起绘声绘色地背诵。)思想小点拨:这儿歌里的小朋友好不好?(两首儿歌都与情感教育有关,选自诗文赏读。一首名为紫葡萄,另一首名为变只大雁往南飞。)师生齐演唱与之相关的歌曲爷爷奶奶。一、启动情感,揭示课题。1师:小朋友,在刚才背的儿歌和唱的歌中,我们都提到了同一个熟悉的人,那就是自己的(师点板书,生齐说:奶奶)奶奶,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朱老师也有。来,挥挥小手,朝奶奶亲热地打声招呼吧!2请学生用亲热的声音呼唤“奶奶”。3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自己的奶奶。课文中也有一位非常喜欢奶
6、奶的小朋友。他说呀,他奶奶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头白发。(出示奶奶头像图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故事(边揭题边范读:“奶奶的白发”)。(1)指名读;(2)齐读。(设计意图:所教课文是奶奶的白发,因此,在此时通过让学生跟奶奶亲热地打招呼,能勾起学生对奶奶的熟悉感、亲切劲,乃至一种莫名的冲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步感知,质疑探求。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若有疑问,可在听完朗读后提出。2学生纷纷质疑。3小结:瞧,我们的小朋友多聪明、多会学习,一下子就提了好多问题。别急,待会儿我们通过学课文一个一个地来解决,好吗?(生:好。)(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
7、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如在听完故事后,我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积极、主动向老师提问。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为自由、舒展的平台。)三、充分诵读,巧破疑难。 1导读第一段。(1)学生充分地、自由地读第一自然段。(2)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3)巧解“好奇”。示范演“好奇”的样子。询问过渡:“好奇”的样子看到了吗?明白了吗?指名上台表演。师:A哎,看他刚才把眉头都皱起来了,这好奇的样子还真像。B瞧,小朋友刚才这一脸不明白的、奇怪的样子,可好奇啦!学生齐演。(若这是某个学生一开始提出的疑问,那在操作步骤后就应有反馈,问问他明白了没有,让他给大伙儿演一演,在演中给予反馈。当然
8、有此之后,步骤可以省略。)2导读第二自然段的一、二两句。(1)过渡:那奶奶听了我的话后,她又是怎么说的呢?(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3)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4)指导看图(实物投射教学插图):看哪,这个奶奶说话的时候表情、动作是怎样的?(5)学生自由学着样子准备表演。(6)指名上台表演。(7)妙破难句“一半一半”。师边贴边述,变换句意,降低难度。“哎,对呀,奶奶怎么会说她的这一头白发有的有的”实事求是,唤起众生疑难,引起共鸣和关注:“我不明白(作举手状),你明白吗?那你呢?你呢”引导学生说说平时奶奶都是怎样关心他们,为他们操心的?根据学生回答强化奶
9、奶的“辛苦”、“操心”、“操劳”、“劳累”、“忙”。小结:A是呀,奶奶为你们都操碎了心。看!奶奶的这一头黑发就是这样为你、为你、为你们才变白的。所以,奶奶笑着说:(点着板书前半句)“这白发一半是你给的。”你们明白了吗?(明白)那你呢?你呢?B知道吗?(点着板书后半句,同思共解)在爸爸小的时候,奶奶也是这样关心他,为他操心!(8)过渡:那么当奶奶说,她的这一头白发有的是你给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呢?(询问众生,引起共鸣,营造氛围。)(9)指名多人读下一句话。(设计意图:这里我摒弃了以前那种追求整齐划一、寻找统一结论和标准答案的“告之”教学,而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例举谈论
10、中思考、感悟。教育不是告诉,也不是外塑,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是自我建构和生成的。)四、以讲代背,自然内化。 1小朋友,现在我们来讲一讲这个关于奶奶的白发的故事,好吗?2学生自由练习。3指名上台讲演。(设计意图:通过自读欣赏、听读欣赏、用眼观察、身心一体地多感官参与,语音、语意、图像、情感、观念等要素融合,帮助学生感受、积累语言,创设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表现语言,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完成背诵积累的任务。)五、识写生字,探究入微。1出示所写生字:指、半、给(读准字音)。2指名口头扩词。3自学课文后笔顺。4书上田字格中描红,描好观察:怎样写才能写得漂亮?5当“小老师”当堂交流。6习字册
11、上练习书写。(设计意图:在“读帖”、“描红”、“仿影”和“临帖”的系列过程中,再次让学生从认识和操作上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获得进一步的深化。为此,写字教学中要坚持既动“口”,又动“手”,更动“脑”的“三动”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字字入心”。) 第二课时 3月27日 总第47课时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并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和劳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3学会正确书写“指、半、怎”等生字。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内化课文语言。难点: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对话。课前准备:1以前,奶奶为爸爸操过什
12、么心?现在,奶奶又为我操什么心?”课前就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向爸爸了解奶奶为爸爸操心的生动事例,向奶奶了解她对孙子有什么殷切期望。2日记奶奶,我想对你说。3学习在田字格里正确、端正地书写生字,认识新偏旁。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一、激情导课: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指名回答:奶奶、“我”,)他们在一起谈论什么?(奶奶的白发)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将开着这列小火车去拜访一位老人,怎样才能将小火车开得又快又稳呢?首先,注意力要集中,第二,声音要响亮,读音要准确。(复习生字新词,开双层小火车(读字、组词)好,我们的火车顺利到站了。看,这是怎样的一位奶奶?(年纪很大了,满脸皱纹,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14课 母鸡课前预习课件 新人教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