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第六单元 第24课 种树郭橐驼传 3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种树郭橐驼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优、业、蕃、舒、顾”等文言实词的含义。2归纳“虽、因、且、焉”等虚词的义项。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自读自译课文,提高文言文的自学能力。2、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应其天性,让其自由发展,少加人为干扰。 教学重点1学习文章对比和映衬的写法。2、分析作者是如何用种树之理来谈为官治民之道的【知识梳理】 教学方法: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理应让学生充分自读,教师作相机点拨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前种了五棵柳
2、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驻地熟人要桃树苗,“奉气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就是生动的写照。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他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不仅对指导种树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而且还有极强的讽喻意义。二、解题本文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
3、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课文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名我固当驼业种树早实以蕃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其筑欲密长人者好烦其令故病且怠答案:起名,作动词。以为业,作动词。果实;蕃盛,多。尽。捣土用的杵,这里用作动词,捣土。治理。穷困。 4、学生讨论并用一句话
4、概括各段大意。明确:第1段,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第2段,转入正题,道出郭橐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第3段,郭橐驼谈种树经验。第4段,在问答中将话题“移植”到政事上来。第5段,写问者的意外收获及作传目的。四、具体研习课文1文章是如何道出郭橐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的?2郭橐驼总结的种树方法是什么?他认为种完后应该采取什么态度?他对自己取得的成绩是如何评价的?3其他种树的人往往怎样做?结果如何?4“问者”问“养树”后,提出了怎样的建议?5郭橐驼是怎样评价、描述官吏烦令扰民的?6简析文中的对比和映衬手法。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1作者先说橐驼种树为他带来的“际遇”“争迎取养”,再说他身手不凡。说欢迎他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7687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